<p class="ql-block">"职场真相:忠诚的员工最便宜,频繁跳槽才是自我定价的清醒。你越不敢走,公司越觉得你好欺负——跳槽不是逃避,而是拒绝被驯化。资本用'忠诚'绑架你,聪明人用行动证明:职场不是讲感情,而是谈价格的市场。"</p><p class="ql-block">“忠诚是职场最大的骗局。”</p><p class="ql-block">我是我从打工人最里面听到最清醒的一句话。</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频繁离职的人“不靠谱”“没长性”“吃不了苦”。</p><p class="ql-block">但我在身边看到的现实是——那些敢频繁跳槽的人,往往混得更好。</p><p class="ql-block">老板喜欢“忠诚”的员工,是因为忠诚的员工便宜。</p><p class="ql-block">HR讨厌“不稳定”的简历,是因为不稳定的人不好控制。</p><p class="ql-block">真正聪明的人,早就看透了这套规则——职场不是讲感情的地方,而是谈价格的市场。</p><p class="ql-block">真相是:你越不敢走,就越不值钱。</p><p class="ql-block">1、频繁离职的人,赢在哪?</p><p class="ql-block">心理学有个词叫“习得性无助”——</p><p class="ql-block">如果一只狗被电击却逃不掉,久而久之,它就算能逃也不会逃了。</p><p class="ql-block">很多打工人就是这样。</p><p class="ql-block">工资低、加班多、领导PUA,但他们不敢走,因为他们被驯化了。</p><p class="ql-block">他们觉得“忍一忍就好了”“下一份可能更差”,结果一忍就是十年,工资涨得还没物价快。</p><p class="ql-block">而频繁跳槽的人不一样。</p><p class="ql-block">他们不接受被压榨,不接受画大饼,不接受“年轻人要多学习,别总谈钱”。</p><p class="ql-block">他们知道,自己的时间值钱,不会浪费在垃圾公司里。</p><p class="ql-block">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信息不对称”——</p><p class="ql-block">公司知道你的工资低于市场价,但不会主动给你涨。</p><p class="ql-block">内部调薪,撑死涨10%;跳槽一次,轻松涨30%。</p><p class="ql-block">你越老实,公司越觉得你好欺负。</p><p class="ql-block">有个HR朋友说过:“公司宁愿花高价招新人,也不愿给老员工涨薪。”</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因为老员工已经被驯服了,而新人需要花钱才能挖来。</p><p class="ql-block">所以,频繁跳槽不是不稳定,而是懂得给自己定价。</p><p class="ql-block">2. 频繁离职的人,才是真正的“职场清醒者”</p><p class="ql-block">那些跳来跳去的人,不是“不稳定”,而是比谁都清楚——职场不是家,公司不是恩人。</p><p class="ql-block">他们每换一次工作,都是在重新评估自己的市场价值。</p><p class="ql-block">他们不会傻等“领导画的大饼”,而是主动寻找更好的机会。</p><p class="ql-block">“公司可以随时换掉你,你为什么不能随时换掉公司?”</p><p class="ql-block">这才是真正的公平。</p><p class="ql-block">职场不是婚姻,没必要“从一而终”。</p><p class="ql-block">你在一家公司干十年,可能只学会了一套过时的东西;</p><p class="ql-block">但你跳三次槽,可能就摸清了整个行业的玩法。</p><p class="ql-block">3、为什么这个社会要骂“频繁跳槽”的人?</p><p class="ql-block">因为老板需要“便宜又好用”的人。</p><p class="ql-block">马克思说过:“资本的本质是剥削剩余价值。”</p><p class="ql-block">翻译成人话就是——老板赚钱,靠的是你干活比他付的钱多。</p><p class="ql-block">你越稳定,他越省心;你越不敢走,他越能压价。</p><p class="ql-block">所以,他们会用“忠诚”“团队精神”来PUA你,让你觉得跳槽是错的。</p><p class="ql-block">但现实是——公司裁员的时候,可不会跟你讲感情。</p><p class="ql-block">但注意:不是所有离职都叫“聪明”</p><p class="ql-block">当然,不是所有跳槽都值得。</p><p class="ql-block">三种人越跳越废:</p><p class="ql-block">逃避型跳槽——遇到问题就跑,换一家公司继续混。</p><p class="ql-block">平行跳槽——从一家公司的螺丝钉,跳到另一家继续当螺丝钉。</p><p class="ql-block">跟风跳槽——看别人赚钱就冲动辞职,结果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p><p class="ql-block">跳槽不是目的,增值才是目的。</p><p class="ql-block">职场没有“稳定”,只有“值不值”。</p><p class="ql-block">你的工资不取决于你多努力,而取决于你多敢选。</p><p class="ql-block">所以,别再被“忠诚”绑架了。</p><p class="ql-block">下次有人问你:“为什么总换工作?”</p><p class="ql-block">你可以笑着回他:</p><p class="ql-block">“因为我的时间,不是用来给资本家省钱的。”</p> <p class="ql-block">在单位</p><p class="ql-block">一个人上升速度快的5个特征</p><p class="ql-block">1、主动向上管理,</p><p class="ql-block">2、从不拒绝新任务</p><p class="ql-block">3、比预期多做一步</p><p class="ql-block">4、把小事做到极致</p><p class="ql-block">5、能把经验形成方法论</p><p class="ql-block">别瞎忙了,单位里升得快的人</p><p class="ql-block">1、主动向上管理</p><p class="ql-block">不是拍马,</p><p class="ql-block">主动和领导对齐目标</p><p class="ql-block">每周汇报进展</p><p class="ql-block">让他清楚你的价值</p><p class="ql-block">2、从不拒绝新任务</p><p class="ql-block">不是当冤种</p><p class="ql-block">抓住机会展示能力</p><p class="ql-block">接跨部门活</p><p class="ql-block">能接触更多资源</p><p class="ql-block">3、比预期多做一步</p><p class="ql-block">不是额外加班</p><p class="ql-block">做报表时多附数据分析</p><p class="ql-block">让领导直接能用</p><p class="ql-block">4、把小事做到极致</p><p class="ql-block">不是钻牛角尖</p><p class="ql-block">用细节建立信任</p><p class="ql-block">整理文件按优先级分类</p><p class="ql-block">省同事时间</p><p class="ql-block">5、能把经验形成方法论</p><p class="ql-block">不是写</p><p class="ql-block">把能力变成可复制的工具</p><p class="ql-block">把项目步骤写成流程</p><p class="ql-block">让新人能用</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些都是</p><p class="ql-block">把日常的事做透</p><p class="ql-block">不是靠什么特殊技巧</p><p class="ql-block">你最近试过其中哪一个?</p> <p class="ql-block">同事突然离职,我打电话要他回来说:现在大环境不好,你都36岁了不好找工作。却被他一口回绝。他直言:我在这干了三年没涨薪,提了三次申请都被拒了,老板总说要我好好工作,涨薪的事情公司会酌情考虑,可是考虑几年了,依然没结果。我听着电话那头他的语气,平淡得像在聊昨晚的天气,可每句话都像钉子,扎得我不知道怎么接。他挂了电话,我盯着屏幕发愣,心里不是滋味。</p><p class="ql-block">几天后,公司来了新人。办公室里窃窃私语,大家很快知道新人的薪资比他走时还高出不少。我去找老板问个明白,他靠在椅背上,手里转着笔,淡淡地说:市场变了,招聘成本上去了,不给这个价没人来。我点点头,退出来,脑子里却像塞了一团乱麻。成本高,为什么不留住熟手?新人上手要时间,要培训,算下来成本未必低。为什么宁愿花钱买个未知数,也不肯多给老员工几百块?</p><p class="ql-block">我翻了翻手机,找到之前和这位同事的聊天记录。他有次半夜发消息,说加班改方案改到眼睛发酸,第二天还得陪客户笑脸。他不是没付出,也不是没耐心,可三年下来,工资条上的数字像被胶水粘住,纹丝不动。反观新人,刚来就能拿到更高的起点,这事搁谁心里都不平衡。我坐在工位上,盯着电脑屏幕,脑子里却在想:忠诚值几个钱?还是说,老板眼里,老员工的付出早就成了理所当然?</p><p class="ql-block">后来我问了另一个老同事,他苦笑一声,端着咖啡杯说:你以为老板不知道咱们值多少?就是知道,才不加。加了薪,你跑了咋办?新人便宜,能干多久是多久。他顿了顿,杯子放下时轻轻一响,再说,咱不走,他们就当咱没脾气。这话像一记闷棍,我没吭声,低头继续敲键盘,手指却有点发僵。</p><p class="ql-block">再想想,这事不只是我们公司。隔壁部门的熟人,前阵子也跳槽了,理由差不多:干了五年,工资没动,提要求时领导永远一句再等等。他走后,新人来了,待遇直接翻倍。他气得在朋友圈发了个冷笑表情,配字是:原来我的价值,得走一趟才能体现。我点了个赞,心里却五味杂陈。难道真得逼到辞职,才能让公司正眼看你?</p><p class="ql-block">我又想起一个细节。那位离职同事走前最后一天,收拾东西时没啥表情,箱子塞得满满当当,桌角还留了张便利贴,写着别忘浇花。他没抱怨,也没闹,走得安静得像没来过。可越是这样,我越觉得堵得慌。他不是不想要那份涨薪,而是等不起了。36岁,上有老下有小,每个月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谁有心思陪公司玩酌情考虑的游戏?</p><p class="ql-block">再看老板那头,招聘新人的成本确实不低。广告费、面试时间、培训周期,哪样不要钱?可他们似乎更愿意赌一把,赌新人能带来新气象,赌老员工不敢走。毕竟,走了就得从头找,年纪越大越难熬。这算盘打得响,可人心呢?老员工不是机器,干久了也有感情,也有期待。一次次失望攒下来,最后不是爆发,就是沉默地离开。</p><p class="ql-block">我坐在办公室,看着新人忙碌的身影,脑子里冒出个念头:如果我是老板,会不会也这么选?也许会。毕竟,生意场上,成本和利润是硬道理,感情和忠诚是软指标。可转念一想,如果连老员工的付出都不值一张涨薪单,那这公司还能走多远?新人来了又走,换了一茬又一茬,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工位和越来越冷的氛围。</p><p class="ql-block">这事没答案,或者说,答案早就摆在眼前,只是没人愿意挑明。我抬头看看窗外,天色暗下来,办公室的灯却亮得刺眼。同事的空位子上,那盆花还在,绿得倔强,可没人记得去浇水。我拿起水杯,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过去,慢慢倒了点水进去。水滴落在土里,渗得很快,就像有些事,表面看不出痕迹,可底下早就湿透了。</p><p class="ql-block">大家怎么看?是老员工的要求不合理,还是公司的选择太冷血?或者,这只是个无解的死循环,谁也逃不掉?</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不是985、211,别再进国企了,没有多大意思。一,现在国企都在搞混合所有制改革,用工制度向民企看齐,普通员工的待遇已经与社会企业基本持平。二,国企人事关系复杂,没有很硬关系很难混得好。三,国企人浮于事,年轻人很难得到锻炼,成长慢。四,再过几年,国企就可能不吃香了,看外国就知道,政府雇员并不是热门岗位。五,你如果不是管培生,你很可能一辈子连科长都当不上,整天拿着八千元一月的工资,又有多大意思。六,社会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年轻人不怕苦不怕累,奋斗几年,成功机会还是很多的,比猫在国企什么都学不到要强得多。</p> <p class="ql-block">在国企工作十几年,转眼已经40岁,本以为可以这么安稳的干到退休,但天不遂人愿,现在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在国企,安稳工作了十几年,看他人聚散无常、离职降薪,这回轮到自己了。我所在的是国企下属二级公司,行业不景气,集团内部两家相同业务的要合并,而我们公司就是被合并的倒霉蛋,现在整合的具体方案还没有下来,但大的方向是我所在的公司被砍掉,人员分流或裁撤。如果还在这个岗位坚持,一定是面临分流,而且很有可能离开北京工作,家里孩子还小,真的是没办法离开。并且,大概率还要降职后再分流,还有更麻烦的工作内容,我现在是管理岗位,一旦下放到下属项目,我的优势也荡然无存,恐怕到时也会被逐步替换掉。还有一种选择,抓紧找下一个工作机会,最好彻底转行,行业环境不可能好转,已经没有发展前景。但我也尝试去找,现在哪有工作机会啊,40岁的人,能提供的岗位很少了。同时,现在的年纪,精力和体力也跟不上了。</p><p class="ql-block">站在这个路口,我每天都在脑子里掰扯,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手机刷到凌晨也没个答案。国企这碗饭,端着的时候觉得烫手,丢了又舍不得,毕竟这么多年,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每个月工资准点到账。孩子周末还在楼下踢球,我看着他跑得满头汗,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万一真分流去外地,这家还能不能撑住?老婆昨晚还半开玩笑地说,要不咱也学人家摆个小摊,卖点早点得了。我笑不出来,脑子里全是当年加班到天亮的画面,现在却连个方向都摸不着。</p><p class="ql-block">合并的消息传开后,办公室的气氛就像秋天的树叶,风一吹就散了。有人已经开始偷偷投简历,有人三天两头请假面试,还有人干脆摆烂,等着上面安排。我呢?坐在工位上,手里转着笔,盯着电脑屏幕发呆。领导开会时语气轻描淡写,说是优化资源,可谁都听得出弦外之音。同事老张,昨天还跟我抱怨,说他家贷款还没还完,现在连跳槽的勇气都没有。我点点头,没接话,低头喝了口茶,杯底已经凉透了。</p><p class="ql-block">转行这念头,不是没动过。可40岁的年纪,哪还有从头再来的底气?前几天约了个猎头朋友吃饭,他直截了当地说,现在市场对中层管理的需求少得可怜,除非你有硬核技能,不然连面试机会都难捞到。我问他,那我能干点啥?他顿了顿,点了根烟,说,要不试试自媒体,或者开个小店?这话听起来像安慰,可我心里清楚,拍视频、摆摊,哪是随便就能上手的事儿。回到家,照镜子一看,眼角的皱纹像刀刻的,熬夜的后遗症全写在脸上,哪还有年轻时那股冲劲。</p><p class="ql-block">分流也不是没想过妥协。如果真被调去外地项目,工资可能还不如现在,工作强度却翻倍。昨晚翻出老照片,看到自己刚进国企那会儿,意气风发地站在办公楼前,觉得自己能干一辈子。现在呢?连开个会都觉得腰酸背痛,脑子转得慢半拍。孩子昨晚还问我,爸爸,你最近咋老叹气?我愣了一下,挤出个笑,说没事,就是累了。他点点头,继续低头写作业,可我看着他小小的背影,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p><p class="ql-block">这两条路,横看竖看都是悬崖。留下来,等着被安排,可能是从北京调到几百公里外的小县城,孩子上学怎么办,老婆工作怎么办?跳出去,外面却是更大的未知,40岁再去跟年轻人抢饭碗,怕是连简历都过不了初筛。朋友圈里有个老同学,去年被裁后开了个小饭馆,起早贪黑,赚的还没原来一半多,发了个状态说,后悔没早点学门手艺。我点了赞,手指却停在屏幕上,半天没动。</p><p class="ql-block">最近几天,我开始逼自己动起来。早上挤地铁时,顺手刷刷招聘软件,虽然大多岗位都跟我八竿子打不着,但总得试试。晚上回家,陪孩子写完作业,就坐在沙发上查资料,看看有没有啥低门槛能上手的小生意。老婆看我这样,默默泡了杯茶放我旁边,没多说啥,只是拍了拍我的肩。我知道,她也在担心,可谁都不敢把最坏的结果说出口。</p><p class="ql-block">也问过几个老同事,他们的情况跟我差不多,有人说咬牙等分流,反正国企不会真不管;有人说早点找退路,别等裁员通知砸脸上。我听着,点点头,心里却没底。昨晚散步时,看到小区楼下有个大爷在摆摊卖水果,挑挑拣拣的顾客不少,他脸上却没什么表情。我站那儿看了会儿,突然有点羡慕,至少他有事干,不用像我这样,脑子里全是问号。</p><p class="ql-block">写下这些,不是为了诉苦,只是想找个出口,把心里的乱麻理一理。如果有人也碰到过这种两难的境地,能不能分享下你是咋挺过来的?或者,有没有啥路子,能让40岁的我再搏一把?不管是留是走,我都得尽快做个决定,毕竟日子不会等人,孩子的笑脸和家里的开销,都在催着我往前迈步。</p> <p class="ql-block">在国企工作十几年,转眼已经40岁,本以为可以这么安稳的干到退休,但天不遂人愿,现在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在国企,安稳工作了十几年,看他人聚散无常、离职降薪,这回轮到自己了。我所在的是国企下属二级公司,行业不景气,集团内部两家相同业务的要合并,而我们公司就是被合并的倒霉蛋,现在整合的具体方案还没有下来,但大的方向是我所在的公司被砍掉,人员分流或裁撤。如果还在这个岗位坚持,一定是面临分流,而且很有可能离开北京工作,家里孩子还小,真的是没办法离开。并且,大概率还要降职后再分流,还有更麻烦的工作内容,我现在是管理岗位,一旦下放到下属项目,我的优势也荡然无存,恐怕到时也会被逐步替换掉。还有一种选择,抓紧找下一个工作机会,最好彻底转行,行业环境不可能好转,已经没有发展前景。但我也尝试去找,现在哪有工作机会啊,40岁的人,能提供的岗位很少了。同时,现在的年纪,精力和体力也跟不上了。</p><p class="ql-block">站在这个路口,我每天都在脑子里掰扯,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手机刷到凌晨也没个答案。国企这碗饭,端着的时候觉得烫手,丢了又舍不得,毕竟这么多年,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每个月工资准点到账。孩子周末还在楼下踢球,我看着他跑得满头汗,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万一真分流去外地,这家还能不能撑住?老婆昨晚还半开玩笑地说,要不咱也学人家摆个小摊,卖点早点得了。我笑不出来,脑子里全是当年加班到天亮的画面,现在却连个方向都摸不着。</p><p class="ql-block">合并的消息传开后,办公室的气氛就像秋天的树叶,风一吹就散了。有人已经开始偷偷投简历,有人三天两头请假面试,还有人干脆摆烂,等着上面安排。我呢?坐在工位上,手里转着笔,盯着电脑屏幕发呆。领导开会时语气轻描淡写,说是优化资源,可谁都听得出弦外之音。同事老张,昨天还跟我抱怨,说他家贷款还没还完,现在连跳槽的勇气都没有。我点点头,没接话,低头喝了口茶,杯底已经凉透了。</p><p class="ql-block">转行这念头,不是没动过。可40岁的年纪,哪还有从头再来的底气?前几天约了个猎头朋友吃饭,他直截了当地说,现在市场对中层管理的需求少得可怜,除非你有硬核技能,不然连面试机会都难捞到。我问他,那我能干点啥?他顿了顿,点了根烟,说,要不试试自媒体,或者开个小店?这话听起来像安慰,可我心里清楚,拍视频、摆摊,哪是随便就能上手的事儿。回到家,照镜子一看,眼角的皱纹像刀刻的,熬夜的后遗症全写在脸上,哪还有年轻时那股冲劲。</p><p class="ql-block">分流也不是没想过妥协。如果真被调去外地项目,工资可能还不如现在,工作强度却翻倍。昨晚翻出老照片,看到自己刚进国企那会儿,意气风发地站在办公楼前,觉得自己能干一辈子。现在呢?连开个会都觉得腰酸背痛,脑子转得慢半拍。孩子昨晚还问我,爸爸,你最近咋老叹气?我愣了一下,挤出个笑,说没事,就是累了。他点点头,继续低头写作业,可我看着他小小的背影,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p><p class="ql-block">这两条路,横看竖看都是悬崖。留下来,等着被安排,可能是从北京调到几百公里外的小县城,孩子上学怎么办,老婆工作怎么办?跳出去,外面却是更大的未知,40岁再去跟年轻人抢饭碗,怕是连简历都过不了初筛。朋友圈里有个老同学,去年被裁后开了个小饭馆,起早贪黑,赚的还没原来一半多,发了个状态说,后悔没早点学门手艺。我点了赞,手指却停在屏幕上,半天没动。</p><p class="ql-block">最近几天,我开始逼自己动起来。早上挤地铁时,顺手刷刷招聘软件,虽然大多岗位都跟我八竿子打不着,但总得试试。晚上回家,陪孩子写完作业,就坐在沙发上查资料,看看有没有啥低门槛能上手的小生意。老婆看我这样,默默泡了杯茶放我旁边,没多说啥,只是拍了拍我的肩。我知道,她也在担心,可谁都不敢把最坏的结果说出口。</p><p class="ql-block">也问过几个老同事,他们的情况跟我差不多,有人说咬牙等分流,反正国企不会真不管;有人说早点找退路,别等裁员通知砸脸上。我听着,点点头,心里却没底。昨晚散步时,看到小区楼下有个大爷在摆摊卖水果,挑挑拣拣的顾客不少,他脸上却没什么表情。我站那儿看了会儿,突然有点羡慕,至少他有事干,不用像我这样,脑子里全是问号。</p><p class="ql-block">写下这些,不是为了诉苦,只是想找个出口,把心里的乱麻理一理。如果有人也碰到过这种两难的境地,能不能分享下你是咋挺过来的?或者,有没有啥路子,能让40岁的我再搏一把?不管是留是走,我都得尽快做个决定,毕竟日子不会等人,孩子的笑脸和家里的开销,都在催着我往前迈步。</p> <p class="ql-block">一部分国央企,正在逐渐将员工批量转为劳务派遣。</p><p class="ql-block">"国企批量转劳务派遣已成常态,表面是合同变更,实则暗藏待遇下滑风险。员工若不懂算清社保、公积金等隐形差异,极易在行业调整时吃哑巴亏。如今监管趋严,签字前务必查政策、问细节、比待遇,抓住有限沟通窗口才能守住权益。"</p><p class="ql-block">你有没有听说,不少国央企正把员工批量转成劳务派遣?</p><p class="ql-block">真正在国企做过人资的人都知道,合同转派遣,真不是新鲜的事,大多数企业就那近几年常这么操作,目的很明确,靠企业降本。</p><p class="ql-block">说个真实的事,当我们还在讨论编制收紧的时候,他们就自己改了用工模式,什么岗位都敢转,比如以前只司机走派遣,现在行政、后勤,甚至技术岗,一次调整就转了几十人。</p><p class="ql-block">几十人,对于上千人的公司来说不算最多,但像这样的批量转,他们还做过很多,</p><p class="ql-block">去年他们也搞过人员分流,偶尔加些口头承诺,成为行业里变相调整的“例子”,他们没跟员工说清差别,就开始推进转派遣流程。</p><p class="ql-block">也就是后来大家议论的转型模式,他正儿八经跟进了小半年,大部分转岗员工都有意见,那半年就靠他和HR团队做解释,算待遇,讲政策以及应对员工疑问等等。</p><p class="ql-block">那半年,他和HR团队没少被员工追问,他说,那会儿员工反应真的好激烈。</p><p class="ql-block">一个员工在转派遣时最核心的能力,是看清差别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后来转型这块争议减少后,虽说不能像以前全是正式工,但也比直接裁员强太多了,在这个过渡期间,他主动整理了待遇对比,帮员工算明白账。</p><p class="ql-block">现在他已经转到了集团人力岗,还是常碰到类似情况,专门处理用工咨询,很少再推批量转岗,尽量帮员工争取合理待遇。</p><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大家都认为转派遣是换合同而已,就是你以同样的工作内容随着合同变更继续干,其实不是,转派遣后的待遇,是一条前期看似不变的曲线,突然某一天,就因福利差异明显降下来。</p><p class="ql-block">如果碰到企业降本或者编制收紧,或者是行业调整,比如上级要控人力成本,经营利润下滑,学会算清待遇差了,那转不转就有数了。</p><p class="ql-block">而且,一定要在被通知转岗前多问清楚,避免吃亏的机会不会太多,就那么几次沟通窗口,你如果没抓住就亏了。</p><p class="ql-block">真的不夸张,要控成本的时候,一个部门能转十几号人,光是解释待遇差异就要费好多功夫,很多子公司都推进过类似操作,比如什么先口头承诺,再补签合同。</p><p class="ql-block">几乎没过多久,整个公司的氛围就像是绷着弦,每个被通知转岗的员工都很焦虑,恰好我们负责的业务在传统板块,利润压力、人力成本、编制限制都算是比较大的,员工问完细节会等着做决定。</p><p class="ql-block">有时候一次通知就涉及几十人,但愿意主动转的员工却没几个,有的员工找上级提意见,想留在正式岗,那会儿不夸张的说,只听口头承诺的员工不需要有什么防备心,只等着吃亏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现在呢,却没有那么松的监管了,现在每次转岗都要公示细节就已经很规范很规范了,所以很多国央企员工慢慢懂维权,选择了先问清楚再决定。</p><p class="ql-block">再来看看这几年,正式工比例慢慢降低了,懂政策的员工,比盲目听话更容易护权益,真要是碰到批量转岗,</p><p class="ql-block">别说只听承诺了,就算是看合同细节都不够,在签字前多查政策、问前辈、算待遇,才能避免吃大亏。</p><p class="ql-block">所以国央企员工这辈子大部分的时间,为了不被变相降待遇,靠着自己的细心和政策知识,</p> <p class="ql-block">和领导相处的人情世故。</p><p class="ql-block">1. 你给领导送礼物后,发现领导躲着你,并不是领导在避嫌。而是你送礼物时给领导传递了不合理的信念被,领导都欢迎下属传递主动靠拢的信号,但都厌恶下属强烈的功利心。</p><p class="ql-block">2. 职场站队的原则从来不是按职位高低站位,而是按实得利益站位。提拔过你,给过你实际核心利益的领导,无论任何情况下都是你站队的首选。</p><p class="ql-block">3. 你在过节之前给领导送了礼物,节后想请假,并在确定不会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领导拒绝了你的请假,那就是领导本身就不待见你。一般情况下,只要领导对你没有成见,送礼之后的合理请假都会爽快批准的。</p><p class="ql-block">4. 年度优秀员工从来都不是真的表彰有能力、肯吃苦、够本分的员工,他们只是领导用来操控下属顺应自己的心意争宠邀功的工具罢了。所以领导不会把它给真正有野心和才能的狼,只会给足够忠诚和听话的狗。</p><p class="ql-block">5. 越单纯的职场人,越要牢记一点:只要没有给你提供过实际帮助,替你解决过燃眉之急,帮你升职加薪,为你争取到机会的领导,无论如何当众夸赞你,在无关痛痒的问题上力挺你,跟你核心利益无关的争执上帮你说过,都只是想免费拉拢你而已,千万不要真的领情,更没必要报恩。</p><p class="ql-block">6. 对你越热情的领导,骨子里越冷漠,越没有真的把你当回事。她的热情只是拉拢人心的手段,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这是她对有用之人一贯的伎俩。只有在涉及你升职加薪、前途利益的问题上热心帮你的领导,才值得你感念和回报。掌握下方专栏里领导的人心管理术,以及应对不同领导的策略,透过现象看本质,只对值得的人赴汤蹈火。</p><p class="ql-block">7. 领导跟你说没事,就是有事,而且是急事、大事、要事。你该做的不是不以为然,而是立刻马上按领导的想法把事情办好。领导跟你说有事,反而根本没事,就是走过程、讲套话、摆样子。你该做的不是当作头等大事去办,而是按领导期待的态度敷衍了事即可。学习下方专栏里给领导办事的套路,只做大概率会赢的事。</p><p class="ql-block">8. 如果你的领导很喜欢你,但你领导的领导很讨厌你,不能说明你有问题,只能说明你领导的领导跟你的领导面和心不合,你只是被指桑骂槐了。掌握下方专栏里和不同级别领导相处的策略,以及在互相不对付的领导中间干活的方法,职场全是人情世故。</p><p class="ql-block">9. 努力工作从来都无法感动领导,只会让领导敢动你的利益,给你增加工作量和成倍的委屈。真正能打动领导的只有利益和价值,学习下方专栏里和领导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套路,成年人的世界只有利益,没有感情。</p><p class="ql-block">10. 以上所有内容的具体实操方法和解决方案,我都为你总结在了下方专栏里,欢迎订阅。</p><p class="ql-block">助你懂领导、做对事、说对话、有分寸,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享受升职加薪,快速实现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