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之行:印加古城库斯科

德州🐠夫

<p class="ql-block">  飞机从利马起飞,翻越安第斯山脉。脚下的山脉起伏跌宕,绵延不绝。山谷间零星地掠过绿地,白云袅袅,触手可及。</p><p class="ql-block"> 下一个目的地,是被称为“安第斯山脉的考古首都”的秘鲁库斯科城。1983年,库斯科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午抵达印加文明的古城。</p><p class="ql-block"> 印加帝国是前哥伦布时期美洲最庞大、最强大的帝国。印加帝国(克丘亚语意为“四方之地”)存在于约15世纪至16世纪。</p><p class="ql-block"> 鼎盛时期疆域囊括了今天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大部,以及智利、阿根廷和哥伦比亚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照片为科里坎查,印加帝国最神圣、最富丽堂皇的太阳神庙,意为“黄金院落”。西班牙殖民者毁掉了它,在其基础上,修建了圣多明各教堂。</p><p class="ql-block"> 印加人的起源笼罩在神话之中(约12世纪 - 1438年)。根据他们自己的传说,太阳神在的的喀喀湖创造了第一代印加统治者曼科·卡帕克和玛玛·奥克略,并授予他们一根金杖,金杖能完全插入的地方是他们的都城。最终,他们在库斯科山谷找到了这个地方,并建立了库斯科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印加帝国的真正崛起始于第九代萨帕·印加.帕查库特克(1438-1471年在位),他的名字意为“震动大地的人”。他不仅是伟大的征服者,更是帝国的设计师。</p><p class="ql-block"> 随后的两位印加皇帝继续了他的扩张事业:</p><p class="ql-block"> 图帕克·印加·尤潘基(1471-1493年在位),向南征服了智利北部,向北吞并了奇穆王国。 瓦伊纳·卡帕克(1493-1525年在位),帝国达到巅峰,征服了今天的厄瓜多尔大部。在他的统治末期,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超过200万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萨克塞华曼遗址。印加石匠技术登峰造极,巨石之间严丝合缝,连刀片都插不进去,并能有效抗震。</p><p class="ql-block"> 瓦伊纳·卡帕克去世前后,天花等欧洲疾病肆虐,他和他的继承人都死于这场瘟疫。瓦斯卡尔,在库斯科继位,代表帝国传统核心势力。阿塔瓦尔帕,在基多掌握军权,代表北部新兴军事势力。</p><p class="ql-block"> 两人为争夺王位爆发了血腥的内战(1529-1532年)。最终,阿塔瓦尔帕在卡哈马卡战役中俘虏并杀害了瓦斯卡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532年西班牙人皮萨罗率领不到200人的军队抵达秘鲁,此时阿塔瓦尔帕刚刚赢得内战。</p><p class="ql-block"> 1532年11月16日,皮萨罗邀请阿塔瓦尔帕会面。西班牙人对毫无防备的印加随从发动突然袭击,俘虏了阿塔瓦尔帕,并屠杀了数千名印加人。</p><p class="ql-block"> 阿塔瓦尔帕许诺用一屋子黄金和两屋子白银来换取自由。但在巨额财宝到手后,皮萨罗却以篡位、偶像崇拜等罪名将其处死(1533年7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533年11月皮萨罗率领的西班牙人攻入并洗劫了库斯科。他们掠夺了科里坎查神庙的黄金,将其熔化成金锭运回西班牙,并扶植了傀儡皇帝曼科·印加。曼科·印加后来醒悟,组织了大规模反抗,围困库斯科长达10个月,但最终失败,并退守维尔卡班巴山区。</p><p class="ql-block"> 1572年西班牙人最终攻陷维尔卡班巴,最后一位萨帕·印加图帕克·阿马鲁被俘并被斩首,印加帝国正式灭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萨克塞华曼遗址的山顶眺望,午后的阳光洒在库斯科城市的每个角落。层层叠叠的房屋依势而建,橘红色的瓦顶在光影中跳跃着温暖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山的小巷绵延到了市区,石板路已被无数脚步磨得光滑如镜,映着天光,泛出淡淡的青灰色。</p><p class="ql-block"> 两旁的房屋低矮而紧密,白墙红顶,窗台上摆满盛放的鲜花,紫的、红的、黄的,像是从墙缝里溢出的欢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座黄色外墙的古老建筑静立街角,底层粗粝的石块垒砌,石缝间仿佛还藏着印加工匠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器广场是库斯科的主广场,在印加时期是举行盛大庆典的场所。广场周围曾经有很多印加的宫殿和神庙。</p><p class="ql-block"> 库斯科主教座堂( Cusco Cathedral),全称是圣母升天圣殿主教座堂,是库斯科总教区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教堂的地址选在了第八代印加国王的宫殿原址上。西班牙人用天主教的圣殿取代印加的权力中心,以血腥的方式消灭了一个文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库斯科主教堂从1559开始,直到1654年才基本完工,历时近百年。建筑的主要劳动力是印加人,他们被迫拆毁自己先王的宫殿和神庙,用其石材来建造这座象征征服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绿意盎然的草坪中央,矗立着另一座宏伟的教堂。双塔高耸,顶端十字架直指苍穹,正面的雕刻繁复精美,拱窗透出柔和的光。</p><p class="ql-block"> 库斯科武器广场上的耶稣会教堂。这座教堂的建立,源于耶稣会与方济各会在殖民地的权力与声望竞争。</p><p class="ql-block"> 教堂建在了印加皇帝瓦伊纳·卡帕克的宫殿遗址上。与建在另一座印加宫殿上的主教座堂一样,这种选址旨在用基督教的建筑覆盖并取代印加帝国的权力中心。</p><p class="ql-block"> 传说当时教会规定,任何教堂的高度都不能超过库斯科主教座堂。于是,财力和影响力雄厚的耶稣会士们决定,既然不能在高度上取胜,那就在华丽程度上压倒一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耶稣会教堂整个立面如同一块巨大的、精心雕刻的石头花边。上面布满了葡萄藤、花卉、天使、神兽以及复杂的几何图案。其中还融入了美洲本土元素。</p><p class="ql-block"> 教堂有活动,没有对外开放,遗憾地错过了一睹其内部富丽堂皇的奢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央的喷泉正汩汩流淌,水花在阳光下闪烁,或许是印加亡国几百年不断的泪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身穿印加民族盛装的土著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名穿着传统服饰的孩子坐在石碑旁,萌萌的脸庞,稚嫩而羞涩,好可爱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繁忙的街道中央,一座古老的钟楼静静矗立,圆顶与尖塔在夕阳余晖中格肃穆宁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慈悲圣母大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Basilica Menor de la Merced),</span>虽名气上略逊于主教座堂和耶稣会教堂,但其历史、艺术价值和珍藏的宝物使其名声显赫。</p><p class="ql-block"> 库斯科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建于1536年,外观朴素,以其石砌外墙和宏伟的圆顶为特色,给人一种坚固沉稳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华丽炫目的巴洛克风格,镀金的丘里格拉风格主祭坛,极其繁复而精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碧辉煌的圣母画像和供物。不知道这里的黄金,有多少来自印加帝国最神圣的太阳神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经意走进一处幽静的庭院,四周是拱形走廊,石柱支撑着红瓦屋顶,中央的喷泉轻声细语,木质长椅旁摆放着陶罐与铜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的金色余晖,洒在耶稣会教堂的双塔与圆顶上。广场上车辆穿梭,行人往来,远处的山脉轮廓渐隐于暮色之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辉煌的库斯科主教堂,庄严肃穆,带着浓重的历史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库斯科陷落后,西班牙人在印加城市的废墟上,利用其坚固的地基和石墙,重建了殖民风格的库斯科。在重要的印加神庙原址上修建天主教堂和修道院,试图从精神和物理上覆盖印加文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石墙横亘在街角,缝隙紧密得刀片不入,惊叹于印加帝国精湛的石工技术。印加人的灵魂,还依然藏在这些巨石之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重回萨克塞华曼遗址的山顶。库斯科城灯火如星河般铺展,街道蜿蜒,建筑密集,远处的山脉在夜色中若隐若现。</p><p class="ql-block"> 印加人将库斯科设计成美洲狮的形态:萨克塞华曼,这座宏伟的堡垒和祭祀中心构成了美洲狮的头部。两条主街构成了它的躯体,中心城市广场,代表美洲狮的心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顶上高大的耶稣塑像,正张开双臂,拥抱整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夜晚的广场中央,教堂在灯光中显得格外庄严,周围建筑群灯火通明如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科里坎查,印加帝国最神的太阳神庙,在夜色中静穆无语,或许以它的沉默,讲述一段几百年的辉煌与幸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记:库斯科的海拔是 3,400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海平面地区低约 30%-40%。</p><p class="ql-block"> 行程安排的比较满,早晨飞到库斯科,只有下午的市区游览时间。虽然导游提醒过当天不要有激烈的活动,但还是按捺不住,一下午走了两万多步。</p><p class="ql-block"> 晚上回到酒店,开始了剧烈的高原反应。头痛头晕,浑身有如感冒一般。吃完了高反药后,压上酒店里厚厚的毛毯,睡到第二天早上才缓过劲来。</p><p class="ql-block"> 以后的一个多星期,每天吃药,有两天海拔5000米以上,也没有什么问题。根据导游推荐,每天喝很多古柯叶茶(配图照片),对高反也有帮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谢阅读,欢迎转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