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古镇快乐度假追记 25.10.13,上海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快乐度假追记</p><p class="ql-block"> 25.10.13,上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4.12.31除夕日,四对候鸟伉俪老玩童(冯张郑杨姚陈沈李)按计划转移阵地。约了辆中巴商务顺风车,把我们从大理喜洲“知青康养中心”点到点送到腾冲和顺古镇“伍家大院”(车程4.5小时,全包价1600元。),继续享受无忧无虑随心快乐的暖冬假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古称阳温墩村,后改名河顺、和顺,当初是抗金御敌的军事重镇。明中叶(16世纪)开始,和顺镇逐渐演变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商贸要地和著名侨乡,对中外文化交融和商贸往来作出了很大贡献。</p><p class="ql-block">古镇依山傍水绿树成林,银杏河穿镇而过,流水潺潺,波光粼粼,给充满岁月痕迹的古老乡镇增添了许多秀美灵动的生命气息和青春活力。和顺全镇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6千左右,以百年菜市场为中心的居民游客集中区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被辟作封闭管理的古镇“景区”收费范围。景区的最大亮点是,至今还完美留存着一百多幢原汁原味精美无的明清民国故居老宅祠堂庙观,俨然是一座饱涵着人文历史故事、规模宏大的的古建筑文化博物院。(下图)</p> <p class="ql-block">△每天早晨的古镇老街百年菜市场,人流如潮、购销两旺,充满了上海宁(人)暌违已久的人间气息烟火味(上图1-5)。😊😊😊😊</p> <p class="ql-block">△老街路边的寸氏百年老宅小酒馆,都是耄耋老人“小时候的味道”(上图1-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国内最大的乡镇图书馆,位于古镇居民区北端,毗邻文昌宫、滇缅抗战博物馆,周边有双虹桥、古牌坊、马帮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老建筑。图书馆始建于1928年(一说1924年),系本乡旅缅侨胞捐资兴办而成。馆区范围大、藏书丰富,在宣扬“五四”精神和新文化、培养本土优秀人才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下图)</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的建筑中西合璧古朴精雅,既有重檐叠楼红柱长廊的经典民国情调,兼具粉墙青砖木雕石刻之类徽派风格。最为难得的是,历经近百年战乱频仍风雨洗礼,图书馆至今仍在正常开放使用。历史上,美丽的图书馆也曽是和顺完小和和顺中学的所在地。(上图1-11)</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书馆附近散落着许多古建筑,文昌宫、双虹桥、洗衣亭、牌楼牌坊、古巷石阶、大马帮走夷方(博物馆)…都在生动地阐述着各自的辉煌与坎坷沧桑故事(下图)。</p> <p class="ql-block">△周围居民还在日常使用的洗衣亭古迹。绿树掩映,倒影幢幢,成了一道游客必到的美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飞檐翘角的门楼牌坊,坎坷不平的青石板小路,见证着小巷老街烟火人家曾经的岁月沧桑。(上图1-7)</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老街过小巷,从图书馆西行二三百米左右,即见路边石阶高处,矗立着一座高大气派的明清建筑-寸氏宗祠,当首的西欧罗马教堂式拱顶大门显得十分洋气,门前月台上立着两根雪白耀眼的双斗石标杆,与尖顶圆洞栱门中西合壁和谐共处,很是夺人眼目。(下图)</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罗马教堂式尖顶拱门和高高的双斗石标杆中西合璧,灿烂夺目(上图2引自网文)。</p> <p class="ql-block">△寸氏宗祠始建于清嘉庆13年(1808年),是和顺八大宗祠中最早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五世祖寸玉官至鸿胪寺正卿(正三品,类近今礼宾司长),德高望重,告老还乡后修水利建桥梁(双虹桥等)扩良田(数千亩)造福乡里,为和顺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广受百姓拥戴,乡人习称“桥头老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寸氏宗祠不远处的大石巷口,坐落着另一座保护完好的清末明初古建筑--李氏(李任卿)故居,现为“弯楼子民居博物馆”(下图1-8)。</p> <p class="ql-block">△170岁(1854年产)老祖母雕花竖镜前的“自拍”合影,与新镜子相比,清晰度毫不逊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镇东南端野鸭湖大月台广场一带,散布着又一群精美古建筑李府大院、元龙阁、李氏宗祠、刘氏宗祠、艾思奇纪念馆…(下图)</p> <p class="ql-block">△大月台广场边的李府翡翠大院,系由民国元老李根源旧宅基础几经翻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碧水蓝天,倒影幢幢,野鸭湖诗画般的风光令人迷醉其中而不知返(上图1-7)。</p> <p class="ql-block">△元龙阁始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背山面湖、依坡而起,结构奇巧、景色醉人(上图1-7)。</p> <p class="ql-block">△精美绝伦的李氏宗祠(始建于1920年)和刘氏宗祠(始建于1855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艾思奇纪念馆位于大月台广场东南角丘坡,系其父李根源于1918年建造,后为艾思奇故居,其夫人王丹一于1980年捐赠给当地政府,被辟作纪念馆而对公众开放。 艾思奇本名李生萱,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马列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开创者、毛泽东思想理论奠基人之一。李根源(李曰垓),同盟会首批会员、民国元老,曾任云南讲武堂总办(校长)、北洋政府代理国务总理、云南军政府军政总长等职,解放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下图)</p> <p class="ql-block">△艾思奇纪念馆位于大月台广场东南坡居民区,毗邻元龙阁景区,前临龙潭、背枕凤山,地势高旷环境清幽。纪念馆内部呈正房两廂一厅四合院布局,为典型的清代连廊穿阁楼风格两层建筑,古色古香质扑典雅,院子里随处可见奇草异木,鸟语花香,宛若仙境一般(上图1-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