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博物馆『一寸山河一寸血』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滇西篇章图片展(观后记)(2024.10.06)

晨曦

<p class="ql-block">玉溪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一寸山河一寸血》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滇西篇章图片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办单位: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p><p class="ql-block"> 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p><p class="ql-block">承办单位:玉溪市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 滇西抗战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展览时间:2025年9月23日—2025 年12月20日</p><p class="ql-block">展览地点:玉溪市博物馆临展二厅</p> <p class="ql-block"><b>『第一部分』血肉铸长城</b></p><p class="ql-block">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独占东北,进而灭亡中国的图谋,于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广大民众和爱国官兵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开始了局部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p><p class="ql-block">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各民族、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抗日战争中。云南抗战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滇西民众修筑滇缅公路气壮山河,西南联大南迁入滇和南侨机工回国参战,形成团结抗战的良好局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日本侵华 民族危难』</b></p><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武装侵略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军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奋起抗击日本法西斯,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众志成城 团结抗日』</b></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局部抗战阶段。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开始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不同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方针政策,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国共合作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迤大地 爱国潮涌</b></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云南各界全力投身到全民族抗战洪流中,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为打破日军封锁,云南人民修筑滇缅公路,抢运急需的抗战物资;中央飞机制造厂搬迁入滇,各族人民抢修机场;数十万滇军将士奔赴抗日战场,杀敌报国,有力地支持了全国抗战。</p> <p class="ql-block">倡导修筑滇缅公路的云南省主席龙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滇西民众在怒江边修筑滇缅公路(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封锁了我国沿海通道。为打破日军封锁,得到国际物资援助,1937年8月云南省主席龙云提出修筑滇缅公路。滇缅公路从昆明至缅甸腊戍,全长1146公里,于1937年12月动工修建,限期1年完成,修路经费主要由云南承担,国民政府给予200万元补助。仅历时9个月,于1938年8月31日基本通车,被誉为公路建设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南侨机工 赤子功勋</b></p><p class="ql-block">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新加坡成立。在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主持下,广泛动员华侨支援祖国抗战,先后捐赠卡车500辆、救护车100辆和大量资金。南侨总会应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处请求,从志愿者中挑选3000多名华侨机工回国承担繁重的运输和维修任务。共运进抗战物资50余万吨,其中1000余人献出了生命。</p> <p class="ql-block"><b>刚毅卓绝 联大之光</b></p> <p class="ql-block"><b>『第二部分』援缅防御战</b></p><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先后攻占中国香港及菲津宾、马来亚、新加坡、印尼等地,其战略意图一是以缅甸为跳板,西进印度,直达中东,与德军会师;二是切断滇缅公路,进逼中国西南大后方。为了粉碎日军意图,1942年3月,应同盟军请求,中国政府派出中国远征军10万人入缅作战,这是中国军队自甲午战争以来第一次出境抗击侵略的作战行动。因英方违背《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迟滞中国远征军入缅时间,贻误战机;在日军进攻之际,英军单方面向印度撒退,影响作战协同。中国远征军缺乏支援、孤军奋战,最终兵败缅甸。</p> <p class="ql-block"><b>日军北进 切断通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雄师远征 挥戈入缅</b></p> <p class="ql-block"><b>固守同古 挫敌锋芒</b></p> <p class="ql-block"><b>解危英军 称誉盟邦</b></p> <p class="ql-block"><b>缅战失利 多路撒退</b></p><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人缅后,因多种原因,造成战机延误,遭受重挫。在日军的分割阻击下、中国远征军分数路突围,向国内和印度方向撒退。10万将士因伤病损失过半,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悲惨壮烈的一幕。</p> <p class="ql-block"><b>『第三部分』滇西烽火急</b></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在怒江沿线阻挡住东进的日军,与敌形成了隔江对峙局面。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滇西爱国志士高举抗战旗帜,率领论陷区的各族民众组建起多支抗日游击队,配合中国远征军游击部队,对入侵日军进行了一系列的英勇反击。</p> <p class="ql-block"><b>炸桥阻敌 隔江对峙</b></p><p class="ql-block">1942年4月下旬,当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棠吉与敌激战时,日军第56师团迅速集结,从东线抄袭中国远征军后路。4月29日占领缅甸腊戍,沿滇缅公路向北疾进,攻入畹町。5月5日,突进至惠通桥。中国远征军守桥工兵及时炸桥阻敌。阻止日军东进的企图,与敌形成隔江对峙两年多的局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爱国志士 振臂呼号</b></p><p class="ql-block">滇西沦陷,引起中共中央高度关注,朱德和吴玉章分别致电云南监察使李根源,陈述中共对抗战形势的看法和主张,呼吁他号召各界共同抗日。李根源奔走呼号,发表著名的《告滇西父老书》,腾冲爱国志士张问德临危受命,担任抗日县长,组织开展抗敌活动。</p> <p class="ql-block"><b>敌后游击 浴血守土</b></p><p class="ql-block">潞西、龙陵、腾冲等地沦陷后,中共云南地方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在云南发动抗日游击战争的指示,倡导地方各级各界先后组建了龙潞抗日游击支队、潞江自卫支队、佤山抗日游击队等十余支各民族抗日武装,人数达5000余人。20多个少数民族的人民群众配合中国远征军对日作战,牵制和打击了日军的侵略行动。</p> <p class="ql-block"><b>日军暴行 罪恶滔天</b></p><p class="ql-block">滇西沦陷期间,日军多次派飞机对滇缅公路沿线的昆明、大理、保山等城镇实施轰炸,并在占领区内大肆烧杀抢掠;在保山、腾冲、芒市等地投放细菌武器,导致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在滇西各地大面积流行,造成十余万人惨死;在龙陵、松山、腾冲等地开设多处慰安所;虚发军票,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强迫俘虏及滇西民工挖战壕、修工事。</p> <p class="ql-block"><b>日军侵略造成滇西民众死亡统计表</b></p><p class="ql-block">——数据引自李枝彩《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p> <p class="ql-block"><b>滇西沦陷人民财产损失统计表</b></p><p class="ql-block">——数据引自李枝彩《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p> <p class="ql-block"><b>『第四部分』得道者多助</b></p><p class="ql-block">1947年7月,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上尉陈纳德受中国政府委托,招募美国退役陆、海军飞行员200余人,组建中国空军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AVG),配备P-40战机100架。1943年3月,扩充为第14航空队,陈纳德任少将司令,下辖1000余架飞机和2万余名地空作战人员。</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中、美、英联合开辟从印度汀江直航中国昆明的航空线,以接续被日军截断滇缅公路后中国战场的物资供应。因飞机在雪峰、纵谷上下升降时的轨迹如驼峰,飞行员们称为驼峰航线。</p><p class="ql-block">1943年11月,美国代培中国飞行员回国后,中美空军混合联队成立,中美飞行员在艰难的条件下并肩战斗,深孚民望,取得了重大的抗战成果,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b>飞虎临空 击敌杨威</b></p><p class="ql-block">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进驻昆明后,当地人因其飞机上鲨魚的涂装将其称为“飞虎队”。1941年12月20日,来犯的10架日军飞机激战于昆明上空,以击落9架日军飞机首战告捷。中国航空委员会给飞行员们颁发“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徽记随身携带,提示中国人民对盟友飞行人员给予救援保护而结下了深厚友谊。</p> <p class="ql-block"><b>驼峰航线 跨越云天</b></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日军切断滇缅公路,中国对外通道受阻。为保证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中美联合开辟了驼峰航线。航线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到中国昆明。自1942年5月1945年8月,先后有1000多架中美飞机投入驼峰航线,运输物资70多万吨,运送中美往来人员3.3万人,损失飞机609架。</p> <p class="ql-block"><b>驼峰航线部分坠落飞机一览表(查明飞机位置的坠机名单)</b></p> <p class="ql-block"><b>『第五部分』绝地大反攻</b></p><p class="ql-block">1943年,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需要,中、美、英三国高层商议决定,由史迪威率领的中国驻印军和卫立煌率领的中国远征军分别对占领缅北、滇西的日军实施全面反攻。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先从印度利多(雷多)发起反攻,边作战边修路,为策应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发起滇西反攻。1945年1月27日,在缅甸芒友与中国驻印军会师,滇西反攻战胜利结束。又相继开通了中印公路和中印输油管道。中国驻印军按原计划转南攻克缅甸腊戍,于3月30日在曼德勒东北乔梅与英军会师。至此,历时一年半的滇西缅北大反攻胜利结束,歼敌3.3万人。</p> <p class="ql-block"><b>反攻缅北 洗雪前耻</b></p><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史迪威率领中国驻印军新38、新22师从印度利多(雷多)攻入缅北,边作战边修路,先后在胡康河谷、孟拱河谷与日军第18师团激烈交战。5月16日,中国驻印军与美军5307支队突袭缅甸密支那,历经3个月的鏖战,于8月5日将守敌大部歼灭,日军密支那守备队长水上源藏兵败自杀。中国驻印军一路南下攻克八莫、南坎,于1945年1月27日在缅甸芒友与反攻滇西的中国远征军会师。</p> <p class="ql-block"><b>中印公路 再造血线</b></p><p class="ql-block">根据史迪威制定的反攻缅甸计划和重开滇缅路方案,中、美、英三国高层决定从印度阿萨姆开辟一条通道,与滇缅路衔接。1942年12月,从印度利多(雷多)开始修路,战争打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中印公路全长1732公里,为纪念史迪的卓越贡献,将中印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开通后,8个月内向中国运送作战物资5万余吨。同时,双方沿路架设从印度加尔各答至中国昆明的中印输油管,1945年5月至抗战胜利,共输油10万余吨。</p> <p class="ql-block"><b>强渡怒江 激战云天</b></p><p class="ql-block">1944年5月,卫立煌率领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向滇西日军发起了大反攻。由霍揆彰率领的第20集团军负责右翼,反攻腾冲方向,由宋希濂率领的第11集团军负责龙陵方向的反攻。共16万人,从怒江粟柴坝、双虹桥、三江口、打黑渡等同时渡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中国远征军军级以上将领组图(1943—1945)</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焦土腾冲 围城荡寇</b></p><p class="ql-block">腾冲地处古南方丝绸之路交通要冲,早在明代就筑有坚固的石城,史称“极边第一城”。1942年日军侵占腾冲后,利用县城外围的飞凤山、宝峰山、来凤山等有利地形和城区的坚固城墙构筑工事。1944年7月初,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軍攻克高黎贡山后,分三路合围腾冲城。经过半个多月的分头围攻,于7月下旬攻克日军外围阵地来凤山,将守敌第148联队主力包围在腾冲城内。8月2日,中国远征军从四面发起攻城,通过飞机大炮轮番轰击和工兵掘壕爆破,于8月中甸攻破日军城墙防线,与敌展开巷战。经过一个多月遂街遂巷的血腥争夺,于9月14日收复腾冲城。此役,中国远征军全歼守城日军3000余人,远征军伤亡18000余人。激战之后的腾冲,街市尽毁,一片废墟。</p> <p class="ql-block"><b>血战松山 攻克要塞</b></p><p class="ql-block">松山西靠龙陵,东临怒江峡谷,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地,号称“东方直布罗陀”。日军占领松山,第113联队主力及野炮第56联队一个大队驻守,修筑强大的防御工事。1944年5月,第11集团渡江后,令第71军一部仰攻松山,先后攻克松山外围的腊勐街和竹子坡等敌阵。之后,改由第8军接替攻击。第8军将松山守敌压缩在山顶及周边的狭小范围内了,从道人坪子开凿两条爆破坑道,以120箱(3吨)TNT炸药将敌堡摧毁。于9月7日收复松山。敌松山守备队1300人全员覆灭。中国远征军伤亡7773人,打开了大反攻的前进通道。</p> <p class="ql-block"><b>三攻龙陵 决战重镇</b></p><p class="ql-block">龙陵是滇缅公路上的交通重镇。中国远征军1944年6月渡江后,先后与日军展开了三次失而复得的争夺战,最后在松山、腾冲收复后,才以10个师的兵力发起总攻,于11月3日夺回龙陵。共毙敌10640人,中国远征军伤亡28384人。龙陵争夺战是滇西反攻战役中战局最复杂,耗费时间最长,动用兵力最多,歼灭敌军最多的一次战役。</p> <p class="ql-block"><b>涤荡芒腕 追歼残敌</b></p><p class="ql-block">攻克龙陵后,中国远征军分三路乘胜追击。右翼由篆滚塘沿芒市河向西南攻三台山,左翼向南攻勐戛,中路沿公路进击,于11月20日收复芒市。继后,于12月1日攻克遮放,1945年1月19日收复国门畹町。1月27日,在缅甸芒友与反攻缅北的中国驻印军会师。至此,历时八个半月,中国远征军投入7个军14个师16万人,伤亡6.7万人,歼敌2.1万人的滇西反攻战胜利结束。</p> <p class="ql-block"><b>芒友会师 庆祝胜利</b></p><p class="ql-block">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在缅甸芒友胜利会师。1月28日,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与盟军举行隆重的会师典礼和中印公路通车。</p> <p class="ql-block"><b>『第六部分』胜利奏凯歌</b></p><p class="ql-block">缅北、滇西大反攻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肩作战的历史丰碑。云南社会各界和各族民众欢欣鼓舞,举行集会游行,欢庆胜利。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p><p class="ql-block">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引领下,中国人民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了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这一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使中华民族一雪百年耻辱,在世界上展示了新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转折。</p> <p class="ql-block"><b>首胜之地 巍巍丰碑</b></p><p class="ql-block">1945年1月28日,中、美、英盟军在缅甸木姐举行了盛大的会师仪式和中印公路通车典礼。中国远征军先后在腾冲、龙陵、芒市、保山、大理、昆明等地举行了胜利展览会、游行活动等庆祝胜利。在腾冲、保山、龙陵、芒市等地,修建了纪念碑、纪念塔、公墓等纪念没施。</p> <p class="ql-block"><b>全民抗战 伟大胜利</b></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经14年抗战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外敌侵略的百年耻辱史,谱写了近代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史上最辉煌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b>『中国战老16个受降区接受日军投降一览長。』</b></p> <p class="ql-block"><b>『中国各地审判日本战犯法庭一览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结语</b></p><p class="ql-block">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数十万中国远征军、反法西斯盟军、广大爱国华侨华人和云南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英勇牺牲,为彻底击败日本法西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书写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伟大篇章。这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精神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他们的献身精神和辉煌业绩,赢得了全体中国人民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高度评价和永远尊崇。抗日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浇铸的民族之魂、正义之志、爱国之心和英雄伟业,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过去,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我们继承和发杨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