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棚里的断想

混沌时光

<p class="ql-block">窝棚里的断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贵阳北站候车室,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几乎没有人说普通话;熟悉的是,每个人说的都不是普通话。于是,从桂林到贵阳的往返高铁上,没有人像我这样——无论在车上还是下车后,总是沉默不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走进所谓的“家”,才发现,只有这所房子里的时间和空间,算是现实与心理上的临时寓所。我在这个窝棚里想:为什么在桂林?桂林的天气如何?去年为什么去了井冈山?今年又去了昆明、贵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夏天的气候,只能用“高温”来形容。我暗自怀疑:是天气太热,还是心理问题?去年因为高温跑去江西井冈山,今年去了昆明,又转去贵阳。感觉桂林的夏天一年比一年热,热得桂花至今没有开的迹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贵阳,我还去了遵义和茅台镇,一路芬芳,尤其是桂花盛开,让我羡慕又嫉妒,也让我为桂林无语。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上豆包找答案。原来花不开的原因还是热——高温下,花有自我保护功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所谓的“八月桂花香”,连续两年在桂林成了乌鸦嘴。桂林夏季备受伤害的桂花,只能在云贵高原怒放生命。花草树木,也许真的像人一样,知冷知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10.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