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丝缕间的文明密码

甜酒慢品

<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449671</p><p class="ql-block">文/图/编辑:甜酒慢品</p> <p class="ql-block">丝绸是以蚕丝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纺织品,起源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具有光泽柔和、手感滑爽、穿着舒适等特点,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其历史可追溯至5000多年前,《诗经.氓》里"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记载了古代的丝绸贸易。丝绸里蕴含着璀璨的蚕文化。</p><p class="ql-block">十月初,我来到了浙江桐乡的一家工厂内设蚕文化体验馆,解读丝缕间绵延千年的蚕文化文明密码。参观这里展示的蚕文化,仿佛在聆听浸在桑叶清香里的诗意吟诵,感佩桐乡人绕在织机经纬间的灵巧智慧。蚕的文明基因已深深地烙进桐乡人骨血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步入蚕文化体验馆,开篇便是一段远古的传奇。秀丽的中华蚕祖嫘祖身披洁白的丝绸披风,优雅的伫立桑林。</p><p class="ql-block">嫘祖是上古时期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正妃,被后世尊为"先蚕娘娘"或"蚕神"。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她"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奠定了华夏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基础。 其名"螺"即养蚕缫丝之意,象征女性在早期社会中的智慧贡献。</p><p class="ql-block">传说她曾在此教民养蚕缫丝,从此,桑叶的沙沙声与蚕儿的咀嚼声,便成了桐乡大地的永恒背景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相邻的是“丝路场景”。介绍了西汉年间, 张骞出使西洋首次开拓陆上丝绸之路,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进一步拓展其范围至欧洲的丝绸之路的起源。复原了古代商队与海船的景物,生动再现了桐乡丝绸沿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远播世界的盛景。那些色彩斑斓的丝绸,以桐乡蚕丝为骨,以匠人巧思为魂,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让江南的丝韵在异域土地上开出文明之花。</p> <p class="ql-block">在桐乡的田野间,桑林是大地的绿色诗行。春日里,"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蚕农们采摘第一茬桑叶,指尖沾染的清香,是千年未变的春之气息。这种对桑蚕的亲近,早已融入桐乡人的生活日常,成为一种无需言说的文化本能。桐乡的蚕文化,是一部活着的手工技艺史诗。从养蚕、结茧到缫丝、织绸,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p><p class="ql-block"> 在展区里,古老的缫丝织机静静伫立,木质的构件虽已斑驳,却仍能想见昔日缫丝时的咿呀轻响。那些复杂的机械结构,是桐乡匠人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智慧结晶,每一根丝线的抽出,都是对“精益求精”的最好诠释。旁边层层叠叠古旧的蚕匾,则还原了蚕宝宝的“居住环境”,见证着桐乡人对蚕原始朴素的养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展馆展出的蚕茧分黄白两色。通常蚕茧是白色的。黄色的是蚕在消化桑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后,这种色素会渗透到中部丝腺,从而形成黄色的茧。这种茧缫出的丝称为黄金丝,更为名贵。明清时期,桐乡的宋锦、云锦就以“寸锦寸金”闻名天下,丝绸商号鳞次栉比,“绸庄”的幌子在江南风里摇曳,将桐乡丝绸送往四方。如今,这些技艺以非遗的形式被精心保护,织绸艺人的指尖依然能在经纬间跳出灵动的舞步,让传统丝韵在现代社会中继续流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来到蚕花娘娘展区。蚕花娘娘,就是蚕神,她面带温婉笑意, 神态慈和,令人顿生敬意。 在古代有蚕女、马头娘、马明王、马明菩萨、蚕花娘娘、蚕丝仙姑、蚕皇老太等多种称呼,是民间信奉的专管蚕桑丰饶的守护之神。</p><p class="ql-block">中国是最早发明种桑饲蚕的国家。在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中,蚕桑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无论是古代统治阶级还是普通养蚕人都对蚕神有着很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展示了皇帝后妃身着丝绸服装的仿真人物秀。作为宫廷贡品,丝绸服饰是皇家专属面料,普通百姓和商人禁止使用。汉朝规定百姓不得穿丝绸,唐朝虽允许普通人穿绸布,但禁止佩戴金银玉器;明朝更严格禁止商人穿丝绸纱质衣物,甚至要求全家禁止使用。皇帝服饰颜色和图案具有最高等级特权。如唐代规定天子服饰可使用十二章纹 而普通官员和百姓服饰颜色单调 图案也受严格限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展区是满是吉庆气氛的婚房内景,床上是丝绸被褥,尽显华贵质感,红色款纹样精美、色泽艳丽,似将东方丝绸的典雅与婚庆的热烈完美融合,那细腻的触感与精致的垂坠感,是丝绸工艺对品质的极致诠释;其纹样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丝绸文化的深厚底蕴,于婚房中绽放出独特的浪漫与庄重,尽显丝绸在婚嫁场景中传递幸福与传承美好的绝佳魅力。丝绸早已走进了平民生活,正以崭新的姿态书写更多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参观蚕文化体验馆,仿佛穿越千年,聆听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现代的灯光设计让古老的蚕匾、织机焕发光彩,艺术化的“蚕”字墙打破了时空界限,让游客在光影与文字的交织中,沉浸式感受蚕文化的魅力。而桐乡的丝绸产业,也在传统技艺中注入现代设计理念,让蚕丝制品在时尚、文创领域绽放新姿,让千年丝韵与当代生活产生共鸣。</p><p class="ql-block"> 桐乡的蚕文化,是丝缕间的文明密码,它藏在桑叶的脉络里,织进丝绸的经纬中,更融入桐乡人的精神世界。从远古的嫘祖遗风到当代的创新发展,它如同一根不断的蚕丝,串联起江南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在时光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温润而坚韧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