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南水北调及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p><p class="ql-block"> 仲秋之季,过了苏北到鲁南,经过一段枫树之段,亦有几分金秋之美。 ↓</p> <p class="ql-block"> 南水北调台儿庄段。 ↓</p> <p class="ql-block"> 南水北调东线运行,台儿庄泵站成为进入山东的第一站。其主要任务是从骆马湖和中运河抽水通过韩庄运河向北输水,实现梯级调水目标。江水依靠沿线泵站群搭起的多层阶梯,级级北上,最终克服几十米的高差“爬”至地势最高的东平湖,自流向胶东、鲁北地区供水。 ↓</p> <p class="ql-block"> 航拍南水北调台儿庄段。 ↓</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p><p class="ql-block"> 西起微山湖延伸至江苏邳州,总长42.5公里,是全线唯一完全东西流向的河段。1959年运河改道形成月河古道,现存3公里明清古河道、古驳岸及11座古码头,被世界旅游组织认定为京杭大仅存的清代文化遗产。 ↓</p> <p class="ql-block"> 该河段始凿于明万历年间,设韩庄闸等八座船闸以疏浚漕运,清代鼎盛时年通航粮食400万石,促成台儿庄"天下第一庄"的商贸盛况。 ↓</p> <p class="ql-block"> 整条京杭大运河,最宽阔处就在台儿庄段(航拍)。 ↓</p> <p class="ql-block"> 南水北调与京杭远河在台儿庄段,是相距很密且平行(航拍)。 ↓</p> <p class="ql-block"> 在京杭运河台儿庄段,可行驶较大船队(航拍)。 ↓</p> <p class="ql-block"> 航拍台儿庄运河大桥:全长2417米,单跨最长180米,北起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南至涧头集镇太平桥村(航拍)。 ↓</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还有双龙湖生态基地(湿地公园)。 ↓</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的白天鹅和黑天鹅。 ↓</p> <p class="ql-block"> 航拍台儿庄倚大运河的双龙湖湿地公园。 ↓</p> <p class="ql-block"> 三、台儿庄大战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抗战初期的1938年3月16日至4月15日的台儿庄大战,由李宗仁、孙连仲等将领指挥,以约29万兵力击败约5万日军,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战信心,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之一。中国军队伤亡5万余人,毙伤日军1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p><p class="ql-block"> 此战重大意义:一是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神话,提振全国士气;二是国际社会重新评估中国抗战能力;三是促成国共合作,成为全民抗战精神象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厅中央的血战台儿庄的群雕像。 ↓</p> <p class="ql-block"> 国军在台儿庄大战中使用的武器。 ↓</p> <p class="ql-block"> 备战守城的国军士兵。 ↓</p> <p class="ql-block"> 气宇轩昂的守城士兵。 ↓</p> <p class="ql-block"> 组成敢死队。 ↓</p> <p class="ql-block"> 身上绑满手榴弹的敢死队员。 ↓</p> <p class="ql-block"> 激战实况。 ↓</p> <p class="ql-block"> 李宗仁陪蒋介石视察台儿庄的备战。 ↓</p> <p class="ql-block"> 台儿庄大战的相片,绝大部分是这位美国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所摄(古城内塑像)。 ↓</p> <p class="ql-block"> 罗伯特·卡帕。他的一句名言:如果所拍的战争相片不好,无它原因,就是你离的摄影目标不够近!</p> <p class="ql-block"> 在台儿庄古城内的老房外墙壁,还留有当年激战时的密集弹洞。 ↓</p> <p class="ql-block"> 在这老房旁,立有一塑像,默默述说着极令人感慨的故事:18岁花季之年的湖南靓女,刚从军当护士,为抢球一负伤连长而献身。经极曲折的探寻,66年后才得知她的具体身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