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6580052</p><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制作:于湘</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04-23 阴</p><p class="ql-block">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徐凝门大街66号</p> <p class="ql-block"> 何园片石山房的“镜花水月”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与哲学意境结合的典范,其巧妙利用光影与建筑布局营造虚实相生的独特景观,具体可从以两方面解析:</p><p class="ql-block">镜花:空间与镜像的虚实交融;</p><p class="ql-block">水月:光影与倒影的时空变幻;</p><p class="ql-block"> “镜花水月”的命名源于佛教经典,既呼应园林“寄清山水”的隐逸思想,又暗含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石涛将绘画的“留白”技法融入叠石造景,以镜为画框,水为画布,创造“一镜一世界,一水一乾坤”的禅意空间。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打破了传统园林的静态观赏模式,使游客在移步换景中感悟“物我两忘”的境界,成为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晚清园林美学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水月:</p><p class="ql-block"> 在片石山房对面的水池中,无论昼夜均可见一轮“明月”倒映其中。其奥秘在于假山叠石间预留的圆孔,白天阳光透过孔洞投射至水面,形成如满月的光斑,当游人移动视角时,光斑会随角度变化呈现圆月、月牙等不同形态,仿若月相更迭。夜晚则借助自然月光或人工照明,使池中倒影与真实月色交相辉映。这一设计不仅展现了石涛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更通过动态光影赋予园林以时间的流动感。</p> <p class="ql-block">镜花:</p><p class="ql-block"> 片石山房西侧廊壁上嵌有一面方形镜子,通过反射将园中景致纳入镜中,形成“镜中花”的视觉效果。镜子不仅扩展了景深,使假山与植被的层次感倍增,更暗含佛家“镜花水月皆虚幻”的哲思,隐喻人生无常与自然永恒的对立统一。此外有记载称镜花设计也体现在楼阁的窗户上,通过镜面反射花园全景,使静态建筑与动态自然互为映衬,強化了园林的立体空间感。</p> 小城故事纪实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