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秦地山河壮,韵传千古长。”在这片被历史深情抚摸过的土地上,秦韵如潺潺溪流,流淌着千年的文化血脉;雅音似悠悠古钟,回荡着岁月的深沉回响。今天,我们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相聚在“鄜州非遗研习基地”,共同开启一场“秦韵守望,雅音传承”的学习参观之旅。</p><p class="ql-block">鄜州,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承载着无数先辈的智慧与梦想,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瑰宝。在这里,每一件非遗作品都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项非遗技艺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p><p class="ql-block">由富县作家协会 诗词学会发起并组织,富县雅音诵读社、富县鄜州非遗研习基地共同承办的“鄜州非遗研习基地”学习参观活动10月12日下午成功举行。</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同走进了这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共同感受秦韵的独特魅力,聆听雅音的悠扬旋律。</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活动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鄜州非遗研习基地”负责人张改红女士以专业且细致的姿态,为在场的众人深入且详尽地介绍了富县秦腔剧团的发展脉络。从剧团创立之初的艰难起步,到发展过程中的起伏变迁,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被她娓娓道来。不仅如此,她还着重讲述了后续秦腔传承人如何肩负起传承重任,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将秦腔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他们积极创新表演形式、拓展传播渠道,为秦腔的传承与发展付出了诸多心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张改红女真诚热情地给大家讲起富县皮影戏的历史。把皮影戏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富县出现,又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都讲得清清楚楚。讲完历史,她还特别详细地讲了自己和丈夫是怎么保护和传承皮影戏的。他们不怕麻烦,不怕辛苦,一直坚持做着这件事,就想着能让这门老手艺一直传下去。</p> <p class="ql-block">学习参观结束后进入表演环节,大家充分发挥技能,或朗诵,或歌唱,或跳舞,内容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富县作家协会主席曹百新老师,充当临时主持人的同时又表演了充满激情的朗诵!</p> <p class="ql-block">富县诗词学会副会长叶海君声情并茂,极富表现力,把诗歌《不朽的口琴》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职业教育中心主任李宏刚朗诵的《沁园春•雪》如同一首优美的交响乐,高潮迭起,引人入胜。他的语气充满力量,调动着现场每一个人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职业教育中心副主任段亚军用浑厚有力,情感饱满的声音朗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富县作家协会会员罗勇,充满情感,声情并茂朗诵《可爱的秋天》给大家带来岁月静好之美。</p> <p class="ql-block">雅音诵读社社长刘卫红,入神入画的朗诵将《青衣》里筱燕秋的痴缠与苍凉,一笔一画刻进听者眼底。</p> <p class="ql-block">雅音诵读社副社长李冬云女士用婉转悠扬的声音朗诵《祖国》,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缓缓展开,细细描绘。</p> <p class="ql-block">优雅知性的徐艳红女士深情朗诵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王萍女士深情款款朗诵《延安,我把你追寻》。</p> <p class="ql-block">郭军彩女士,虽然写作和朗诵都是初学者,但是,她却极尽全力朗诵了自己的原创作品《中国》。</p> <p class="ql-block">呼延芳女士虽然没有清泉透亮的嗓音,却把每句歌词都深情地送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刘慧芳女士深情朗诵《月光下的中国》。</p> <p class="ql-block">杨桂芳女士用温暖明媚的声音演唱现代流行歌曲。</p> <p class="ql-block">任延萍女士为大家跳一曲热情洋溢的《洗衣歌》。</p> <p class="ql-block">任熙扬小朋友虽然只有四岁,却是我们雅音诵读社的“老朗读者”了,他用稚嫩悠扬的声音朗诵了毛泽东诗词《采桑子•重阳》。</p> <p class="ql-block">美丽大方的王金芳女士朗诵《秋天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虽然是初学朗诵,却用了十二分的努力。</p><p class="ql-block">孙亚萍女士深情朗诵《再别康桥》。</p> <p class="ql-block">王晓慧女士朗诵散文诗《我爱秦腔》,声音宛如晨曦中的微风,轻柔而富有感染力,让人们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张改红女士演唱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似悠悠岁月情,如痴如醉,仿佛穿越了时空,将我们带到了那个如歌年代</p> <p class="ql-block">鄜州非遗研习基地负责人张改红夫妇,风趣、默契表演的眉户剧《十二把镰刀》让大家再一次领略了弘扬延安精神红色剧目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每一件道具都沉淀着岁月的年轮,每一件戏服皆承载着历史的丰碑。让我们重新回顾那些历史故事,感动中激发起热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认真聆听讲解。</p> <p class="ql-block">那些沉甸甸的非遗文化瑰宝,既需代际传承的薪火,亦待破圈传播的羽翼。幸而张改红夫妇以双手为刻刀,以热忱为燃料,在守艺与创新的双轨上,镌刻出传统与现代共鸣的年轮。</p> <p class="ql-block">最后富县作家协会主席曹百新做了总结讲话,他说:今天,我们以“秦韵守望”为名,在鄜州这片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土地上,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当目光触碰过老艺人手中的秦腔板胡,当耳畔回响起鄜州鼓乐的苍劲节奏,我们触摸到的不仅是非遗技艺的温度,更是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脉动。</p><p class="ql-block">感谢“鄜州非遗研习基地”的张改红夫妇用一生守护文明火种;作为创新实践的同行者,感谢你们以智慧点亮传承新径;感谢这片土地赋予我们“把根留住”的文化底气;感谢所有的朗诵者和表演者,感谢你们的参与让这场活动充满了激情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秦韵守望 雅音传承”,让我们共同期待秦地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主办:富县作家协会 诗词学会</p><p class="ql-block">承办:富县雅音诵读社 </p><p class="ql-block"> 鄜州非遗研习基地</p><p class="ql-block">文字:卫红</p><p class="ql-block">照片:泊心 改红</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