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1日地理月考,32题的第一问貌似十分简单,实际考察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也就是见到地球自转速度这个地理名词,能够想到既包括地球自转角速度,也包括地球自转线速度。</p> <p class="ql-block">32题的第一小问,行为动词是“比较”,核心词是异同,因此该题应该从两个方面回答,相同方面和不同方面,基本思维这一点同学们绝大多数能够做到。但是为什么这道题的得分率不理想呢?</p> <p class="ql-block">这是回答非常完美的一份儿答案:思维清晰、知识准确、没有废话。</p> <p class="ql-block">这位同学对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比较知识比较清楚,但是对于地球自转角速度知识不清楚。我们知道,除两极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其他任何地点,地球自转角速度都相等,都为每小时15个经度。</p> <p class="ql-block">这位同学没有回答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比较,却回答了地球自转的周期。此外画蛇添足,描述不严谨也导致失分儿。</p> <p class="ql-block">虽然这位同学得的是满分儿,但由于解释了原因,属于审题不严谨导致浪费了考试时间。</p> <p class="ql-block">这位同学对于地球自转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在答案中没有明确指出,而是泛泛而谈,说明思维不严谨。此外存在随意更改地理概念现象,例如地球自转不能简称地转。</p> <p class="ql-block">从答案中可以看出,这位同学对于地球自转速度的知识,无论是角速度还是线速度都是掌握的。问题出在了马虎上,该题要求比较的是西昌与酒泉的地球自转速度情况,但是答案中却出现了西昌与甘肃的地球自转速度的比较。</p> <p class="ql-block">这份答案不仅没有将地球自转速度区分为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而且对于西昌和酒泉的大致纬度位置不清楚,从而导致失分儿,应该尽快去弥补中国地图的背诵。</p> <p class="ql-block">从答案中可以看出该生对于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知识掌握的比较好。问题出在对于行为动词“比较”的含义理解上,该生的答案体现的是“对比”而非“比较”。</p> <p class="ql-block">这份儿答案体现出典型的思维不完整。建议该生加强地理概念的分类知识。</p> <p class="ql-block">该生在答案当中没有写出西昌,而是写的南昌。此外,西昌属于四川,不是四川属于西昌,建议好好背诵中国政区图进行弥补。</p> <p class="ql-block">这两份份答案中存在严重的笔误,比较的是酒泉与西昌的地球自转速度,但是答案当中却出现了甘肃与酒泉的比较,而且甘肃的肃还写了一个错别字。出现了甘肃与四川的比较。</p> <p class="ql-block">这份答案当中怎么会出现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题干中问的可是地球自转速度。</p> <p class="ql-block">从这份答案当中可以推断,该生在回答地球自转速度的时候,却按照地球公转的速度进行回答,审题不仔细导致的。</p> <p class="ql-block">从这位同学的答案可以推断:对于地球自转速度的知识是完全不清楚,说明基础知识不扎实,赶紧弥补这个简单的知识点。</p> <p class="ql-block">这位同学没有将地球自转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导致失分,同时存在地球自转角速度知识漏洞。</p> <p class="ql-block">这份答案回答笼统,不仔细导致失分。</p> <p class="ql-block">画蛇添足,多写了地球自转方向。思维不完整导致不得分。</p> <p class="ql-block">思路大方向没错,但是回答的南辕北辙,问的是地球自转速度,回答的却是地球公转速度,看题需要格外仔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