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几番周折,已经“一甲子”的同学们小聚终于成行了。考虑到有的同学身体情况,便没有像以往秋季远行“赏枫”,而选择了路途较近,景区内地势平坦的“天龙古洞”景区。</p><p class="ql-block"> “天龙古洞”号称为闻名遐迩的“本溪水洞”源头,洞内虽不算很大,也难见如“本溪水洞”那般延绵的暗河。但洞内道路崎岖,形态各异令人遐想的钟乳石林立,颇有一番看头。</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设有”满族文化博物馆”,向游客们展示着满族人民生产、生活等工具、用品、及习俗等,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到曾经统治中国近三百年历史的满族文化知识。</p><p class="ql-block"> 号称“百亩的菊花海”,似乎在证明“菊是秋之源”的事实。同学们畅享着这绵绵不绝的花海带来的快愉之情。</p><p class="ql-block"> 中午,同学夫妇特意在“观音阁水库〞下的“鱼庄”摆下了丰盛的鱼宴,和大家垂涎已久的农家饭菜。美酒佳肴,觥筹交错中令同学们胃口大开,更加兴致盎然。</p><p class="ql-block"> 看着酒桌上的气氛,我忽然想到今日“寻源”一行,也是寻了芸芸众生中我们为什么能在历经六十余年的坎坷,依然做到相互扶持,经常沟通,时常相聚之源,那就是:我们曾经共同坐在那间明朗的教室。</p><p class="ql-block"> 想到此时,似乎也解了我许多年来执着、深沉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班级里五十几名同学中,如今仍能做到常联系、常相聚的仅此十余人呢”?也许这就是人们口中常常念道的:“缘〞吧。</p><p class="ql-block"> 落笔于纸,我又有所犹豫,那今天这篇小文题目究竟应该是“寻源记”?还是“寻缘记”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