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壁画(1)~河北博物馆(三十二)

布衣

<p class="ql-block">《北朝壁画》展示面积850平方米,展出这些墓葬中出土的壁画原件6块、陶俑158件和按原件绘制的壁画摹本400余平方米。其中按原件绘制的长37米、最高点达8.2米的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临摹壁画,表现了53人组成的仪仗队列护送引导墓主人升天成仙的出行场景。</p> <p class="ql-block">壁画是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自古及今,盛衰有时,不绝如缕。今人谈壁画,言者必称汉唐。殊不知北朝壁画的艺术水平并不在汉唐之下,只不过被历史长久地湮没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河北省境内陆续发现了-批北朝墓葬,其中东魏茹茹公主墓、元祜墓,北齐高洋墓、高润墓、高孝绪墓,均有壁画出土。这些壁画,胡汉交融,奇幻瑰丽,惊世骇俗,独具异彩,上承大汉遗风,下开盛唐先声,用线自由飞动,挥酒自如,有满壁风动之感,展现了北朝绘画艺术的巨大成就。此期,奉献给观众的即是北朝壁画的部分精品原件,以及为使观众更清楚的观看而按原件绘制的临摹品。以后,将有汉、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历代壁画在本馆轮换展出。</p> <p class="ql-block">《北朝壁画》是河北博物院九大陈列之一。展出一批北朝皇室墓葬壁画及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墓中的陶俑,壁画是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自古至今,盛衰有时,不绝如缕,今人谈壁画,大多为汉唐,殊不知北朝壁画的艺术水平其实不在汉唐之下,只不过被历史长久地淹没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年代以来,河北省境内陆续发现了一批北朝墓葬,这些壁画,胡汉交融,奇幻瑰丽,惊世骇俗,独具异彩,上承大汉遗风,下开盛唐先声,用红自由飞动,挥洒自如,有满壁风动之感,展现了北朝绘画艺术的巨大成就,北朝陶俑,不但刻划细腻,还无一例外地,都被塑造成面带微笑的表情,余光明媚,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在河北省博物馆内,展示了北朝壁画的部分精品原件,以及按原件绘制的临摹品,其中,最为壮观的,就是按原件规模,临摹绘制的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壁画全长37米、最高点达8.2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齐文宣帝高洋墓位于河北磁县湾漳村,于1987年发掘,是近年来魏晋南北朝考古的一项重大发现。</p><p class="ql-block">高洋,北齐开国皇帝,东魏大丞相高欢的次子,当年出土的陶俑、陶瓷器、玉器等2200余件,壁画约700平方米,是迄今发现北朝面积最大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高洋墓出土时,大部分壁画已残破不全,墓道壁画却异常清晰完整。壁画呈斜坡状,东绘青龙,西绘白虎,两面各绘53人组成的仪仗队列,向南做前进状,人物按不同职能分为前导、侍卫、文吏、仪卫等若干组。</p><p class="ql-block">仪仗人物头载漆纱笼冠,身穿上衣下裳的深衣,双手持节,人物的面积和手部采用了晕染手法,显得很生动。</p><p class="ql-block">高洋墓甬道门墙有朱雀壁画,东西两壁有神兽,兽面兽爪兽足,呈奋力奔跑状,胸部的几根线条轻入轻出,有粗细变化,为唐代“柳叶描”雏形。</p> <p class="ql-block">北齐高洋墓壁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洋,北齐开国皇帝,东魏大丞相高欢的次子。高洋墓位于河北省磁县湾漳村,1987~ 1989年发掘,葛室多次被盗掘,出士了2200余件文物,有陶俑、陶瓷器和玉器等。最为珍贵的是发现了面积约700平方米壁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墓室壁画刘落残损十分严重,但墓道壁画完整清晰,约320平方米。墓道东壁前端绘青龙,西壁前端绘白虎,后面各绘由53人组成的仪仗队列,共106人。人物众多、场景壮阔、气势恢宏。是迄今发现北朝时期面积最大的壁画,展现了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平和巨大成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壁画按照仪仗队列不同职能分为前导、瞥卫、文吏、仪卫等若干个组。东、西两壁人物在所执仪仗和神态上基本对称。由南向北,按其整体组合,以东壁仪仗队列为例,将这53个人物分为八个单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壁画中还出现了大量的莲花忍冬和火焰宝珠(亦称摩尼宝珠),这些图像属佛教题材,当与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繁盛有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