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交流圈

明天你好

<p class="ql-block">  翻开相册,一张熟悉的照片映入眼帘。看着笔筒里一张张小纸条,我的思绪被拉回到十一放假前。</p><p class="ql-block"> 十一假前最后一节课是我的。一早答应孩子们这节课一起来做交心活动的。于是,提前做好准备:由于之前使用的粉色宝盒不见了,于是就把之前坚持阅读买给孩子们的装笔的笔筒带到班级里,又让孩子们将提前准备好的便签拿出来。一切准备就绪后,就让孩子们写自己的心情:可以分享喜悦,也可以倾诉烦恼,当然也可以聊聊自己的心愿。可以署名也可以不署名。</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考虑到孩子们随着年龄增长,学段上升后,性格较之前会内敛一些,有些孩子平时不会主动倾诉和分享,这学期我的任务较之前也多些,比上学期也忙些,找孩子们谈心的时机也没有那么频繁了。所以,利用这样一节特殊的课,我想继续开展我之前做的心理健康课程,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p><p class="ql-block"> 最近读了朱雪晴老师的《走,我们去做好教育》,今天在整理笔记时才惊觉地发现,不止他们在做课程,我们平日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其实也有很多课程可以做。犹记得21年到狮形小学来的时候,第一次执教公开课《四季》时,课堂上孩子们在回答春天的花时,有个孩子就回答说有菊花。当时,评课时,程朝霞老师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她和蔼可亲地对我说:“小张,不要着急。孩子们是可以在季节里学习的。慢慢来!”受她鼓舞,后来我每年都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们感知四季变化,依着节气去学习。春天时,要求孩子们去踏春。秋天,又鼓励亲子去赏秋。我也会带孩子们在校园里感知四季,校园里那棵猕猴桃树可是见证了我们班五年来的成长轨迹啊!</p><p class="ql-block"> 因此,当看到孩子们认真地思考,细致地书写时,我想到了很多。亲眼见证了他们这五年来的进步。有一种很欣慰的感觉。“老师,我写好啦!”钰皓一声将我的思绪拉回来。“那你就负责将大家的心情收进笔筒里吧!”孩子们陆续地上交心情,有的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有的开心地与同桌分享,还有些在暗自思忖。</p><p class="ql-block"> 最终,八分钟左右的时间大家都已经交上来了。“老师,你快来读读吧!”一个娃迫不及待了。“那好吧!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我也很期待孩子们在纸条上写的是什么。所以,我开始耐着性子读这39份小心思。收上来的便签种类大致如下:有心愿、有开心的事情、也有些小烦恼。我一边读一边回复纸条上的内容。其中有个女孩的心愿我很感动,她说:我希望妈妈的身体早点好起来。多么令人动容啊!我宽慰她说:“有你这样贴心的小棉袄,妈妈一定会早点好起来的!”还有一个孩子倾诉自己的烦恼,说同学们给她取了不雅的外号,我在班里回复同学们:“外号取得好,可以活跃人际关系,取得不好,伤害同学,也破坏了友谊。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可不能做啊!更何况,咱们一起制定的班徽和班规上都要求大家不能如此!”下面的同学频频点头。还有些共同的心愿,比如:希望十一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每次考试考到95份以上;希望到了初中还可以和某某做同学等。</p><p class="ql-block"> 读完这些心愿便利贴,我的心被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深深触动着。平日里,那些看似调皮捣蛋的男孩子也有如此细腻的一面,他们在成长,他们也开始慢慢懂得体贴和关心。</p><p class="ql-block"> 又想到第二单元的习作很多孩子们将笔下的漫画老师刻画地十分细致传神,也是离不开与老师朝夕相处的细心捕捉啊!</p><p class="ql-block"> 我也深感庆幸,用这样一种简单传统的方式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同时更好地鼓舞孩子们打开心扉,学会交流,如此,甚好!</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一起讨论为这个活动取一个贴切的名字。我们班的思想家——刘添翼他头头是道地讲了很多,说老师就叫——交流圈吧!</p><p class="ql-block"> 是的,这样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大家一致赞同这种交心的方式就叫——交流圈。所以,这篇教育叙事也有了它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