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每当我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孩子们踮起脚尖往餐盘里看的模样,这句话总在心头轻轻回响。我们总说勤俭节约是传统,可对小朋友来说,这四个字太重了。他们不懂“粒粒皆辛苦”的沉重,却能从一块金黄的南瓜包、一碗热腾腾的芝麻糊里,尝到食物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在幼儿园的每一天,我们都坚持把“全面、均衡、营养”揉进每一餐。春天摘嫩豌豆,夏天煮绿豆汤,秋天炖玉米胡萝卜,冬天煨红枣银耳羹。食材像季节的信使,带着大地的气息走进厨房。我们不追求山珍海味,只愿孩子们吃得自然、吃得开心。每周更新的食谱不是冷冰冰的表格,而是我们对孩子们成长的温柔承诺。</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10月9日,清晨的阳光刚爬上窗台,厨房里已经飘出腊味萝卜糕的香气。孩子们围在食谱板前叽叽喳喳:“今天有哈密瓜!”“我喜欢紫薯卷!”蒜蓉油麦菜翠绿欲滴,盐焗鸡泛着金黄油光,连午点的奶香紫薯卷都像小太阳一样暖人。看着他们吃得嘴角沾着芝麻糊,眼睛亮亮的样子,我觉得,所谓幸福,不过是一顿热乎乎的饭。</p> <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会想,孩子们长大后会不会记得幼儿园的可可馒头?那软乎乎的甜香,配上一碗温润的排骨淮山粥,是清晨最踏实的陪伴。阳光玫瑰提子一颗颗晶莹剔透,像藏了光的宝石。而午餐的酸豆角虾仁焖冬瓜,酸甜适口,连最挑食的小朋友也会偷偷多舀一勺。食物是有记忆的,它藏在童年某个午后,悄悄生根。</p> <p class="ql-block">10月11日那天,扬州炒饭的香气几乎把整个走廊都唤醒了。金黄的蛋粒、嫩红的胡萝卜丁、翠绿的葱花,在锅里翻腾出童年的烟火气。牛骨汤炖得浓白,玉米甜得像咬了一口阳光。连午点的香蕉,都被孩子们掰成小船,一边吃一边讲着猴子捞月的故事。原来,一顿饭不只是填饱肚子,它还能喂饱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有一位从不说话的“大厨朋友”——他戴着高高的白帽子,总在食谱海报上微笑。他面前那碗五彩缤纷的食物,像极了我们每天努力做到的样子:绿的是希望,红的是活力,黄的是快乐,棕的是踏实。他不是真人,却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厨师叔叔”。每次有孩子指着他说“我要吃这个!”,我都觉得,他在用勺子守护着某种纯真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每周一,新的食谱便签就会贴在公告栏中央,像一封来自厨房的情书。周围围着胡萝卜、苹果、青椒、蘑菇……它们不是装饰,是我们对新鲜的坚持。有家长笑着说:“你们这哪是幼儿园,简直是米其林小厨房。”其实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把爱藏进油盐酱醋,把关心炖进每一口汤里。</p> <p class="ql-block">翻开10月13日到17日的食谱表,数字和菜名整齐排列:三丝炒米粉、咸蛋黄瘦肉冬瓜汤、南瓜肠仔包……每一克分量都经过计算,不是为了精确,而是为了守护。守护那些正在长高的小身体,守护那些容易感冒的换季时节,也守护那些因为一口喜欢的食物而闪闪发亮的眼睛。这份表格看似冷静,底下却滚烫着热气腾腾的用心。</p>
<p class="ql-block">一餐一饭,原来也可以是爱的表达。我们不说大道理,只用味道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有人在认真地爱你,从清晨的第一口粥开始,一直到睡前那杯温热的牛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