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号——遥远的追忆

伊里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在美篇里漫无目的转转,蓦地,一行问话跃入眼帘:“请问你的昵称灵感来自哪里?”原来撞上了一个随机问答,虽然说可以一划而过,避而不谈,但我还是如实回答了。短短的一句问话,把我的思绪牵到60多年前,打开那尘封已久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记得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就是我们最初接触到的几个外国人的名字。记不清是哪位同学竟然背出来列宁的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杨诺夫。很快同学们有样学样也学会了。本人姓伊,原名伊莉珠。一位淘气的男生借着这个谐音,冲着我就喊:“伊里奇,伊里奇!”</p><p class="ql-block"> 之后就慢慢简化为伊里了。到现在小学同学聚会,还会有同学对我直呼伊里,好在同学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大约30多岁的时候,开始往《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报刊投稿,到落款署名时我毫不犹豫的把笔名写为伊里。这就是我昵称的来龙去脉。</p> <p class="ql-block">  在内蒙兵团下乡七年,返城后好不容易有了工作。为了接送孩子上学下学,一直没有换工作。再说我家六个子女中有五个分配到外地,仅我一个把户口落回北京,还有几个哥哥姐姐在外地漂着。知足吧!</p><p class="ql-block"> 单位有一个男同事,小我好几岁,平素爱说爱笑,爱开玩笑,风趣幽默。那几年电视机刚刚普及不久,人们爱看球赛。哥伦比亚足球队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球星,著名门将伊基塔。这位男同事头天晚上看完足球赛,第二天上班就绘声绘色聊起了球赛,聊到兴头上竟对我说,以后就叫你“伊基塔”吧!我没搭理他,心想这不是拿我打哈哈吗。他就索性叫了我好几天,直到人们都知道为止。</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个世纪末期,我们单位在王府井大街寸土寸金的门店面临拆迁,我们各自被分配到其他几个部门。临别前的散伙饭席上,只见他端着酒杯走过来,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伊姐,这么多年我最佩服的就是你……”一番话说的我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两个外号的故事。说来有点可笑,只因为姓氏的关系,无意中和毫不相干的两个外国名人扯上了关联。别人的外号可能随着年代久远而淡忘,自己的外号却在心底留下痕迹,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清晰。年过古稀,总有一些遥远的回忆在脑海里像过电影一般,一个个镜头一帧帧闪过,让人回味无穷,挥之不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