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吴哥之美~2025年国庆(四)

逗妈

<p class="ql-block">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柬埔寨吴哥窟成了我一生必去一次的执念,它与花样年华中梁朝伟倾诉心事的树洞,和古墓丽影中劳拉神秘的探险之地无关,在这些电影诞生之前,某一天对吴哥掠影的惊鸿一瞥,它沉默矗立的千年风骨,就已经在种在我心里。吴哥窟是柬埔寨的国宝,是被印在国旗上的国家符号,是被湮没在原始丛林中近千年的世界遗产,亲身抵达这里时,我和1861年发现这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 的法国科学家亨利穆奥狠狠共情。</p><p class="ql-block">我会在这里停留三天,充分感知吴哥,走进那段神秘的历史,触摸湮没在丛林中的吴哥文明。</p> <p class="ql-block">吴哥窟三日票,第一次看到有把头像印在门票上的</p> <p class="ql-block">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拔摩二世举全国之力,花费37年时间建起这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800多年后它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Naga,寺庙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藏经阁</p> <p class="ql-block">这是国王御用水池</p><p class="ql-block">佛塔倒映在如镜的水面上,棕榈树的倒影与寺庙的轮廓交织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画。云朵在水里漂浮,仿佛整座神庙缓缓驶向天际。微风拂过,一圈涟漪荡开,倒影碎成金光,又缓缓复原——就像历史,看似破碎,却始终完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站在这里抬头望,那些神像的眼睛早被风雨磨平了轮廓,可这满身斑驳的姿态,就像这扇门,始终敞着,等每个走进来的人,接住这跨越千年虔诚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吴哥窟的精华在于极为精致且富有真实感的浮雕。穿行在幽幽暗暗的回廊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耸的石墙上布满浮雕,</span>每一幅浮雕都仿佛在诉说一段古老的故事,神祇与舞者在石上翩然起舞,战马与象队在岁月中静止。阳光从廊外斜射而入,在石板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一步步向前走,仿佛自己也成了壁画中的一员,正穿越时空,走向那早已消逝的王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浮雕呢大部分的故事都是关于印度教的大神毗湿奴的,除了宗教题材之外,还有一些反映当时吴哥王朝的皇室的活动,还有战争以及当时的农业活动,百姓生活世俗场景,艺术造诣非常高</p> <p class="ql-block">无处不在的阿普萨拉(仙女),据说这里有1800多尊</p> <p class="ql-block">露齿而笑的阿普萨拉(仙女)</p><p class="ql-block">同行的小姑娘暖暖,无意中拍到,居然与阿普萨拉有几分相似</p> <p class="ql-block">角落里的阿普萨拉,姿态优雅,悄悄的伸手轻抚,指尖触到的是冰冷的石头,心里却涌起一阵温热,是时间留下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神庙里的装饰细节</p> <p class="ql-block">建造吴哥寺用的这些石头,彼此之间是没有任何的粘合剂的,而是根据不同石头的形状把它们嵌合在一起,再加上这些石头本身的重量,一层一层垒起来,顶层石头的形状与下面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非常的结实,没有任何的粘合剂,就完全是利用了类似中国的榫卯结构</p> <p class="ql-block">吴哥寺从第二层通往第三层的楼梯是非常陡的,应该已经接近有70度了,现在已关闭,不能爬了</p><p class="ql-block">按照这里的说法,一层是地狱,二层是人间,三层是天堂,从人间去天堂的路并不好走,且陡,所以去往天堂的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上面是神灵,一定要五体投地,爬着上去,更显虔诚拜谒神灵。</p> <p class="ql-block">这是后来修的唯一楼梯,可以从二层通到三层,也被叫做爱情梯,一九七几年的时候,当时有一对法国夫妻来这儿旅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时是前面那种石阶,旁边没有栏杆,</span>妻子在爬楼梯的时候,不幸摔下去,摔死了。</p><p class="ql-block"> 她的丈夫后来出资修建了这样的一个有铁栅栏的扶梯,让后面的游客能够安全一点,大家就把它叫做爱情梯,</p> <p class="ql-block">上到第三层了</p><p class="ql-block">石塔层层叠叠,直指蓝天,塔身布满风化的痕迹,显得苍劲。巨大的石块堆砌出千年的重量,我仰头凝望,这不只是建筑,而是一首用石头写成的史诗。</p> <p class="ql-block">塔布隆寺</p><p class="ql-block">塔布隆寺是12世纪晚期,1186年苏耶跋摩七世为纪念母亲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塔布伦寺最有名的是电影古墓丽影的取景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到塔布隆寺跟前,隐约看到寺里面伸出来一个参天大树,像条龙一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来一看,</span>刚才外面看的这棵树,原来是里面长出来的,它已经完全的跟这个建筑融为一体了,这应该就是塔布隆寺最大的特色了,古树和古寺完全的融为一体。于是,这里的文物保护有了个两难的选择,因为很难做到既保护古树正常的生长,也保护建筑不被压塌,他们完全缠绕在一起,而且彼此的纠缠会越来越深。</p> <p class="ql-block">塔身被巨大的树根紧紧缠绕,根与石早已不分彼此。我忽然明白:吴哥从未被遗忘,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重生——在树根的拥抱中,在现代人的凝视里,在每一片青苔覆盖的寂静里。</p> <p class="ql-block">现在把这棵树叫古墓丽影树</p><p class="ql-block">古树与寺庙的侵蚀纠缠,古建筑与原始森林历经近千年的相爱相杀,最终自然与人类文明以某种奇特的方式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自然界的奇妙轮回,因为最早这里是属于自然界的,后来人类来了,改造自然为己所用。15世纪后,吴哥王朝迁都金边之后,这里又逐渐被自然覆盖</p> <p class="ql-block">所以,比建筑物活得更长的,是真实的生命。塔布隆斯的破坏源自于一粒粒种子,当种子随风飘落在建筑的石缝中,便生根发芽,野蛮生长,填满所有建筑的缝隙,然后膨胀起来,建筑便土崩瓦解了</p> <p class="ql-block">  巴戎寺(高棉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巴戎寺位于吴哥王城(大吴哥)的最中心,是吴哥王朝的苏耶拔摩一世时期始建的,最开始供奉湿婆神,后来的重建的苏耶跋摩七世时期,吴哥王朝已经改信大乘佛教,所以建筑风格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群类似金字塔形的宝塔,最中心的是一座三层宝塔,在这个大的宝塔的四周48座稍微小一些的宝塔,再加上周围一圈,还有5座既是城门也是小一点的宝塔,总共是54座宝塔,象征着苏耶拔摩七世时期他统治下的吴哥王朝54个省份,54座宝塔的四面都是佛像,总共有216面这个佛像。</p> <p class="ql-block">这些佛像都是以当时的国王苏耶拔摩七世为原型去建的,他的嘴角明显就是上扬的一个姿态,所以叫高棉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巴戎寺随便一处把头探出去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高棉的微笑,那怕再狭小闭塞的地方都能看到它</p> <p class="ql-block">巴肯山日落,吴哥的鎏金暮歌</p> <p class="ql-block">山顶的巴肯寺</p><p class="ql-block">这里是苏耶跋摩一世建造的</p><p class="ql-block">比山下的那些都要早</p> <p class="ql-block">远处小吴哥的尖顶</p> <p class="ql-block">挤挤挨挨看日落的人</p> <p class="ql-block">夕阳悬在远处的丛林之上,把天空晕染成层层叠叠的绚烂</p> <p class="ql-block">巴肯山的日落不只是光影的更迭,更像是吴哥王朝用暮色写就的诗,温柔又厚重。</p> <p class="ql-block">晚饭,导游推荐的正宗柬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