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旧址

禅茶斗客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是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在中国共产党、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全新的军校。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次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此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为造就革命武装的骨干力量,在共产党人的建议下,国民党一大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校址设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俗称黄埔军校。一批批爱国有为热血青年从这里成长起来,为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英勇奋战。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黄埔军校:“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展览主要展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从1924年至1927年的黄埔军校历史,旨在弘扬黄埔军校的“爱国、 革命”精神,激励中华儿女为建设强大祖国而奋斗。 </p> <p class="ql-block">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然而辛亥革命后,中国却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局面。为挽救革命,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革命政府,屡遭挫折。1923年后,为寻求新的革命力量和出路,孙中山开始与苏联及中国共产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启。这时,以广州为中心,革命力量从全国四面八方汇集起来,形成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1924年,在国共两党和各界进步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黄埔军校在广州长州岛创办。</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一期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卧室(复原)黄埔军校创办后,孙中山先后五次亲临军校视察或演讲,期间曾在此休憩。 </p> <p class="ql-block">政治部:政治部负责校内师生、士兵及工伕的政治教育训练,设指导、编纂、秘书等股,后改为总务、宣传、党务科。戴季陶、邵元冲、 周恩来、熊雄等先后担任主任。</p> <p class="ql-block">军械库:黄埔军校建校初期武器数量种类均较少,后经扣押商团武器、苏联援助等诸多途径,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多种先进武器且数量庞大的军事机构,为军事教学提供了便利,也成为其创下赫赫战功的重要因素。</p> <p class="ql-block">禁闭室:军校在成立之初便严明纪律,颁布法令规范师生行为,并设禁闭室关押罪情较轻不入刑法范围的师生。最初还没有正规的禁闭室, 只是利用楼梯底下角落做临时禁闭室。</p> <p class="ql-block">书报阅览室是军校实行军事和政治并重的方针,对学生进行经济、政治、历史、主义、党纲和政策的政治教育和学生课余时间到此看书读报场所。</p> <p class="ql-block">军需部:负责全校经费的预算筹措、军械弹药粮秣的补给等。军校成立之初,军需部事务繁多,军校印刷所、房舍修理、操场、雨操场、射击场之添造等都归其负责。1925年1月30日,军需部改为军需处。1926年3月1日,军校改组,军需部并入管理部改为管理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