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游之丰都鬼城

瑷东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6日晚在重庆登上长江黄金5号游轮,正式开始了三峡的观光游览。经过昨晚的航程,17日早上,游轮停靠在丰都县码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我们按照在船上分配的团组,跟随各团的导游离船登岸,来到丰都鬼城景区。</p> <p class="ql-block">离开游轮沿着趸船通道直行,迎面就是一幅“天下名山,平都福地”的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丰都鬼城坐落在平都山上,北宋时,平都山因景色秀丽、寺观众多,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苏轼的“平都天下古名山”更是广为传颂,故此,这里就有了“天下名山”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上岸就是丰都鬼城景区乘车站点,坐上景交车后很快就到达景区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丰都鬼城,旧名酆都鬼城,古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位于重庆市下游丰都县的长江北岸,与丰都新县城隔江相望,占地面积0.45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1958年3月,周恩来总理视察时提议改“酆”为“丰”,取物阜民丰之意,次年国务院批准“酆都县”改为“丰都县”,至今建县长达1932年。</p> <p class="ql-block">丰都是重庆地域文化的“书签”,素以5000年凤凰城、2000年县城、1000年鬼城闻名天下,出土的东汉“巴渝神鸟”(现名为东汉红陶衔珠神鸟)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要馆藏文物。可以说,这座城市,自带神秘光环。</p> <p class="ql-block">在游客中心广场上,立有飞檐翘角的牌楼,还有八个巨大的脸谱,目光与之相碰时脑海中立刻联想到此地的“鬼城”之名,难道这是鬼脸🤪</p> <p class="ql-block">丰都有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丰都鬼脸谱瓢画”,它来源于民间端公舞。民间但凡有奉神祀鬼的祭祀活动,都会请上道士先生,也称端公。端公头戴木制面具,口中念念有词,手持桃木剑狂舞,名曰驱鬼祛邪。</p><p class="ql-block">丰都人继承了传统鬼脸谱画技,加以创新,把狰狞恐怖的具象鬼脸抽象化与戏剧脸谱相融合,创作出鬼脸谱瓢画。以瓢的形状为基础,在瓢上随意而画,因瓢的形状有的圆,有的长,有的弯,有的对称,有的不对称,有的无把,有的有把,变化多端,所以画出的脸谱基本没有雷同。</p> <p class="ql-block">脸谱的表情各异,有的獠牙狰狞、有的怒目圆睁、有的也比较可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脸谱色调对比强烈,色彩鲜明,脸谱的表情也不同,想必是代表了不同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这些脸谱是对鬼脸谱瓢画和戏剧脸谱的融合,用美术语言来表达丰都地方文化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还有一个红色的大“福”字,这里虽然叫做鬼城,它所展示的是幽冥文化,同时,这里也祈福圣地。</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来与幸福牵手吧,把幸福贯穿进今后的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中国神曲之乡”,启功题词。据说是因为西方意大利的但丁名著《神曲》,描述的是九重天地狱、炼狱、天堂,跟丰都的鬼文化类似。他的作品《神曲》讲的是西方的地狱,而丰都展示的是中国的幽冥文化,所以称为“中国神曲之乡”。</p> <p class="ql-block">从中国神曲之乡门进入后,门的右侧是一长廊,游客可在此休息,听导游讲解。</p> <p class="ql-block">左前方是星辰墩</p> <p class="ql-block">这个亭子里有一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星辰墩”,</span>传说是唐代尉迟敬德在名山监修寺庙,为练腕力而铸的,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的铁礅叫“心神铁”,是个半球形,重182.5公斤,下面底座叫“铁灵根”。</p> <p class="ql-block">据说能将星辰礅上部分旋摞上去,使之立于中心凸起之上,就可以治心病。治心病并非治心脏病,而是那种心中有忧,焦虑成疾的心病。这里每天都有专人在这里表演,并收取小费。</p> <p class="ql-block">中间是进入地府的第一道关口是“奈何桥”。</p> <p class="ql-block">奈何桥是中国民间神话中鬼魂转世投胎的必经之地,相传位于阴间忘川河之上,桥边有孟婆向亡灵递送孟婆汤以忘却前世记忆。其名有两种解释:一说源于地府“奈河”,一说因“无可奈何”对应转世时的遗憾。桥体险窄,桥下血河遍布虫蛇,日夜有神祇值守。传说亡魂过桥后需经望乡台、三生石,饮汤了断前尘,进入轮回。桥面分阴阳,西侧为女,东侧为男,承载着“今生缘尽,来世重逢”的意象。</p> <p class="ql-block">奈何桥左右两侧的桥也叫金桥和银桥。游客们正在排队过桥,桥那头有人扮着古装的引导人员,还有摄影师,他们相互配合着给过桥的游客拍照,当然是有偿的哟。</p> <p class="ql-block">三生石立于奈何桥旁边,传说三生石上诉三生,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刻在了三生石上。</p> <p class="ql-block">过了奈何桥,正对面就是“寥阳殿”。寥阳殿原为明代蜀献王朱椿的香火庙,距今已五百多年。清初重建为大雄宝殿,1986年复名为寥阳殿。整个庙宇由山门、前殿、后殿组在成。山门为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左右侧壁用瓷片嵌仙鹤对鸣图,门前两边饰一对烧磁雄狮。前殿塑释迦牟尼坐像,高3米,像前塑他的涅磐像(或称卧佛)。后殿塑三世佛,即代表过去的燃灯释叶佛,代表现在的释迦尼佛,代表未来的弥勒佛。两旁有佛的最亲密的子弟阿难,迦叶;左右两胁侍是观音,势至。两侧塑形象各异的十八罗汉,对面塑护法韦陀。</p> <p class="ql-block">奈何桥左前方是孟婆庄,门上的楹联:“拿起就是放下,一汤品味三生”。</p> <p class="ql-block">孟婆汤,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一种喝了可以忘记所有烦恼记忆、所有爱恨情仇的茶汤。传说是阴曹地府中孟婆所做的神汤,让过往奈何桥投胎的各路鬼魂彻底忘记前世的一切记忆,以安心转世;做法是取人的鬼魂和采自俗世的药材调合成;另一说,是人的泪收集煎熬成汤。</p> <p class="ql-block">里面有小店铺,售卖各种汤汁饮料,也称“孟婆汤”。</p> <p class="ql-block">出孟婆庄左边回转就是三十三重天,这里的三十三级台阶就代表三十三重天,爬完三十三重天就可以成仙了😊</p> <p class="ql-block">玉皇殿,古名“凌霄宫”,清康熙末年更名“玉皇殿”至今。</p> <p class="ql-block">玉皇殿殿宇建筑宏伟,气势非凡。全殿为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穿斗式与抬梁式搭配的梁架,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大殿,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唯善呈和碑”乃四川省原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李半黎先生1987年游览名山后所写的书法艺术画押组字,中间“口”字共用,右边是“唯”,上边是“善”,下面是“呈”,左边是“和”,四个字连起来便是“唯善呈和”,碑文将此四字一笔挥就构思极其巧妙,意在劝人与人善行相待,善恶有报。</p> <p class="ql-block">百子殿是名山风景区的宗教宝藏之一,由其内部的“语妄敬遗”塑像定名。“语妄敬遗”为婆、媳、孙三代人组成,即民间传说中的催生娘娘。“语妄敬遗”是佛教术语,意为“保佑百家妇女生男育女顺利安全,保佑百家子女健康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劝戒碑貌似年代久远,似乎在向人们诉说沧桑历尽,然而事实上,这块碑为民国十六年(1927年),蓬溪县长刘治国立,铜梁县长吴载易书。</p> <p class="ql-block">第二关,鬼门关。跨过鬼门关,一生都平安🙏</p><p class="ql-block">鬼门关是进入鬼国的必经关卡。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必须接受检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国通行证一一路引。鬼门关是一座牌楼,上面横书苍劲有力的“鬼门关”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鬼门关前,道路两旁有各种面目狰狞的恶鬼,其中还有这个可爱的淘气鬼,正在被打屁股。</p> <p class="ql-block">黄泉路在中国的神话和宗教典籍中是指人死后到阴曹地府报到时走的路。人的魂魄到阴间报到要走很长一段路,过很多的关;黄泉路一是对这些关和路程的总称;另一种是专指这一路程中的一段叫黄泉路的路。传说,黄泉路有800里,没的吃、没的喝,也没有日月星辰,周围只有鬼哭狼嚎,除了黑白,就是鲜红的彼岸花,这是唯一被允许在地狱绽放的花,被称之为“引魂之花”。</p> <p class="ql-block">穿过黄泉路就是望乡台。望乡台原指古代久戍不归或流落外地的人为眺望故乡而登临的高台。后来演变成为神话传说中进入地狱的鬼魂们可以眺望阳世家中情况的地方,有时也借指阴间。</p> <p class="ql-block">进入地府的最后一道关口叫“天子殿”。</p> <p class="ql-block">在进入天子殿前,要经过考罪石。考罪石位于天子殿前,亡魂到此,都要看着前面“神目如电”四个大字,单脚立在小而圆的考罪石上接受考核,生前积德行善的就能稳站三秒钟以上,在人间干了坏事、作恶多端的就站不稳,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p> <p class="ql-block">在天子殿外殿的柱子上有一幅楹联:“不涉阶层须从这里过行一步是一步,无分贵贱都向各中求悟此生非此生”。大致意思是,不管曾经的你多么牛叉,拥有多少财富,手握多大权利,到了这里都要放老实点,让你走一步,你就不得走二步。也不管曾经的你过的多么的艰辛,多么的不如意,在这里都一切平等。</p><p class="ql-block">在内殿柱子上的楹联:“任尔盖世奸雄到此亦应丧胆,凭他瞒天手段入门再难欺心”。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恶霸恶棍或者巨贪巨骗,到了这里,十八层地狱就是你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冥府文武四大判官一直都非常神秘,地府四大判官长的凶神恶煞、阴险狡诈,但绝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之辈,职责是判处人的轮回生死,对坏人进行惩罚,对好人进行奖励。</span>左右两侧就是冥府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大判官:赏善司魏征,罚恶司钟馗,察查司陆之道,阴律司掌生死簿崔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八层地狱民间传说阎罗王为地狱之首,属下的十八位判官分别主管十八层地狱和十八种刑罚。十八层地狱也是人们的设想,意在劝人们在活着的时候多做善事,多积德。作恶事,死后就会在十八层地狱受苦。</p> <p class="ql-block">五云楼</p><p class="ql-block">据晋人葛洪《神仙传》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汉代王方平、阴长生两位方士曾于名山修道飞升,道家于是在此山设天师,立五云楼以示纪念,寓意神仙得道,地生祥云,使之成为一个传习道教的中心,并将名山列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丰都鬼城虽然是以幽冥文化为主题,但这里面所蕴含的是惩恶扬善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这里讲的是鬼神的故事,但其大部分建筑和景色还是很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还遇到了两只黑蝴蝶,它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灵动可爱。</p> <p class="ql-block">奈何桥旁两只黑蝴蝶🦋正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在孟婆的小院里,砖红色的墙和白色的镂空窗以及绿色的小树,相互映衬,景色优美,与整个景区的幽暗神秘相碰撞,显得格外的幽静雅致。</p> <p class="ql-block">在这别有洞天的世界里,享受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接引圣地之福,代代兴旺,福泽绵长。</p> <p class="ql-block">我们接引圣地之福,福满四季,平安顺遂。</p> <p class="ql-block">我们接引圣地之福,广结善缘,润泽余生之路。</p> <p class="ql-block">幸会丰都。今天在这里过奈何桥、跨鬼门关、通过天子殿的考罪,了解了幽冥文化,从此,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幸会丰都。在这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圣地,我们为家人、为自己祈求平安顺遂,祈求健康快乐🙏</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一点半,我们结束了在丰都鬼城的游览,原路返回游轮。</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远远的和我们所乘坐的游轮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游轮将载着我们在长江里畅游,带我们看沿途的风景名胜。</p> <p class="ql-block">这艘游轮是我们临时的家,我们将在这里度过三天三夜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放空自己,接纳自然丰厚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再见,丰都👋我们将带着你“名山福地”的福气,继续新的航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