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花青素(武汉)</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6035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六十余载风雨沉淀的“枫桥经验”,在电视剧《枫桥警事》的镜头里,化作了枫桥镇派出所民警们日复一日的奔波身影。没有惊天动地的追凶场面,没有悬念迭起的跨国大案,这部剧以最质朴的叙事,将基层治理的智慧藏进邻里纠纷的调解里、百姓求助的回应中,既让我们看见“小警事”里的民生温度,更让我们读懂:“枫桥经验”不仅是枫桥镇的治理样本,更为全国基层派出所探索出一条践行初心、坚守宗旨的光明路径。</p> <p class="ql-block">剧中的“警事”,全是扎根泥土的民生日常。养殖户陈广磊的鱼塘因上游养猪场排污一夜绝收,看着满塘翻白的鱼,他红着眼眶揣着“炸药”要找企业讨说法——这不是夸张的戏剧冲突,而是一个普通百姓走投无路时的绝望。民警景为民赶到现场,没有先喊“放下危险物品”,而是先蹲在塘边帮他捞起死鱼,轻声说“你的难处我懂,咱们一起想办法”。之后的半个月里,民警们白天带着环保部门检测水质,晚上挨家挨户走访周边村民固定证据,最终不仅帮陈广磊拿到了赔偿,还推动养猪场建起了污水处理站,从根源上解决了污染问题。还有年轻民警吴迪遇到的事:独居老人王奶奶因舍不得老房子被拆迁,竟在屋里搭起“堡垒”,拿着铁锹阻拦施工。吴迪没有硬来,而是每天下班买上老人爱吃的糕点去陪她聊天,听她讲老房子里的回忆,帮她联系养老院、协调安置房,最后老人主动放下铁锹,握着吴迪的手说“你比我孩子还懂我”。这些“小警事”里,没有英雄的光环,却满是“把百姓当家人”的真诚——原来,基层治理的密码,从来都藏在“共情”与“耐心”里。</p> <p class="ql-block">最让人触动的,是民警们在“小警事”里的担当,恰是“枫桥经验”的生动注脚。暴风雨突袭的夜晚,民警冯强接到报警:孤寡老人李大爷被困在山中的老屋里。他顶着狂风暴雨往山上赶,刚把老人扶出门,屋顶就轰然倒塌,掉落的木梁砸中了他的后背,可他第一句话却是“大爷您没事吧”。躺在病床上,他还惦记着老人的安置,托同事帮老人联系了镇里的敬老院。还有那次“鳝鱼血碰瓷”事件:一名男子故意在货车前摔倒,用鳝鱼血伪装成“重伤”,索要高额赔偿。民警一眼识破诡计,却没有当场戳穿,而是先让医护人员检查伤口,轻声提醒“这血看着不对劲,别感染了”,既避免了冲突升级,又在后续调解中拿出证据,让碰瓷者主动认错。这些场景里,“枫桥经验”不再是书本上的理论,而是民警们“宁愿自己多跑路,不让百姓多跑腿”的行动,是“宁愿自己受点伤,也要护百姓平安”的坚守——这些具体实践,正是“枫桥经验”可复制、可推广的核心基础。</p> <p class="ql-block">而“枫桥经验”最珍贵的价值,在于它为全国基层派出所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路径。枫桥镇的民警能做到的,全国无数基层派出所同样能做到——因为它的核心从不是“特殊资源”,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就像剧中所长常说的:“不管在哪个镇、哪个村,百姓的需求都是一样的,只要把他们的‘小事’当‘大事’,就没有解不开的结。”如今,在全国很多社区,我们都能看到“枫桥经验”的影子:社区民警带着“民情日记本”走家串户,记下百姓的诉求;调解室里,民警和居民代表一起化解邻里矛盾;针对特殊人群,有“一对一”的帮扶机制……这些实践证明,“枫桥经验”不是枫桥镇的“独一份”,而是基层治理的“通用答案”,为全国基层派出所指明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治理方向。</p> <p class="ql-block">更进一步说,“枫桥经验”的践行,正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象体现。当民警为了化解一场纠纷跑十趟家门,当他们为了帮群众办一件事加班到深夜,当他们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实则是在把党的温暖传递到百姓心坎里。我们常说“不忘初心”,初心是什么?在《枫桥警事》里,初心就是吴迪为劝老人放弃违法举动时,即便受伤也不退缩的勇气;是景为民面对情绪激动的养殖户时,那句“你的难处我懂”的共情;是冯强顶着暴雨救老人时,“先顾百姓再顾自己”的担当。而“党的宗旨”也从不是抽象的口号,它就藏在每一次矛盾的化解里,藏在每一次求助的回应中,藏在每一件被认真对待的“小警事”里——只有像枫桥派出所这样治理,党的宗旨才能从文字落到实处,初心才能真正扎根百姓心中。</p> <p class="ql-block">追完《枫桥警事》,我忽然明白:所谓“国泰民安”,从来不是靠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靠无数基层工作者把“枫桥经验”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寸土地上。当全国的基层派出所都能像枫桥派出所这样,把百姓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我们的初心就有了最坚实的落点,党的宗旨就有了最生动的诠释。这,正是“枫桥经验”穿越六十余载依然鲜活的原因,也是它能成为基层治理“金名片”的根本所在——于细微处见担当,于平凡中守初心,方能筑牢万家平安的根基,书写出新时代的民生答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