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陈桂莲

<p class="ql-block">🌈 清晨五点半,窗外还泛着淡淡的墨蓝,闹钟轻响,我已坐在书桌前。一杯温水,一盏台灯,翻开《家庭教育光有爱还不够》的第十二页,字句如晨露般悄然滴落心田。今天是读书会的第十二天,也是周日分享会的日子,心里多了一份期待,也多了一份沉静。</p> <p class="ql-block">人会在每一刻做出他们认为的最佳选择——这句话像一束光,照进我昨日的焦虑。前晚孩子写作业拖到十一点,我忍不住提高了声音,事后又自责不已。可此刻重读这句金句,忽然释怀:那时的我,已用了当下所能调动的全部耐心与智慧。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醒来的觉知。</p> <p class="ql-block">📚 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见我教育中的执念与盲区。原以为爱就是一切,可爱若没有边界、没有尊重、没有对彼此内心的看见,便容易变成控制与消耗。书中那句“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跟另一个人相处和合作”,让我想起今早孩子赖床时,我没有催促,而是轻轻坐在床边说:“妈妈知道你现在还想睡,但再过十分钟,我们要出发了。”他竟自己爬了起来。原来,尊重不是放任,而是一种温柔的坚定。</p> <p class="ql-block">🧘‍♀️ 践行,从最小的事开始。今天晨读前,我静坐了十分钟。呼吸慢慢沉下来,杂念如浮尘落地。随后做了十分钟拉伸,身体舒展的瞬间,心也松开了。原来,真正的成长不是逼自己变成另一个人,而是学会在每一个当下,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共舞。</p> <p class="ql-block">🌱越来越明白,所谓“每一步都算数”,不是安慰,而是真相。那些错过的耐心、失控的情绪、误解的对话,只要愿意回头看见、愿意修正,它们就不会成为遗憾的烙印,反而会化作孩子未来面对挫折时的底气——因为他们的妈妈,也曾跌倒,但一直走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 读书写作,与光同行。这光,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每天清晨翻开书页时的那一念清醒,是觉察到自己又进步一点点时的微小喜悦。知行合一,久久为功。我不再急于改变孩子,而是专注成为那个能照亮他一程路的人。</p> <p class="ql-block">🌅 太阳终于跃出地平线,洒在书页上,金句在光中闪烁。新的一天开始了,带着昨日的反思,也带着今日的希望。我合上书,轻声对自己说:你今天的每一个选择,都值得被温柔以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