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觉醒来目的地到了。火车缓缓停靠在额济纳站,窗外的现代站房在晨光中泛着沉静的光泽,玻璃幕墙映着流动的云影。我和妹妹拖着行李下车,冷风扑面,却挡不住心头的雀跃——这趟说走就走的旅行,终于落地了。</p> <p class="ql-block">10/10/2025。早9点,我们抵达了胡杨林景区门口的广场,当走进一片色彩斑斓的拱门建筑,像彩虹落地生根。妹妹一眼就掏出手机拍照,我也忍不住在红黄蓝绿的光影间驻足。游客们来来往往,笑声和快门声交织,仿佛这座小城也因秋日的游人而鲜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景区对70岁老人免票,65岁以上半价,我们笑着调侃:咱俩也能蹭免费了。”坐上通往二道桥的小火车,铁轨轻颤,窗外的胡杨林渐渐铺展成一片金黄的海。妹妹靠着车窗,眼神亮得像发现了宝藏。</p> <p class="ql-block">天色阴沉,云层压得低,可我们的心情却一点没受影响。风卷起落叶在空中打转,像秋天写给大地的信。妹妹说:“这种天气才适合拍照,光线柔和,不刺眼。”我点头,心想,大概只要同行的人对味,阴天也能走出晴天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路边立着一块胡杨介绍牌,木质边框古朴,照片里的胡杨倒映在静水之上,美得像幅画。文字说,它是唯一能在盐碱地存活的树种,根扎得深,命也硬。我念给妹妹听,她笑着说:“难怪叫‘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可我住的地方也是沙地,任何树都扎不下根。看来是树种不对。要是胡杨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水边走,一棵高大的胡杨横斜入镜,金黄的叶子在风中轻颤,倒影在水面碎成粼粼光斑。有游客在树下摆舞姿,像在向秋天致意。妹妹也跃跃欲试:“姐,给我拍一张,我要当‘胡杨仙子’!”</p> <p class="ql-block">小路蜿蜒进林深处,两旁的胡杨列队相迎。树影斑驳,落叶铺地,踩上去沙沙作响。远处的人影模糊在树影间,像走在一个金色的梦里。天还是阴的,可林子里却暖洋洋的,仿佛秋天把最后的温柔都藏在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湖面如镜,整片胡杨林被完整地复制在水中。风过时,树影摇晃,落叶轻轻漂浮,像时间慢了下来。我们站在岸边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妹妹忽然说:“要是能住在这儿,每天醒来就看这片林子,多好。”</p> <p class="ql-block">一条小溪穿林而过,水声潺潺,几根枯枝横在水中,像自然随手画的线条。岸边灌木丛生,黄绿交错,偶尔有小动物窜过草丛。我们蹲在溪边,看水波一圈圈荡开,仿佛听见了秋天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俯拍,胡杨的枝叶层层叠叠,金黄与橙红交织,像打翻的调色盘。天空是淡淡的蓝,云朵稀疏,光影在树梢跳跃。妹妹举着手机转了一圈:“这一帧,必须做壁纸。”</p> <p class="ql-block">又见一块介绍牌,夕阳下的胡杨被镀上金边,文字讲述它如何在荒漠中吸盐生长,连流出的“胡杨泪”都是生命的印记。我读着,忽然觉得这树像极了某些人——在最艰苦荒凉的地方,活得最倔强。</p> <p class="ql-block">标牌上写着,世界仅存的三片胡杨林,两片在中国。妹妹指着地图说:“咱们脚下这片,是额济纳旗的弱水河畔。”她语气里带着点骄傲,好像我们正站在某种奇迹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越往深处走,荒凉感越浓。天空依旧阴沉,可金黄的树叶在风中燃烧,像不肯低头的火焰。脚下的土地干裂,落叶厚厚一层,踩上去像踩着岁月的碎片。</p> <p class="ql-block">胡杨林深处,几个人影在树间穿行。妹妹忽然停下,仰头看着一棵老树:“你看它,弯着腰,像在跟大地说话。”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树影婆娑,仿佛真有低语在风中回荡。</p> <p class="ql-block">整片林子金黄得耀眼,游客们穿梭其间,拍照、欢笑、驻足。阴沉的天反而衬得树叶更亮,像一团团不灭的火。妹妹说:“这哪是看风景,分明是闯进了一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树下有人歇脚,或坐或站,脸上都带着倦意与满足。我们也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啃着带来的面包。风穿过林子,带来沙沙的响动,像胡杨在轻轻鼓掌,为我们这场突如其来的奔赴。</p> <p class="ql-block">又一块标牌讲述胡杨的意义——它固沙、吸盐、为荒漠撑起绿意。妹妹轻声念:“它活着,就是一种抵抗。”我笑了:“像不像咱俩?奋斗的时候几乎是万能的, 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比如小时候在农村靠手拔麦子,工作后三班倒,靠西北风吃饭,然后在餐馆从厨房到餐厅 ,在赌场从换零钱到发牌,在缝刃厂做衣服,然后自己开小店,起早贪黑就是27年。妹妹更是从理科的化学,数学到文科的历史,地理她都教过课,还有打字文档,不管做什么她都样样精通:工作时压得喘不过气,可玩的时候像小孩子似的,想起来就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乘上大巴,转战四道桥。车窗外,秋色流动。到了新景点,一个巨大的黑白电影拍板立在空地中央,我兴奋地冲过去,张开双臂喊:“导演,开机!”妹妹笑着按下快门,这一刻,我们既是观众,也是主角。</p> <p class="ql-block">胡杨林里,人们穿得五颜六色,像移动的花。妹妹的红外套在金黄背景中格外醒目,她边走边拍,时不时回头喊我:“快看这个角度!”秋风拂面,落叶纷飞,我们走得慢,却走得尽兴。</p> <p class="ql-block">景区指示牌清晰地标着“阿拉善盟胡杨林旅游区”,旁边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景点,像藏宝图。妹妹扫了二维码,兴奋地说:“下一站,梦境林!”</p> <p class="ql-block">妹妹站在一片粉黄的灌木丛中,笑得灿烂,风撩起她的发丝。我按下快门,心想,这笑容比秋色更暖。</p> <p class="ql-block">灌木枝条交错,橙黄的叶子在风中轻颤,天空灰白,却压不住这片生机。妹妹说:“你看,连最不起眼的灌木,也努力把自己染成秋天。”</p> <p class="ql-block">“梦境林”的牌子立在路口,骆驼剪影在顶端,像在提醒我们:这里离沙漠不远了。妹妹踮脚摸了摸牌子:“名字真美,像童话。”</p> <p class="ql-block">7道桥的树林里,竟有一架白色钢琴静静立着,琴盖半开,仿佛下一秒就会有人弹起秋日奏鸣曲。我们围着它转了一圈,没人碰,却都听见了心里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河水蜿蜒,两岸胡杨倒映水中,云层密布,却让画面多了几分诗意。妹妹说:“这像不像一幅水墨画?只是颜色太浓,浓得不像真的。”</p> <p class="ql-block">远望胡杨林,金黄一片,随风起伏,像大地的呼吸。游客如点点星光散落其中,安静,却充满生机。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千里迢迢,只为看这一季的黄。</p> <p class="ql-block">栈道穿林而过,脚下是落叶,眼前是水光树影。妹妹走在我前面,背影融进秋色。阴沉的天没让她放慢脚步,反而让她更专注地看每一片叶,每一缕风。</p> <p class="ql-block">阳光终于破云而出,灌木丛在晴天下变得斑斓。妹妹走在小径上,回头冲我笑:“你看,天晴了,我们的运气也来了。”</p> <p class="ql-block">妹妹又在灌木丛边停下,伸手轻触枝叶,像在和秋天打招呼。阳光洒在她身上,粉外套泛着光,那一刻,她也成了风景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最后抵达八道桥,沙漠王国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闪耀。游客中心前人头攒动,妹妹兴奋地拉着我:“终于到了,沙漠在等我们!”</p> <p class="ql-block">沙丘连绵,骆驼静立,像从古老画卷里走出来的生灵。风里有自由的味道,妹妹深吸一口气:“这才是旅行该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我骑上骆驼,粉外套在蓝天下格外亮眼,笑着举起手,像在向整个沙漠致意。骆驼慢悠悠起步,沙粒在蹄下轻响,仿佛时间也放慢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我突然想跳起来。于是就跳了。在沙丘的脊梁上,我跃向天空,像要把七十载的沉静甩在十万八千里之外。风迎面吹来,带着沙的粗粒和阳光的温度。那一刻、我不是谁的母亲,谁的妻子,我只是我自己。一个在沙漠跳跃。奔跑 大笑的女人。天地无边,心也无界。</p> <p class="ql-block">我们骑在骆驼上,红外套在风里翻飞。像俩团跳动的火。我们这种不管年纪,不管目光. 依然敢在天地间大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劲头。是值得羡慕!还是——</p> <p class="ql-block">站在沙丘顶端,我把相机举向天空。想把远方的天迹线装进相册。阳光泼洒在沙滩上。金黄的耀眼,仿佛整片沙漠都在发光。我突然不想拍照了。有些美,是该留在眼睛里的,而不是屏幕。</p> <p class="ql-block">我们并排骑着,一左一右的手势,向空中摆动。骆驼🐫的头也跟着我俩来回摆动。相机拍下我们的笑脸。沙丘起伏,蓝天无垠,这一刻,烦恼被远远甩在身后。</p> <p class="ql-block">我双臂高举,兴奋极了。 像要拥抱整个世界。风穿过指缝,带在沙粒的细语。记的 7岁那年,我也骑过牧区叔叔骑来的一头骆驼🐫。只在自家小院里转了一圈。(那年代牧区冬天的交通工具只有骆驼。)今天70岁的我再骑一次,不是为了怀旧,而是告诉自己,我还能走动,还能笑,还能把心交给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