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用语文方式审题

小朋友

<p class="ql-block">10月11日结束的地理月考,考察的是地球运动知识,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与数学、物理联系紧密,因此成为难中之难的知识点。下面就考题作答情况,谈谈注意事项以及解题思路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32题的第二问考察的是昼夜长短知识,这是选择性考试必考知识点。这次月考本着依据课程标准,考察重点知识,因此选择该考点。</p> <p class="ql-block">首先该题第二小问的设问有时间限定,即2021年10月16日—2022年4月16日;其次这道题的设问有地点限制,即“我国”;第三,这道题的设问有知识点的限定,即“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作答的时候,既要答出昼夜长短情况,还要答出昼长和夜长的变化情况;第四这道题的设问有作答方式的限定“简述”,要求简单叙述,也就是要详细答出结论。</p> <p class="ql-block">以上两位同学的答案一眼可以看出,从时间限定上就是错误的,因此没法得分。</p> <p class="ql-block">这位同学的答案,一眼就可以看出,在地点限定上出现重大失误,浪费大量时间回答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p> <p class="ql-block">这位同学答案除了时间方面存在失误外,还可以看出对“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理解是片面的,因此只回答昼夜的变化情况,而忽视了“长短”对比。</p> <p class="ql-block">这位同学得了满分,很不容易,说明对昼夜长短知识掌握比较好,但是仔细研究答案,会发现多回答了昼夜空间分布知识,从这道题的设问不难看出时间变化的限定,说明不需要回答空间的分布变化。</p> <p class="ql-block">这两位同学时间线索清晰,在作答过程中忽视了地点的限定“我国”,将视野延伸到半个地球,我国领土最北点在北纬53°多,领土没有在极圈之内的部分。甚至还回答南半球的情况,浪费了宝贵时间。</p> <p class="ql-block">这位同学大的知识点没有问题,本可以得满分,为什么得零分?失误之处在于没有精准回答,冬至和春分对应的日期应分别是12月22日前后和3月21日前后,而不是固定的12月22日和3月21日。很可惜,但是不能给分。</p> <p class="ql-block">这位同学的答案时间节点是模糊的,因此不能得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