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天训练结束,我们一群人站在广告牌前合影。蓝衣在灯光下格外显眼,有人把篮球高高举起,有人竖起大拇指,笑容藏都藏不住。空调嗡嗡响,场边零星坐着几个观众,还有人在远处投篮、跑动。那一刻,谁都不会想到,这群穿着篮球服的人,白天还在法庭唇枪舌剑,晚上却在这片场地上挥汗如雨。</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支队伍叫“中和信”,球衣上印着律所的名字,还有每个人的号码。不是为了宣传,而是想让彼此记住——我们不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写文书的人,也是能在球场上并肩作战的队友。那天拍合影,大家站得笔直,背景是篮球架和空着的观众席,可我知道,那空荡荡的座位,总有一天会坐满为我们加油的人。</p> <p class="ql-block">比赛真正开始时,没人再在乎你是哪所法学院毕业的。蓝衣和白衣在场上交错,拼抢、卡位、呼喊。我看见队友持球突破,脚步沉稳,眼神坚定,就像他在法庭上陈述观点时一样不容置疑。场边的横幅写着“洒汗水,一展风采”,绿色广告牌上“迈科威体育”几个字格外醒目。那一刻,篮球和案件一样,都需要全力以赴。</p> <p class="ql-block">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个投篮瞬间。白衣球员腾空而起,手臂舒展,篮球划出一道弧线飞向篮筐。我们几个蓝衣队员伸手封盖,却慢了半拍。电子计分板上显示着24比0,时间定格在10:00。广告牌上的“武珞”和“中和信”静静并列,“无所为,无所谓”的标语在灯光下闪烁。我突然觉得,这不正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态度吗?输赢未定,何必慌张。</p> <p class="ql-block">记分牌上的数字会变,犯规次数也在累积。第二节,武珞1分,中和信0分,我们落后,但没人沮丧。犯规数据冷冰冰地写着“2次”“3次”,可场上的呼吸和脚步是滚烫的。篮球和法律一样,规则清晰,但过程永远充满变数。只要比赛没结束,就有翻盘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进攻,我运球推进,节奏放得很慢。对面白衣球员紧贴上来,手张开,眼神专注。我虚晃一下,准备传球,却在最后一秒选择了急停跳投。球没进,但那一刻的决断,像极了庭审中突然改变策略的瞬间——有时候,直觉比计划更重要。</p> <p class="ql-block">最激烈的一次对抗,三个人在三分线外纠缠。队友持球,左右晃动,防守者寸步不离。观众席上传来喊声,广告牌上“快速补充解质”几个字映在地板上。绿色围挡围着赛场,上面印着“A1”和“时代篮球”。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球场和法庭一样,都是需要团队协作、临场应变的地方。一个人再强,也赢不了整场比赛。</p> <p class="ql-block">我穿着印有“中和信律师事务所”和“00”号的球衣,在底线完成一次突破。防守的白衣球员伸手拦截,我一个变向,球从他指尖溜过。广告牌上“补水啦”三个字特别显眼,而围挡上的“听党话,跟”后面虽然没写完,却让人会心一笑。我们打球,不是为了逃避工作,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对它。</p> <p class="ql-block">又一次赛前合影,五个人站成一排,面对镜头。深蓝色球衣整齐划一,背景是熟悉的篮球架和观众席。广告牌上“补水啦”依旧醒目,围挡上多了“武汉”两个字。我们没说话,但眼神里有种默契——这不是一场普通的业余比赛,是我们用另一种方式证明自己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比赛进入白热化,蓝衣球员腾空而起准备投篮,几名白衣球员立刻围拢封堵。广告牌上的“年轻看轻”四个字在灯光下格外刺眼,像是在提醒我们:别被人看轻,也别轻看自己。我们是律师,也是球员;我们写诉状,也抢篮板;我们在法庭上辩论,也在球场上奔跑。生活不该只有一种节奏。</p>
<p class="ql-block">谁说律师的生活只有案卷和会议?我们也有奔跑的夜晚,有汗水砸在地板上的声音,有队友一个眼神就懂的默契。业务之外,篮球是我们另一种表达方式——不靠语言,靠行动。在这片场地上,我们不是谁的代理人,而是自己人生的主控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