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和课堂的修炼场,锻造优秀教师成长之路

梁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常院长、亲爱的核心组成员、各位书友:</p><p class="ql-block">大家晚上好!</p><p class="ql-block"> 昨天晚上接到王老师的邀请通知,很意外,觉得时间可能来不及了,但是我当时就想,作为读书会的成员,这时候如果不挺身而出,难道让各位书友今天晚上扑通空吗?其实啊,答应王老师后,我还是有些心虚的,我看到每天优选的那多篇文章,大家独到的见解、深邃的语言、生动的案例都是我所不及的,今天在这里,我就权当替补队员过来班门弄斧了,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 一.初遇本书时的如沐春风</p><p class="ql-block"> 拿到这本书时是9.28号,感谢我们中心校的聂校长的赠予,那段时间,我深陷管教问题学生的泥潭中不可自拔。</p><p class="ql-block"> 当全班同学都能从暑假的状态中回归正常学习中,却有一位同学一直不愿意主动学习,屡次不完成布置的任务,而我一直在催促他学习的反复折磨中,变得沮丧、疲备又无奈,甚至怒火中烧到丧失了耐心,这时候当我翻开《教师的五项修炼》时,看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就是以爱育爱”时,我的内心突然慢慢平静下来,心中的怒火被浇灭,再仔细往下读,我慢慢的被治愈了,我开始反思,开始改变,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本好书如同一位智者,让我在迷雾中看见光明,指引我走正确的路,让我偶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是啊,教育学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当老师,修炼自己后,才能锤炼学生的品格,而只有以爱为前提才能感化学生,磨练学生。爱是基础,也是前提,没有爱的教育是无根之草,随风飘摇。</p><p class="ql-block"> 二、了解教育、相信学生,探寻修炼之路。</p><p class="ql-block">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在生活中,我们不断攀升,在过工作中,也要不断进取。读《教师的五项修炼》时,我想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治学的三种境界,在教育的道路上,只有经历顾明远老师的五项修炼,才能无限接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在这段时间的阅读中,我觉得作者的每个观点,每句话都仿佛说到我的心坎上了。跟着读写,内心也变得越发澄明,如同被纯净的水洗过一般,好书可以净化人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1. 因为了解和相信,所以珍爱</p><p class="ql-block">了解教育的使命。我刚开始当老师时,只觉得当老师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中间也因为遇见一些教育烦恼有许多迷茫,可是后来跟随读书会阅读一些书籍,深入了解教育后,觉得越发喜爱当老师,觉得当老师挺有趣味。</p><p class="ql-block"> 作者说到意愿基于了解教育,是啊,只有懂得才能热爱,教师职业并不是和其他职业一般只是谋生的门路,因为我们肩负着民族的使命,我们手中握着民族的未来,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未来。如果意识到这点后,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就不会怠慢了。因为我们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可能就会摧毁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就会改变一个孩子的未来。正是因为意识到肩头的责任,所以就会对教育事业毕恭毕敬。在参加读书会后,长期的阅读、写作、教育实践中,我的教育情怀渐渐得到涵养。现在我在工作时便有更高的使命感。正如作者所说,“正是从教之志的根系,支撑我们守住教育的初心。”</p><p class="ql-block"> 相信每个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向上向善的,要尊重和信任他们。过去我面对孩子犯错,总觉得只有严格对待才能让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但孩子其实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有感受爱的能力的,小孩看起来小,其实人小心不小,他们有自己的是非判断力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爱可以润物细无声,教育孩子时,让孩子觉得我们并不是在教育他,我们可以多鼓励和提点他,而不是枯燥的说教,也不是恶狠狠的惩罚他。</p><p class="ql-block"> 记得去年鲁同学来我们班级时,他胆怯又内向,还常常一想妈妈就哭,可是当我耐心的一次又一次告诉他学校的规矩、作业的格式,当他一有进步,我就常常夸奖他,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但是这样的孩子学习稳定性很差,随时都会落下来,然后又接着抓,需要长期关注和鼓励。</p><p class="ql-block"> 今年邱同学又转到我的班级,听他母亲说孩子之前在市里上学,很调皮,老师管不住,所以让他回来了。这个孩子确实也调皮捣蛋,才来没几天,经常和这个同学聊天、那个同学打闹,几乎所有男生都是他朋友。整个一个社交牛人。可是对于他的教育,我也并没有像之前刚入职时一味的说教,我就经常找他帮忙做事,做好了就夸他能干,他的拼音不好,我就鼓励他课余时复习,在课堂上有时也会有针对性的叫他,他刚开始来,日记也不会写,就慢慢指导他。所以入学一个月后,他从一个拼音不会写到现在的全部写下来,从刚开始的不会写日记到现在的日记写得越来越有条理。他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走正路。但是他身上的缺点,我也会委婉的说他,他也能改变。</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通过这些案例实践得出一个规律,每个孩子都是渴望被关心的,只要教师真心实意的帮助他们,他们就能感受到爱,就能慢慢的改变。</p><p class="ql-block"> 2.因为珍爱,所以研究</p><p class="ql-block"> 当老师做久了,可能会有职业倦怠,但是只要拥有对教育的热忱,就可以拥有无穷无尽的动力,也会觉得工作充满乐趣,怎么富有趣味呢?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这本书告诉我们要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日常,并能输出自己的思想,我觉得和本书作者意见不谋而合。</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热爱教育时,就会不自觉地去做研究,研究教学、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家庭教育,在这些研究中,在研究中我发现教育的真谛,我找到了无限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拿到本书前遇见的那位老师拖拉作业的余同学,在我的耐心研究下,现在已经回归正轨。因为他,我带着研究的心态,写下了近三千字的教育随笔。随之,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关注问题,也越关注学生。教育也能走向阳光大道。</p><p class="ql-block"> 在本书中,作者提到要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学习力”,给了我不一样的方向,过去我不太关注学生的情感,觉得情感对孩子没有多大的影响,看到这本书后,我突然回想起之前有孩子因为想妈妈无法安心学习、受到老师的批评后没有了信心等,学生因为情绪情感上遇到的困惑,真的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所以以后我得关注,把学生当作一个立体、饱满的人,不忽视他们的感受。而学习力的关注,也是如此,我只关注大部分,没有关注学生身上细微的差距。</p><p class="ql-block"> 三、理想课堂中藏着锤炼的功课</p><p class="ql-block">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教师职业如果没有课堂就没有生命力,读完《教师的五项修炼》之“在上好每一节课上锤炼”后,我在思考我理想中的课堂到底是怎样的!</p><p class="ql-block"> 首先理想中的课堂要有轻松愉快的氛围,如果课堂似一潭死水,没有波澜,我觉得太压抑。课堂或安安静静或热热闹闹,孩子和孩子、孩子和老师有说有笑,就显得鲜活动人。可是怎样才能做到这样鲜活如春天般的课堂呢?</p><p class="ql-block"> 教师得温和,不能给孩子们太多压力,让孩子尽管发言,“撒泼”也可以,像一个芳草地,孩子们可以呼吸到芬芳馥郁的气息,也可以自由自在的看到蓝蓝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教师得幽默,适当的幽默可以活跃气氛,也可以带动松弛感。教师不紧张不严肃,学生就会放松,自由发挥自己的想法,灵感也就随之碰撞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教师得把握张弛,不是学生一直在闹,我们在看,而是我们让他们闹一段时间,也让他们敬畏一段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放纵。</p><p class="ql-block"> 教师得有爱心,暴躁的压迫,只会把学生推得越来越远,最后和老师有了隔阂。爱不是讽刺,爱是从孩子角度出发思考问题。</p><p class="ql-block"> 教师要懂学生、爱学生,才能在学生每一个动作上、反应上,给予一定的回馈,这回馈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却能给他们极大的鼓舞。</p><p class="ql-block"> 其次,理想中的课堂是清楚的,富有智慧的,具有创造性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所教给学生的知识是符合课程标准的,不偏离主题大纲,这就是说教师要吃透教材,并能站在全局视野上教教材,教小学的,要思考整个小学阶段,当前学习的这个主题站在什么位置,和初中、高中、大学有什么联系?现在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关键问题又是什么?只有教师搞清楚了,才能教学生。</p><p class="ql-block"> 没有完美的课堂,好课需要锤炼,备课、上课、课后作业跟踪都是一体的,磨课的过程,是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的,不能蜻蜓点水,要深入研究,这样老师才能胸有成竹。</p><p class="ql-block"> 填鸭式的教育早已经不适合当代学生,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的锻造靠的是解决问题、知识整合能力,课堂上教师要少说,给孩子一个表现和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去触碰思维的更高层。</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个组织者,学生的思考、活动、回答将是课堂的主题,教师要负责把学生带入城堡中,让学生探索出口。</p><p class="ql-block"> 课堂多姿多彩,富有创造力,可以和其他学科联合起来,可以融合朗诵、绘画、写作、表演,让课堂给学生带去更多欢喜,更多理解,学生怎么不会喜欢呢?</p><p class="ql-block"> 可是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需要因材施教,对于每个学生的要求不能一样,要给他们树立信心,只要比昨天有进步就是值得肯定的。回答问题出错没有关系,只要积极参与,总能回答正确。</p><p class="ql-block"> 理想中的课堂需要教师具有情商,也具有智商。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愉快,富有张力,又能让学生提升思维,获得自我成长和进步。</p><p class="ql-block"> 总之,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需在关爱和教育学生中打磨自己的心性,在理想课堂中锤炼自己的专业能力。让我们带着爱工作,带着使命前行,做一名研究型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