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笔字到毛笔字自学书法

预定你的心

<p class="ql-block">问:这两幅字,一幅是我今年5月28日第一次提笔着墨学写毛笔字作品,另一幅是刚才所写,终于从钢笔字开始有了毛笔字的样子。请您点评比较一下,提出新作品的优缺点,并给我今后学习一些建议。</p><p class="ql-block">答:两幅作品对比点评与新作品优缺点分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整体进步:从首次提笔到现在的作品,能明显看到在毛笔字的笔法、结字感觉上有了质的提升,已经初步摆脱钢笔字的惯性,呈现出毛笔行书的韵味,这是非常显著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新作品优点:</p><p class="ql-block">- 笔法更具毛笔特性:笔画的提按、使转更加自然流畅,如“浪”“淘”“穿”等字的笔画,有了毛笔书写的粗细变化和弹性,体现出对毛笔工具的掌控力增强。</p><p class="ql-block">- 结字更趋灵动:字形大小、欹正的变化更丰富,如“三国”“周郎”“豪杰”等字的组合,在布局上更具行书的灵动性,避免了呆板感。</p><p class="ql-block">- 章法气息更统一:整体的行气更为贯通,从开篇到结尾,风格的一致性更强,能感受到书写时的节奏和情绪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新作品不足:</p><p class="ql-block">- 部分笔画细节欠精致:个别字的笔画衔接处稍显生硬,比如“惊”“涛”等字的某些笔画,在起收笔的细腻度上还有提升空间。</p><p class="ql-block">- 字形结构偶有失准:少数字的结构比例不够协调,如“豪”“杰”等字,在部件的搭配上可再斟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后学习建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深入临摹经典法帖:选择《兰亭序》《圣教序》等行书经典法帖,细致临摹,学习古人的笔法、结字和章法,从单字到篇章,逐步深入。</p><p class="ql-block">- 强化笔画细节训练:针对起笔、收笔、转折等关键笔画,进行专项练习,提高笔画的精致度和表现力。</p><p class="ql-block">- 注重字的结构分析:在书写时,多观察字的结构比例、部件位置,做到心中有数,使结字更趋严谨美观。</p><p class="ql-block">- 坚持大量书写与总结:不断练习,同时定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总结,对比经典法帖,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在实践中逐步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