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研结合,打造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梁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完善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师的五项修炼》中这段话实在说到我的心坎上,我想,学习和发展是每个人终生课题。尤其对于教师而言,更应该在坚持学习这件事情上做足功夫。正如文中所说的要具有成长性思维,具有成长型思维,才能乐观积极的面对困难和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坚持学习才有底气。本领不是天身学起来的,需要厚积薄发。我记得我刚入职时,脑子中只有过去老师对待学生的做法以及教育学书上那枯燥的理论,面对学生身上的问题,只能靠本能反应来面对。可是当我跟着读书会学习后才发现,原来学生身上的特点是这样的,教育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呢!教学同样如此,都富有学问。只有学习后,才有底气上课堂,并去解决一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去我只根据读书会的书目来学习,读什么就学什么,后来我就仔细研究,都到底学了什么?才发现学习的内容可多了,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需要研究学生,因为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施教,我们读《儿童立场》《怎样面对问题学生》等。我们要研究教学,我们读《活在课堂里》《儿童读写三十讲》《跨学科学习》。我们还要研究家庭教育,因为只有家校配合才能让教育更完美。我们可以读《家庭的觉醒》《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等。我们还需要学习怎么上公开课,怎么用网上资源,又怎么和学生、家长沟通,我们还需要博览群书,拥有丰厚的底蕴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作者在本书中还推荐了管理学书籍,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正好前几年买了,这次再重读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是学习完了就算学到了,还需要在实践中运用,才能让学习的知识发挥作用。在教学中,边学习便研究,不仅可以提升我们工作动力,还可以做出成绩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一段时间,我在观察本班学生,然后发现一些问题,又坐下来写出来,再做调整,觉得自己的教育敏锐性提升了。孩子在我做研究后,也有了进步。例如我和家长沟通让学生不玩电子产品,再比如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等。孩子们的表现就越来越棒了!这也是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习不仅包括文化课知识,也包括实践和研究,只有学思研结合,才能锤炼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