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五头大蒜

<p class="ql-block"> 开篇</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连续任教六年级三年,这三年里没有承担劳动基地的种植任务,今年乍一接一年级分到劳动基地之后,整个人处于蒙圈状态。</p> <p class="ql-block">但是,蒙圈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毕竟有过三四年打理劳动基地的经验。很快理清了思路,这劳动基地不管种啥都得先翻地,然后才能决定种啥。说干都干,翻地前得先将杂草除掉,请了后勤的老师帮忙处理长势旺盛的杂草。由于一年级的小孩儿干不动翻地的活,于是我们请来了外援——20名学生家长。家长们也非常给力,预计两个小时完成的任务,半个小时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劳动基地由原来的荒草丛生变成了干干净净平平整整的待种试验田。</p><p class="ql-block">地准备好了,种什么呢?找有经验的人问一问吧。家长朋友里有两三位上了年纪的人告诉我,根据天气和气候来看,目前可以种大蒜。既然找到有经验的人了就接着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种?怎样种?需要多少大蒜种子?怎样获得这些种子?经过十来分钟的讨论思考最终我们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根据基地的外型来看我们要一圈圈的去种,根据地的大小看来需要大蒜种子不少,但是如果班里一个孩子准备5头大蒜应该差不多了。于是我们5头大蒜的故事就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篇章:结合课堂练一练</p><p class="ql-block">5头大蒜,触发了我的数学神经。这几天我们学习认识了1~5这些数字,还学习了5的分成与组合,那么这5头大蒜不正是孩子们练习的学具吗?于是布置了利用大蒜练习5的分成与组合。</p> <p class="ql-block">换了新的学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了起来,数学思维仿佛也被打开了,有了自己不同的见解。</p> <p class="ql-block">第二篇:发动群力,劳动实践</p><p class="ql-block"> 通过孩子们发到群里的5的分成与组合的练习,知道了每人5头大蒜已经准备好了。一个难题又从脑海中蹦出来,这200多头大蒜我不能一头一头的种到地里,我什么时候有空把他们剥开呢?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还得发动大家一起干。既然是为了劳动基地,那就从种子的准备开始吧,于是我发起了一项劳动实践活动——剥大蒜。</p> <p class="ql-block">劳动作业发出,看着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小手不论时间长短都在承担着自己的责任,认真的完成了自己的劳动实践活动,无限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第三篇章 播种种子</p><p class="ql-block">蒜种子准备好了,那就开种吧。</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太小了,不会找种种子的线条。我带领着孩子们给劳动基地打了畦,用线做了标记。</p> <p class="ql-block">线画好后,孩子们积极的沿着线种下了种子。</p> <p class="ql-block">第四篇章:说说我们多不易</p><p class="ql-block"> 劳动结束后,有几个小女生围着我说:“老师,这种蒜真难。一开始我以为挺简单的没想到需要用这么大的力气,太难了。我终于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了。”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能是教育的契机,我想中午回到家可以让孩子们说一说种蒜的感悟,于是我在群里发起了“劳动感悟说一说”的感悟,孩子们都积极参与了进来。</p> <p class="ql-block">第五篇章:我给大蒜画变身</p><p class="ql-block"> 这五头大蒜,已经基本完成了它们的初期使命。适逢国庆假期,我便给孩子们安排了一个收官作业:给大蒜画个变身记。让孩子把从一头大蒜变成一瓣大蒜最后切开变成一片大蒜,这个过程都蕴含了孩子们的辛勤劳作。我们的五头大蒜的故事,顺利拉上了结束的帷幕。以后我们的五头大蒜将会给我们创造更多的故事,让我们尽情期待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