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游览世界上最北城市-【朗伊尔城】视频集锦(20250904)</p> <p class="ql-block">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其最大岛【斯匹次卑尔根岛】-其上面世界最北、“世界尽头”朗伊尔城的关系明晰图示。</p> <p class="ql-block">朗伊尔城是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首府,位于北极圈(北纬北纬66度34分)内的北纬78°13′,面积约0.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2400人(2025年数据)。</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城市斯匹次卑尔根岛朗伊尔城(20250904)</p> <p class="ql-block">它是世界最北的城市,有两大极端天象:</p><p class="ql-block">极昼从4月20日左右开始,到8月23日左右结束(约4个月);极夜从10月26日左右开始,到次年2月15日左右结束(近4个月)。</p> <p class="ql-block">由于常年冻土原因,它还是一座“无死亡”城市,除猝死外,病人和老人须离开,孕妇临产前也需撤离。基于《斯瓦尔巴条约》,中国公民可自由出入此地。</p> <p class="ql-block">这里最突出的特色是北极熊数量比人多(约5000头北极熊,是人类数量的2倍多),因此外出必须携带防熊装备。历史上,它因煤矿开采兴起,如今是科研、旅游和极地文化的重要据点,同时也是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的所在地,承担着全球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城市斯匹次卑尔根岛朗伊尔城主街道(20250904)</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城市斯匹次卑尔根岛朗伊尔城民居(20250904)</p> <p class="ql-block">朗伊尔城北极熊警示标识:适用于整个斯瓦尔巴群岛(20250904)</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机场-朗伊尔城的空港里就放一只北极熊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朗伊尔城“世界末日”-斯瓦尔巴世界种子库前的平台前,背靠巴伦支海湾及世界最北、最小机场的照片(20250904)</p> <p class="ql-block">挪威奥斯陆向北穿越巴伦支海奔赴世界最北朗伊尔城(20250904)</p> <p class="ql-block">巴伦支海位于挪威和俄罗斯北部,是北冰洋的边缘海。</p> <p class="ql-block">飞机飞巴伦支海上空,云端之下海似蓝绸,岛礁、植被隐现,极地空景澄澈壮美。</p> <p class="ql-block">临近朗伊尔城的伦巴支海上的岛屿错落分布、云遮雾盖的雪山构成美丽的极地风景。</p> <p class="ql-block">飞机临朗伊尔城着陆,机翼旁蓝天白云,冻土、蓝海、雪山渐清,极地美景引激动满心。</p> <p class="ql-block">飞机降朗伊尔城最北机场,SAS标识醒目,空姐声亲切,极地景与激动心齐涌。</p> <p class="ql-block">2025.09.04早上09点左右自挪威首都奥斯陆向北跨越伦巴支海飞行约3小时,中午12:10降落世界上最北城市朗伊尔城,世界上最北、最玲珑机场【朗伊尔城机场】</p> <p class="ql-block">飞机上方直升机腾空而起,这是极地的不可或缺的补充交通工具,应急之需。</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城市斯匹次卑尔根岛朗伊尔城机场与也面空勤人员合影(20250904)</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下SAS飞机,踏上朗伊尔城,众人留影激动,往机场建筑去,赏极地最北空港景。</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城市斯匹次卑尔根岛朗伊尔城机场空港临伦巴支海边的地标牌,离首都北京5920公里(20250904)</p> <p class="ql-block">朗伊尔城地标旁,巴伦支海、雪山映蓝天,空港车阵大巴待发,开启极地最北城赏景之旅。</p> <p class="ql-block">大巴载行,巴伦支海、玲珑机场入眼,导游讲斯瓦尔巴条约,中国公民可免签定居。</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城市斯匹次卑尔根岛朗伊尔城机场(20250904)</p> <p class="ql-block">巴伦支海边,世界最北城市斯匹次卑尔根岛朗伊尔城机场(20250904)</p> <p class="ql-block">#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斯匹次卑尔根岛#北极#朗伊尔城:</p><p class="ql-block">20250904,我们从挪威首都奥斯陆穿越巴伦支海向北直飞3小时到达世界最北城市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它位于北纬78度属北极圈内(大约北纬66.5度或者是精准表达为66度34分),距北极点约1300公里。</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面积不大的地球最北城市,也称“世界的尽头”-朗伊尔城,它是挪威斯瓦尔巴群岛(面积6万平方公里)中的最大岛-斯匹次卑尔根岛(面积3.9044万平方公里)上的最大城镇,给我留下极为深刻印象并认为值得来此参观的理由有以下4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最北城市、无死亡、无出生城市;2.中国公民无需签证可定居、工作之地;3.世界未日“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4.简约不简单的地方政府部门;5.世界上最北大学的特色办学、世界最北的朗伊尔城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特别说明:【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有三块比较长的牌文译文,因系关人类的生存问题,故保留。不喜者,可绕过这三块牌文的译文,谢谢。</p> <p class="ql-block">1.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的朗伊尔城是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存至今的最北端的城市,也是离北极点(1300公里)最近的城市,北极探险必经之地(我们正准备由此开启北极三岛:斯瓦尔巴群岛+格陵兰岛+冰岛探险之旅),非常值得探究竟是啥模样。它因终年冻土无法化解生物及极地偏僻、有极疍、极夜,医疗条件差,所以是“无死亡”、“无出生”之地。</p> <p class="ql-block">2.根据1920年《斯瓦尔巴条约》的规定,群岛主权归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为自由经济区和非军事区,各缔约国的公民可自由来此定居、捕鱼、打猎【经商、工作。当时中国北洋政府实际执政者段祺瑞,受法国政府之邀,签置了该条约,故中国公民进出斯瓦尔巴(包括朗伊尔城)无需签证。因此约,中国也为北极利益的相关方、【中国北极黄河科考站】顺利开通。现此城只有2个定居点,挪威和俄罗斯,俄罗斯还在此设挖煤公司,煤直接卖北欧国家。</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城市斯匹次卑尔根岛朗伊尔城主街道(20250904)</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朗伊尔城中心最繁华的街道(20250904)</p> <p class="ql-block">朗伊尔城市中心拍摄的视频,不远处便是雪山巍峨,主街道从视频左侧止处可一直延伸到伦巴支海边。</p><p class="ql-block">我背靠的就是“STATIONEN” 驿站,</p><p class="ql-block">是一家主打挪威传统菜与国际融合菜的餐厅,它的菜品很有极地特色,比如有腌制鲸鱼肉、驯鹿炖蘑菇等,同时也提供汉堡、凯撒沙拉等国际风味餐食,还会推出以挪威传统家常菜为基础的每日特色菜“dagens middag”。</p> <p class="ql-block">逛市中心,斯瓦尔巴商店最大,有美食用品,旁有咖啡馆、西餐厅</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朗伊尔城中心最大的商铺“斯瓦尔巴商店”(20250904)</p> <p class="ql-block">里面除日常百货用品外还有各种面包、三明治、烤鱼、肉等</p> <p class="ql-block">朗伊尔城主打挪威传统菜与国际融合菜的餐“STATIONEN”</p> <p class="ql-block">是一家主打挪威传统菜与国际融合菜的餐厅,位于挪威朗伊尔城。它的菜品很有极地特色,比如有腌制鲸鱼肉、驯鹿炖蘑菇等,同时也提供汉堡、凯撒沙拉等国际风味餐食,还会推出以挪威传统家常菜为基础的每日特色菜“dagens middag”</p> <p class="ql-block">位于半山腰可府视伦巴支海港及海边的世界上最北机场朗伊尔城机场。</p><p class="ql-block">半山腰的“全球种子库”是来朗伊尔城必须打卡参观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半山腰露出一个水泥墙角即“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p> <p class="ql-block">3. 世界末日“全球种子库”-全称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建于终年冻土的朗伊尔城。2008由挪威建造并管理,己有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参与,免费存贮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植物种子样本,库内所存种子样本的所有权仍完全属于各个基因库本身。</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朗伊尔城“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20250904)</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朗伊尔城世界末日“全球种子库”(20250904)</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5年7月,种子库内总计超过133万份种子样本,涵盖7000多种作物,包括超过89万种水稻品种和更多的小麦、大麦等品种,共可以储存22.5亿颗种子,种子库有足够的空间来储存所有农作物的种子,目前仅利用了约一百万份样本的存储空间,为未来的农作物品种保存预留了充足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朗伊尔城“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20250904)</p> <p class="ql-block">从“末日通道”进入,一条隧道深入山体130米,通向最终的储存室。种子复制品被储存在最佳的-18°C的恒定温度下。</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朗伊尔城“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20250904)</p> <p class="ql-block">从地面上拍摄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及伦巴支海峡湾及世界上最北小巧玲珑的朗伊尔城机场</p> <p class="ql-block">种子库大门中间的文字牌及数字键盘</p> <p class="ql-block">文字: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是世界农作物多样性最大的安全备份库。在山体内部130米处,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作物多样性种子样本被储存在恒定的-18°C环境中。</p><p class="ql-block">种子库不向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seedvault.no(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官方网站)</p> <p class="ql-block">按按密码,或许能打开种子库大门哈</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朗伊尔城“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20250904)</p> <p class="ql-block">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牌文:</p><p class="ql-block">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为来自基因库和各国的农作物种子复制品提供防火、安全且长期的储存服务,这是为子孙后代保护种子多样性所做的全球努力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基因库对各类农作物的收集、研究、保存是农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库为这些来自基因库的种子复制品提供安全储存——这不仅仅是备份,更是一种保护。如果基因库的种子丢失,这里的复制品种子可以用来恢复该收集。</p><p class="ql-block">种子库被人工冷却至-18°C(-0.4°F),这是种子长期保存的最佳温度。该设施位于北极圈内,具有地质和政治稳定性,即使外部环境变化,地下设施内的种子仍能保持完好,这要归功于山体的隔热和稳定的气候条件。</p><p class="ql-block">种子库仅在根据《斯瓦尔巴条约》的规定,种子的获取对其所有者完全开放时,才会接收来自基因库的种子复制品。种子库不负责管理或拥有这些种子,仅提供安全储存。种子的所有权、分发和获取由基因库和种子的原产国根据国际条约和法律决定。最初,种子是用基因库的种子填充的,之后定期补充,必要时会用新种子替换旧种子。</p><p class="ql-block">种子库自2008年建成以来,就被《时代》杂志称为“末日粮仓”,如今已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象征。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它被证明是极具价值的资源,各国正将其作为最终的粮食安全保障。</p> <p class="ql-block">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说明牌文:</p><p class="ql-block">为子孙后代保存种子</p><p class="ql-block">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全球农作物多样性的最大备份库</p><p class="ql-block">欢迎来到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我们邀请您尽情探索种子库的建筑及其壮丽景观。这些图示将向您阐释种子库的目标、成立背景,以及它在保障未来农业方面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从这个位置径直向前,就是种子库的未来入口——“末日通道”,一直延伸到左侧。种子库仅在维护或补充种子时才会开放,这里的种子都是从基因库运来的复制品。</p><p class="ql-block">从“末日通道”进入,一条隧道深入山体130米(426英尺),通向最终的储存室。种子复制品被储存在-18°C(-0.4°F)的恒定温度下。挪威于2008年建立了种子库,并将继续作为全球社会的服务机构运营。</p><p class="ql-block">截至2020年,种子库储存了超过100万份种子样本复制品,代表了超过200万份种子。这涵盖了全球约2000种农作物,包括超过89万种水稻品种和更多的小麦、大麦等品种。种子库有足够的空间来储存所有农作物的种子,目前仅利用了约一百万份样本的存储空间,为未来的农作物品种保存预留了充足的空间。</p><p class="ql-block">种子库的标志性入口是其重要性的象征。它由挪威艺术家Dyveke Sanne设计,旨在纪念北极光的壮丽。入口由反光不锈钢镜面和不同长度的钢柱组成,这些钢柱被切割成各种角度,以捕捉和反射北极的自然光。设计意图是让北极光的光芒在冬季的几个月里在入口网络中闪烁。</p><p class="ql-block">www.seedvault.no(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官方网站)</p> <p class="ql-block">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说牌文:</p><p class="ql-block">“这是赠予人类的礼物,也是和平的象征,将为子孙后代存续下去。”</p><p class="ql-block">——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旺加里·马塔伊(2004-2011年任职),2008年</p><p class="ql-block">农作物多样性是我们粮食生产的基础。如果农民要适应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持续的粮食需求,这种多样性就必须得到保护。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至近100亿,气候变化将使种植季节和环境变得不可预测。</p><p class="ql-block">2012年,当叙利亚内战爆发时,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的员工撤离了阿勒颇。幸运的是,该中心在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储存了种子备份。2015年和2017年,ICARDA得以从种子库取回这些备份种子,并在黎巴嫩和摩洛哥重新建立了研究设施。如今,ICARDA已恢复并扩大了其在全球的活动,继续为干旱地区的农民提供关键的农作物品种。</p><p class="ql-block">世界各地数百万的人们依赖农作物来生存,而农作物又依赖种子来繁衍。如今,随着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开发新的农作物品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每一种农作物的多样性都代表着未来的一种可能性,而保护这种多样性将有助于确保粮食安全。</p><p class="ql-block">近一个世纪以来,各国的植物采集者已经收集了超过100万份种子样本,这些样本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个国家。仅在挪威,就有320个品种的大麦,其中一些品种是在20世纪初从野外采集的,如今仍在使用。</p><p class="ql-block">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是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些种子是全球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粮食安全的关键。虽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仍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以保护农作物多样性,确保农民和研究人员能够获得他们所需的种子,从而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食物。</p><p class="ql-block">www.seedvault.no(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官方网站)</p> <p class="ql-block">【北极游客中心(The Arc)】的组成部分,由著名的Snøhetta建筑事务所设计,是集访客服务、展览和数字档案展示于一体的建筑设施。</p> <p class="ql-block">盒子一样的木质结构是游客中心的入口建筑,它采用交叉层压木材建造,悬浮于地面之上,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设计感。这里设有大厅、票务、咖啡厅,还包含北极世界档案馆的生产设施,用于保护全球数字遗产(比如艺术收藏、历史手稿比如蒙克《呐喊》的数字副本、梵蒂冈手稿的胶片版等等)。</p> <p class="ql-block">北极世界档案馆(AWA)是独立于全球种子库的设施,它位于地下300米的废弃煤矿中,和种子库分属不同的地下空间。</p> <p class="ql-block">全球种子库和北极世界档案馆功能完全不同:</p><p class="ql-block">• 种子库存储的是植物种子,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p><p class="ql-block">• AWA存储的是数字文化遗产(艺术、历史、代码等),用于保护人类文明的“数字记忆”。</p><p class="ql-block">它们都位于斯瓦尔巴群岛,但建筑、地下空间、运营主体都是独立的,只是在游客中心的展览中会被一同展示,让游客理解这片土地在“文明备份”上的双重价值。</p> <p class="ql-block">4.朗伊尔城的国家大厦“STATENS HUS Longyearbyen”、文化之家“KULTURHUSET”,见识什么叫世界最富有国家集约化管理、节约纳税人的钱及方便当地居民、访客集中办理各类政务及公共服务事项。</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城市斯匹次卑尔根岛朗伊尔城主街道(20250904)</p> <p class="ql-block">主街道往伦巴支海边方向走约500米公里,便到达【朗伊尔城国家大厦】</p> <p class="ql-block">右侧为朗伊尔城国家大厦</p> <p class="ql-block">朗伊尔城国家大厦 (STATENS HUS Longyearbyen):集以下国家单位于一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Nærings- og fiskeridepartementet:贸易和渔业部</p><p class="ql-block">• STATSBYGG:国家建设局</p><p class="ql-block">• posten:挪威邮政</p><p class="ql-block">• nav:挪威劳动和福利管理局</p><p class="ql-block">• Forbrukertilsynet:消费者管理局</p><p class="ql-block">• Skatteetaten:税务局</p><p class="ql-block">• Norsk helsenett:挪威医疗网络</p><p class="ql-block">• Statens vegvesen:国家公路管理局</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北且闻名遐迩世界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挪威的斯瓦尔巴朗伊尔城国家大厦“STATENS HUS Longyearbyen”:</p><p class="ql-block">它是一个多部门联合办公的场所,集合了贸易和渔业部、国家建设局、挪威邮政、劳动和福利管理局、消费者管理局、税务局、挪威医疗网络、国家公路管理局等多个机构的办公点,是朗伊尔城重要的政府及公共服务综合办公场所,方便当地居民和访客集中办理各类政务及公共服务事项。</p> <p class="ql-block">2024年挪威人均收入为8.68万美元,全球第5位高收入国家,仅次于卢森堡、爱尔兰、卡塔尔、瑞士;挪威国家籌建的石油、天然气基金達100万億美元,挪威首相曾告訴559.4万国民,大家就是不再生産,可供全国人民生活100年都沒問題,真是富的流油。</p> <p class="ql-block">【简约但不简单】是对朗伊尔城国家大厦的最好评价。</p> <p class="ql-block">我特地进去办理世界上最北城市邮局的明信片邮寄业务,国家大厦内工作人员只有一个帅哥,过程方便、快捷,业务员服务很好,还非常配合我打卡拍照。</p><p class="ql-block">因我用中文书写,担心被邮到宝岛台湾,特括号备注(PRC),过20天左右,便全部都收悉。办事效率也是杠杠滴。</p> <p class="ql-block">朗伊尔城的文化之家 “KULTURHUSET”:图书馆、电影院、咖啡馆(20250904)</p> <p class="ql-block">• “KULTURHUSET”是瑞典语,意思是“文化之家”。</p><p class="ql-block">• 右侧的“BIBLIOTEK”意为“图书馆”,“KINO”意为“电影院”,“KAFE”意为“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文化之家 “KULTURHUSET”-集图书馆、电影院、咖啡馆于一体的文化场所,提供文化、阅读、观影和休闲等多种服务。</p> <p class="ql-block">虽然富裕,但不铺张、不讲排场、不浪费纳税人的钱,只讲求实效和实用。</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城市斯匹次卑尔根岛朗伊尔城主街道(20250904)</p> <p class="ql-block">从朗伊尔城“文化之家”沿主街往伦巴支海边继续徒步1.5公里可到达【朗伊尔城博物馆】,右侧便为世界上最北的大学【斯瓦尔巴大学】</p> <p class="ql-block">在朗伊尔城主街道靠近伦巴支海侧的坡上建筑边有一组说明牌:</p> <p class="ql-block">• 地图与区域说明:</p><p class="ql-block">地图展示了朗伊尔城步行道的路线及沿途地标。</p><p class="ql-block">◦ “SENTRUM”(市中心):介绍了市中心的设施,如游客中心、邮局等;“Arktisk bibliotek”(北极图书馆),是极地研究和历史文献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BYRUNDEN”(城市游览路线):提示这是一条城市游览路径,可探索朗伊尔城的历史与风貌。</p><p class="ql-block">• 警示区域“VÆR VARSOM!”(请小心!):</p><p class="ql-block">◦ 禁止乱扔垃圾</p><p class="ql-block">◦ 注意野生动物(如驯鹿、北极熊,需保持安全距离)</p><p class="ql-block">◦ 禁止破坏植被(极地生态脆弱)</p><p class="ql-block">◦ 注意户外装备安全(如雪地摩托行驶规则)等。</p> <p class="ql-block">从朗伊尔城国家大厦沿主街道再徒步约800米,便到主街的未端的一个高地上,后面是主街的延伸直至伦巴支海边。</p><p class="ql-block">反之,从城外、伦巴支海边公路进朗伊尔城中心,这里是进入主街的入口,所以这里设有一系列导览说明牌。</p> <p class="ql-block">系列导览牌:</p><p class="ql-block">后续几块分别围绕**“历史记忆(MINNE)”“城市故事(STORIEN)”“北极之城(BYEN)”“自然景观(NENE)”“卢利肯山(LULLYKKEN)”**等主题展开:</p><p class="ql-block">• 介绍朗伊尔城的采矿历史(这里曾是重要煤矿产区)、极地科研发展、独特的极地生态(如极光、冰川),以及卢利肯山的徒步、观景等旅游信息,帮助游客深入了解这座北极城镇的人文与自然风貌。</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北大学-挪威国立【斯瓦尔巴大学】</p> <p class="ql-block">站在世界上最北边大学【斯瓦尔巴大学】靠近伦巴支海边,往山坡上拍攝的大学校景、环海公路边建筑、雪山、世界上最北边的博物馆【朗伊尔城博物馆】、直至环拍到从伦巴支海边进入城区中心的主街道。</p> <p class="ql-block">5.世界最北大学-斯瓦尔巴大学(University Centre Svalbard,UNIS),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1993年,斯瓦尔巴大学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北纬79度13分的首府朗伊尔宾城成立,由挪威4所大学合作开办。1993年8月开始招生,1994年学校正式成立。</p> <p class="ql-block">学校占地仅3200平方米,但其教学科研范围涵盖整个斯瓦尔巴群岛6万平方公里。学校的主要建筑是一座三层小红楼,此外,斯瓦尔巴科学中心也是其重要的教学科研场所,该建筑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征是,这些房屋采用北极地区典型的架空式结构(底部悬空,避免积雪和冻土融化对建筑的影响),且以鲜艳的红色、蓝色为主色调,便于在极地环境中识别,这是斯瓦尔巴建筑传统风格。</p> <p class="ql-block">学校目前有北极地球物理、北极地质、北极生物及北极工程科技4个系,全年招生500名左右,每年开设37门课程,全部用英文授课,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2021年,学校有学术 staff 61人,行政 staff 44人,学生482人,其中博士生29人。学生来自约20个国家,以北欧为主。曾有4名中国西藏大学的教师曾在该校留学。</p> <p class="ql-block">所有新生入学的第一周必须接受野外生存训练,包括学会射击、搭帐篷、野外做饭、驾驶和修理雪地摩托车等,以应对在野外进行科学考察和实验时可能遇到的危险。</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斯瓦尔巴大学】校区中间,往伦巴支海方向拍攝的景致,红房错落有致、雪山巍峨壮观。</p> <p class="ql-block">是在【斯瓦尔巴大学】生活区,拍摄的校景,极地蔚蓝的天空、纯净的白云映衬下的校园更加妩媚多姿多彩……</p> <p class="ql-block">校园生活区离朗伊尔城博物馆不远。</p> <p class="ql-block">挪威政府拟为斯瓦尔巴大学提供1.84亿挪威克朗,这将有助于恢复学校的正常运转,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p> <p class="ql-block">登山杖、滑板是必备品……</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北城市斯匹次卑尔根岛朗伊尔城博物馆(20250904)</p> <p class="ql-block">朗伊尔城博物馆,凝极地沧桑,述采矿史与北极自然、人文故事。</p> <p class="ql-block">左侧为朗伊尔城部分建筑,前方为伦巴支海,右侧山坡上为【斯瓦尔巴大学】</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登上【海精灵号】邮轮,开启探索北极三岛穿越极光带-斯瓦尔巴群岛+格陵兰岛+冰岛之旅……</p> <p class="ql-block">船长欢迎鸡尾酒会:船🚢方各位高管在船🚢长带领下步入酒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船长:Yaroslav Gonta:雅罗斯拉夫·贡塔(俄罗斯籍)</p> <p class="ql-block">船🚢长欢迎鸡尾酒会:邮轮船长及高管们与各位船客见面。</p> <p class="ql-block">Yaroslav Gonta:雅罗斯拉夫·贡塔:船长致欢迎词……</p> <p class="ql-block">船长有一句大实话,我是记下了:没有你们的到来,这艘邮轮就是一堆废铁,感谢您们!</p> <p class="ql-block">船🚢上来自各个国家国籍的高管们……</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著名的英国探险队【波塞冬】的俄罗斯籍的队长和德国籍的副队长。</p> <p class="ql-block">世界著名的老牌探险公司【波塞冬】俄罗斯籍的队长:谢尔盖·希罗基 在船🚢长欢迎鸡尾酒会上致词及介绍队员……</p> <p class="ql-block">谢尔盖·希罗基 探险队队长 </p><p class="ql-block">SERGEY SHIROKIY| EXPEDITION LEADER</p><p class="ql-block">谢尔盖出生于俄罗斯北部,曾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大学攻读历史。此后他对旅游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前往挪威继续深造并于2015年在特罗姆瑟的北极大学获得旅游学硕士学位。学习期间,谢尔盖已是俄罗斯最大国家公园的高级生态教育专家兼旅游部门负责人。早在2017年搬迁至斯瓦尔巴群岛的巴伦支堡之前,他便曾多次深入俄罗斯北极的偏远地区,积累了丰富的极地经验。</p> <p class="ql-block">英国波塞冬探险公司的员工,不但具有博士学位,他们还是各方面专家,如自然学家、极地博物学家、鸟类学家、海洋生物学家……,也是冲锋艇的艇长,同时大都能持枪射击保护游客的安全,真是全才!</p><p class="ql-block">最关键是,从他们自我介绍可知,热爱极地及极地探险是他们的共同点,让这些精英们从世界各地汇聚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英国【波塞冬】德国籍的探险队副队长:卡佳·舒尔茨在发言……</p> <p class="ql-block">卡佳·舒尔茨|邮轮助理</p><p class="ql-block">(探险队副队长)</p><p class="ql-block">KATJA SCHOLZ | CRUISE ASSISTANT</p><p class="ql-block">卡佳在德国霍尔兹明登长大,周围被大自然和森林环绕。她对户外生活的浓厚兴趣源自于一次徒步穿越西班牙卡米诺圣地亚哥(Camino de Santiago)800公里的经历。2019年,卡佳在英国居住时,有机会前往斯瓦尔巴群岛。在第一次逗留期间,她获得了一份工作,随后搬到了朗伊尔城。在此期间,她不仅成为了一名咖啡师,还对古代生活、野生动物、冰川、文化等多种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具有博士学位、各专业的专家英国【波塞冬】队员们,在队长谢尔盖·希罗基 介绍下,分别在作精彩的自我介绍并致欢迎词。</p> <p class="ql-block">ELOISA BERRIER | MARINE BIOLOGIST</p><p class="ql-block">爱洛伊斯·巴利尔|海洋生物学家</p><p class="ql-block">对海洋和动物的热爱促使Eloisa在20多年前移居巴塔哥尼亚。她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海洋生物学家,并参与了多个研究项目。在海上皮划艇运动中,她找到了运动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一种探索、旅行和发现新地方的完美方式。11年来,Eloisa一直在格陵兰岛和巴塔哥尼亚指导皮划艇探险。如今,她在北极、巴塔哥尼亚和南极洲轮流担任海上皮划艇向导和教练,教授不同级别的课程。如今,她是美国皮划艇协会在拉丁美洲的第一位4级海上皮划艇女教练。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与许多人分享自己的激情,她感到非常荣幸和感激。</p> <p class="ql-block">自然学家韩先生出生于辽宁,读书在大连,留学加拿大,现居住加拿大多伦多。</p> <p class="ql-block">维克多·韩|自然学家</p><p class="ql-block">维克多是一位勇敢的户外探险家,出生于中国,拥有加拿大国籍。他于2006年驶向北冰洋,在北极光的照耀下,身处零下40度的雪屋中庆祝了自己的生日,这次经历让他深深爱上了极地。维克多的冒险精神引领他踏上了北极、北极点、南极以及非洲的旅程。他常在探险船上工作,每一块冰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每一刻都充满了探索与敬畏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大家一起干杯,预祝行程平安、顺利……</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籍【海精灵号】邮轮605室</p> <p class="ql-block">【海精灵号】邮轮605室的阳台</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救🆘衣+防水长靴游轮公司免费租借,它们将陪伴我在邮轮探险期间的13天时间(2025.09.04-2.25.09.16)</p> <p class="ql-block">救🆘生衣,貌似是比我今年2025.02在南极洲【环球旅行家号】邮轮上的救🆘生衣,更简单、方便穿戴了……</p> <p class="ql-block">雪地镜里看北极风光……</p> <p class="ql-block">游轮行,朗伊尔城渐远,前方岛屿日落如金山,北极探险正式开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