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名║生活冀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号║118241205</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 片║手机相机自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冈石窟,是一部镌刻在石头崖上的史书,照鉴过去,也照耀未来。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初秋大同九人三日行”第六站,也是我们本次出行的“重头戏”游览——云冈石窟。走近石窟与千年时空对话,慈悲垂眸里盛世大同。探秘开凿、雕刻、风化,品味石刻不语胜万言的大同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团导游王红平提出做足“功课”,到了景区全程讲解,把云冈石窟的前世今生介绍的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云冈区武州山南麓,武州山最高处称为云冈,故命名云冈石窟。它始凿于北魏和平年间,依山开凿,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开凿用时最短的大规模皇家石窟工程,在中外石窟开凿史上都是一个奇迹,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到一尊石碑前随团导游说:“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北魏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这样描述云冈美景,无数工匠把生命的意义,留在了云冈石窟5.9万余尊造像和数不清的雕刻痕迹上,现存大小洞窟254个,其中最大的佛像高17米,最小的仅2厘米。窟龛绵延1公里,其内容雕刻丰富、技艺精湛、被誉为世界伟大古代雕刻艺术宝库之一。</p><p class="ql-block">随着导游的讲解,我们穿越着一个个石窟的历史时空、品味着石刻的文化演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皇家开凿的国家工程,代表着北魏时期的国家文化最高水准,无论是横向比还是纵向比都是空前的。云冈石窟的每一个洞窟,都呈现着东西方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如,第9窟属于中期石窟,既能看到古希腊爱奥尼亚石柱样式,更有仿中国传统庑殿式建筑,体现了石窟艺术逐渐中国化的趋势;第6窟是一个中心塔柱式洞窟,平顶方形,平面呈“回”字状,中心塔柱呈四方形,塔高15米,分上下两层,下层约高10米,上层约高5米,比例匀称,一层重龛楣装饰,窟顶外围雕有飞天,内设方格,这种形制的出现,受西域与河西诸石窟影响,其成果又对以后中国各地中心塔柱式洞窟产生较深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冈石窟是印度和中亚文化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产物,雕像里大量展现了美人之美的博大胸怀。第16窟到20窟是云冈的开山之作,这组被称作“昙曜五窟”的佛祖形象就体现了北魏统治者高大雄伟的身躯和大气开阖的旷野之气;洞窟里华夏文明的建筑元素又都传承了秦汉两朝的建筑式样,展现了中华民族美己之美的文化自信;雕像雕塑中众多的纹饰,既有南亚、中亚的,也有西亚、欧洲的,这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宽广博大胸怀气度。在展现中华民族美美与共的融汇能力中,我们能看到云冈音乐舞蹈窟里的乐器和舞伎、飞天,既有中国的,也有南亚、中亚的,形成了中西舞者共聚一堂、中西乐器共奏一曲的壮观和谐场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冈石窟可谓世界史上多民族互动和融合成果的巅峰代表。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上的成功先例就包括北魏建造云冈石窟、定都平城、迁都洛阳等一系列举措,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多民族共存共荣、共同发展,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文化。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性文化元素的一种认可与主动接纳,更重要的是它创造出一种文明的相互靠拢与趋同,这种趋同与现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实际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越千年时空,唤醒石刻生命力。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走近石窟与千年古迹对话,寻求慈悲垂眸里的大同盛世;探访开凿、雕刻的筚路蓝缕,风雨兼程;品味石刻不语胜万言的大同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深深感到:云冈石窟不仅为人类文明史提供了多元视角,还保存了文明轨迹的记录。除了包容性、和平性和统一性,云冈石窟也充分体现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云冈石窟的开凿样式从早期引入外来风格,到中期形成云冈风格,至晚期又吸收南朝风格。云冈石窟是文化交融、文明融合的代表,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