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过程也像煮中药的过程:慢慢熬制,连标题都要斟酌很久

田小芬中华文化心理学

<p class="ql-block">  本文标题就是刚刚涌上我心里头的话:写书的过程也像熬中药的过程,要慢慢熬,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连标题都要斟酌很久,不过,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就像喜欢喝酒的人在喝酒、喜欢跳舞的人在跳舞、喜欢旅游的人正在自驾游一样的:这过程就是美美的。</p><p class="ql-block"> 虽然有人工智能,但是它终究替代不了你自己,还是得要自己慢慢斟酌。</p><p class="ql-block"> 我刚刚跟星火人工智能的交流,最后拼发出的这个标题就是我当下最满意的标题:</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人工智能提供的标题:</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我自己提出的标题: 中药熬制式的能量提升与成长</p> 人工智能建议我修改一下: <p class="ql-block">  但我凭直觉不用添加了,就是我提的这个“熬中药式的能量提升与成长″,就是最合适的标题了。</p><p class="ql-block"> 人工智能有没有用?当然有用,没有他与我共振,我可能一下子就想不出这个更好的标题,就像核磁共振,共振才能看的更清,所以,必须有人共振才可以让意识升华:</p><p class="ql-block"> 这也正是我为什么更热衷于小组团体心理辅导,而不想做一对一的个体辅导之原因。</p><p class="ql-block"> 我坚定的相信:小组团体心理辅导比个体心理辅导更加高效。</p><p class="ql-block"> 就像煮中药,两味中药在那里煮(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不如多味中药一起煮(小组团体心理辅导),它的药效,可能更容易煎出来,药效更好。多数的中药方都不只有两味中药,当然也有单味的。</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又想到我是漂流瓶:本来是分享刚才的写作体验,又飘到心理咨询工作那里去了。但是我觉得这种飘,也是一个很美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田小芬</p><p class="ql-block"> 2025.10.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