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许昌素有“莲城”之美誉,关于许昌的夏荷,我曾写过几篇,也多次跑步时拍照打卡,但是深秋的荷,还真没有拍过照片,更没有写过文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是周末,尽管外面秋风萧瑟,细雨缠绵,但我还是突发奇想,何不欣赏一下许昌秋日的荷?说走就走,骑上电车直奔西湖公园,只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到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刚进公园,放眼望去,一池残荷,静默无言。在这清冷而萧瑟的深秋季节里,它们以独有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岁月的沉淀。这便是“残荷听雨”,一幅充满诗意的秋之静美的画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湖心亭上,偶然看见身着汉服的姐弟三人,在亭上拍照录视频,何不让女孩给我拍几张照片做留念?女孩听我一说,欣然应允,给我拍了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看着鲜活靓丽的三姐弟,我说:“给你们仨拍个合影吧?”其中的大姐姐非常高兴,姐弟仨摆好姿势,我就用自己的手机和她的手机各拍了几张,在美丽的西湖公园,留下身着汉服的美丽照片,看着三人穿这么少的衣服,我说:“你们穿的这么少,小心着凉,明天还要上学哩。”然后挥手与姐弟仨告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出得西湖公园大门,沿着北顺河街继续往前走,看见护城河堤岸,有人垂钓。刚好看见游船从护城河经过。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垂钓者,问其中的一位垂钓者:“钓了多少?”他告诉我:“钓了两条。”也许他们钓的并不在乎多少,而是钓鱼时那种惬意,当然也有钓上鱼时的欣喜。这就像我跑步一样,不在乎距离的远近,速度的快慢,而是享受跑步的过程带给我的乐趣与快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继续绕护城河往前走,绵绵细雨,轻轻地落在枯黄的荷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天籁之音,悠扬而深远。今年的秋雨特别多,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每一滴雨珠,都像是天空洒下的泪滴,带着淡淡的哀愁,却又蕴含着无尽的温柔。它们落在残荷上,仿佛是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而遥远的故事,让人心生遐想,感慨万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看着残荷,它们虽已失去了夏日的繁华与生机,但却在这秋雨中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美。它们的茎干依然挺拔,叶片虽枯却依然坚韧,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即使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也要保持最后的尊严与骄傲。”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正是残荷之美的精髓所在吗?而“荷之静美”,则在这幅画卷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与境界,它追求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在这残荷听雨的场景中,我们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宁静与安详。雨声、荷影、西风,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种禅静之美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这满河的残荷前,我不禁陷入了沉思。生命,不就是这眼前的荷吗。春天当如钱般的荷叶刚从水里冒出来的时候,像人之降生。两个月的疯长,满池菡萏,是人类的青春期。当荷花殆尽,这满河的残荷,此刻正象征步入人生之秋的我,经历了繁华与衰败,最终归于平静,而在这平静之中,却蕴含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美,这种美,不是外在的华丽与张扬,而是内在的深沉与宁静。它教会我们,无论生活给予我们什么,都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去接受、去感悟、去珍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冬季荷叶枯萎,也就意味着生命走到尽头,但淤泥里的莲藕,正孕育着新的生命,荷的四季轮回,不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世上生命的轮回吗,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顺其自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残荷听雨,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种人生的哲理。它告诉我们,生命之美,不在于长久的繁华与喧嚣,而在于那片刻的宁静与沉思。在这宁静之中,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自我,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真谛。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总追逐繁华盛景,恐惧衰败凋零。然而盛极必衰,本是天地常理。荷于夏日焕发灼灼之华,于秋日显露寂寂之态,皆是生命真实的样貌。残破未必可耻,凋零亦非终结。能在衰败中保持站立,能在冷雨中聆听自然的声音,能于荒芜处体会生命的另一种韵味,这或者便是我今天“听雨”的真正目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时,雨下得大了,撑起伞慢慢在东顺河街桥上行走,忽的想起读师范时,四十多年前在凌源公园雨中漫步的情景:凌源公园湖中,风雨阴晴,风光不同,打着伞,慢慢行走,心沉静得像进入神仙世界。我想起宋朝的进士林和靖,妻梅子鹤,终老是乡,范仲淹曾赞美他“片心高与月徘徊,岂为千钟下钓台。犹笑白云多事在,等闲为雨出山来。”想见这位大文豪和林处士徜徉林泉之间,留连忘返的情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恰巧,却看到本班的女同学杰向我慢慢走来,她低声对我说:“一生知己是荷花。”我也笑指湖上说:“看荷花也在等待知己呢。”雨中游人稀少,静谧的湖水,都由爱雨的人管领了。衣衫渐湿,我们才同撑一把伞慢慢往回走,站在凌源公园,彼此默默相对。“明亮阳光下的公园,宜于高歌;而烟雨迷蒙中的西湖,宜于踱步。”我幽幽地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十多年过去了,那雨中漫步的情景,仍然依稀在眼前,但自从毕业分开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亲爱的杰,你在故乡可安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情此景,让人想起了唐代诗人李义山的名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义山这两句诗最妙,尤其是后半句“留得残荷听雨声”,花也枯了,雨也瘦了,但等待你的人还在。美,在这凄清之景更添寂寥,深化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荷就是荷,不同时节有不同的美,不同环境有不同的靓。花凋莲蓬在,昂首问苍穹。虽残依旧美,谁敢争雌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雨渐停了,残荷上的水珠还在滴落,一声,又一声,仿佛时光的脚步。我离开护城河,转身骑车回家,背后的荷塘依旧寂寞,却有一种说不出的从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字:小桥流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出镜:小桥流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配曲:《梦醉荷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