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母亲往事》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诗人萧逸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母亲往事</b><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万俊华</div><br><br>这天,家中突然来了一胖一瘦两兄弟。瘦的是哥,胖的是弟。哥手中拿着一束香气袭人的桂花,弟手中拿着一篮红彤彤的苹果。<br><br>你们是谁?我问:要找谁呀?<br><br>找徐桂花大妈。哥俩异口同声:至于我们是谁?大妈一见我们就知道了。<br><br>果然,母亲一见到兄弟俩就带有疑惑的口气问:你们是何师傅的儿子?<br><br>是的。哥说:您就是桂花大妈啰?话音刚落,便拉着弟弟双双跪下。<br><br>这是怎么回事?母亲一时不解:快快起来说话。何师傅还好吗?<br><br>我父亲前两天走了。哥接着说。<br><br>听到这一消息,母亲叹了口气说:何师傅是个好人呀。我们在食堂共事时,他很关照我呢。都说好人不长寿,真是的,这人说走就走了。<br><br>此时此刻,但见兄弟俩泪流满面,还是哥说:我父亲临走前告诉了我们一件往事。要我们一定要来找您,向您讲清这件事,并代表他向您道歉赔罪。否则,他会死不瞑目的。 <br><br>何师傅讲了一件事?会是一件什么事呢?这么郑重?还要他俩来代他向我母亲道歉?听到这里,感觉母亲好象意识到了些什么?<br><br>你父亲是不是在称砣上做了手脚?按理说,何师傅不是哪种人,也不会做哪种事。母亲直说:你父亲有何事要向我这个罪人道歉呢?<br><br>不是。大妈,你息息火。哥说:让我慢慢道来。<br><br>一直是局外人的我,这次却听懂了母亲话中之意。前不久,家中卖废报纸。我称了是32斤,买废报纸的人称的却只有29斤。一查才知道是他在秤砣上做了手脚。<br><br>当年母亲是工厂食堂管理员。有一年年终结算,食堂平白无故少了295斤大米,26斤菜油。母亲很纳闷:都说是我拿回家吃了。可我又没有拿,这些东西自个儿会跑到哪儿去了呢? <br><br>当年,母亲就因为食堂少了295斤大米,26斤菜油,被打成贪污犯游街。<br><br>后来母亲又被下放到农场劳动改造。家中养的猪赶走了,有点值钱的樟木箱也让搬走了…… <br><br>父亲早年过世了。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母亲的工资,全部扣除抵贪污的费用。可怜我50多岁体弱多病的外公,就这样支撑起了这么一个一贫如洗的家。 <br><br>为了我们姐妹俩的生存,外公养了20只鸭子,让它们生蛋卖钱。数九寒天,他下到信江河边摸螺蛳给鸭吃,不幸得了伤寒病。终因没钱医治,活活被病魔折磨死了。 <br><br>我和姐姐因交不起两元学杂费、加上同学们都欺负我们贪污犯的子女而辍学了。 <br><br>记得那年夏天。妈妈忙不过来,我和姐姐就去农场帮着妈妈摘辣椒、茄子等。那时的太阳特别毒,我们在菜地里全身湿透了。几天下来,都晒成非洲人了。 <br><br>长期以来,母亲常常自言自语:我确实是什么也没拿呀。可是又有谁来证明我的清白呢?证明不了我的清白,我就是到死也不会瞑目的呀。 <br><br>就这样,母亲每天都生活在贪污犯的阴影中,生不如死呀!我知道,母亲是位有点文化的人,她一向都把荣誉看得十分重要。这件事,不仅在物质上,更在精神上,对她一生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br><br>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可又有谁来证明她的清白呢?<br><br>母亲在仔细听着何师傅的大儿子说话了:我父亲并没在秤砣上做手脚。他只是在每次称米和油时,将秤杆往上翘了一些。少时一次可多称得几两,多时一次可多称得几斤。一年下来,就是大妈您贪污的那个数字了。 <br><br>我气愤地说:那你父亲当年为什么不出来作证呢? <br><br>就是那些大米,养活了我们兄弟俩呀。何师傅大儿子继续说:我父亲要是说了出来,那些米和油都要吐出来。这样一来,我们还能活下来吗? <br><br>我默默无语:可怜天下父母心。 <br><br>何师傅大儿子接着说:我父亲成天生活在良心受到煎熬的痛苦之中。直至临死前,他才告诉我们真相,要我们一定要替他向大妈赔罪。这就足以说明,他一生都没有忘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背着这个沉重的包袱,他老人家一生都活得很累,直到离开这个世界。<br><br>说到这会儿,哥俩同时站了起来,靠近母亲。一个送花,一个送苹果。哥还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红包,放在母亲手中:请大妈一定要原谅我父亲的错误,收下我们这点微不足道的小钱。我们这就代父向您赔罪了。<br><br>原来是这么回事。母亲亲耳听到有人前来证明自己不是贪污犯,她喜极落泪了:这些东西和钱你们都拿回去,我心领了。我原谅你们的父亲。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你们父亲要养活两个儿子,确实也很不容易了。谢谢你们告诉我这事情真相,让我可以瞑目九泉了…… <br><br>不久,长期以来忧郁成疾的母亲,无憾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br><br><br><b>作者简介:<br></b><br><br>万俊华,笔名:阿年、尤谷、尤莫。江西南昌人。南昌市作协会员、江西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羊城晚报》等全国100多种报刊。有200多篇作品入选100多种选本。作品多次获全国性大奖。主编小小说集1部,出版《失学之谜》小小说集等书籍7部。<br><br><b><br>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br><br>投稿邮箱<br><br>furongguowenhui@163.com<br></b><br><br>主题不限,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br><br><br>《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br><br>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随到随审。<br><br><br>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br><br>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br><br><b><br>征稿要求:</b><br><br><br>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br><b><br><br>投稿格式:<br></b><br><br>邮件标题: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2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br><br><br>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br><br>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br><br>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br><br>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br><br><br>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br><br><br><b>奖项评定:<br></b><br><br>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br><br><br><br><b>赞助商:</b><br><br><br>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喜欢喝茶,需要购茶的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投稿问题请勿扰,按照征稿启事投稿即可。)<br><br>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br><br><br><br><b>自费出版事宜:<br></b><br><br>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br><br>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br><br>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芙蓉文化出版中心<br><br>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br><br>微信:1075812579<br><br><br><b>萧逸帆工作室<br><br>文学翻译征稿启事:<br></b><br><br>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br><br>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br><br>微信:1075812579<br><br>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