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紫金山,再登头陀岭!!<br> 紫金山古称金陵山,又称钟山,是城市绿肺,南京的母亲山,而头陀岭则为紫金山之主峰所在!!官方版登顶头陀岭有六条路线,前几年已经体验过四条。<br> 秋高气爽,趁着闲暇,选择所谓最平坦的紫金山东入口线路攀登,即钟山风景区东入口至千米最美林荫弯道—范鸿仙墓—东马腰—中马腰—沿登山道至山顶头陀岭。一路处处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通顶的盘山道弯曲平坦,缓缓而上,秋阳透过枝隙洒满路面,感觉棒极了!!特别惊喜的是沿途景点遗址接踵而来,有辛亥革命烈士范鸿仙墓、拥翠亭、永慕庐、议政亭、钟山古茶林、应潮井、万福寺遗址(名僧塔林)和道生说法等,正是条文艺沧桑之登山道啊!<br> 行至山顶,登高临下,湖光山色,古城新姿,尽收眼底!!<br>正是:<br>紫金山色气象万千,<br>登顶饱览巨变沧桑!<br> 下山选择重走最快捷的樱驼村线路,再度体验最陡峭青石板石阶登山道,中间一段需要挑战45度左右的陡峭石阶,心跳加速,野趣满满。<br> 最美弯道 从钟山风景区东入口往范鸿仙墓广场的绿道,无论是步行、骑行还是自驾其中,都像误闯仙境,绿意包裹,媲美梧桐大道,在光影的映射下,迎着微风,呼吸着山林中的清新空气,心情放松,自由自在欣赏美景岂不美哉!<br> 辛亥革命烈士,光复南京第一功臣范鸿仙赤胆刚毅,被孙中山盛赞为“一支笔胜十万雄师”,范鸿仙墓地清净肃穆,雄伟壮观,其英勇斗争的传奇历史永远激励着后人。 纪念亭楹联“懋著奇勋光史乘,长留浩气在人寰”引人驻足 <p class="ql-block">古香古色的六角石亭--拥翠亭,对联上面是明太祖游览紫金山儒臣所做诗句“鳌足立四极,钟山盘一龙”。</p> 当年临汾旅修建的磐龙路碑 梁朝所建应潮井,清澈甘甜,相传此井泉水与江水涨落相应,故而得名。 中山陵议政亭是位于南京永慕庐东侧的双层框架亭式建筑,原为孙中山之子孙科在此守灵期间处理公务、议论时政的场所。该亭采用通天式双层框架结构,梁架顶盘象征着中国国民党党徽。 林荫丛中的永慕庐,古朴典雅,环境深幽,是1929年为孙中山守灵而建。 始建于清乾隆年的万福寺建筑宏伟,其吴帝殿供奉着东吴大帝孙权。1929年修缮并辟为孙中山奉安纪念馆,抗日战争初被日军所毁。<br>现万福寺遗址周边的名僧塔林,安葬着历代高僧遗骨,四座舍利塔默默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悲凉。 晋末高僧竺道生悟解非凡,15岁就登坛讲法,成为江南佛学大师,他讲解佛法精妙绝伦,连顽石都为之点头。成语“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就是指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