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10月12日三墩老照相馆回顾展最后一天,我从市区赶到三墩老街去打卡,顺便摘录一些有年代意义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老照相馆门前一些市民在老照相馆门前拍照。</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在留影。</p> <p class="ql-block">照相馆主周虎泉</p> <p class="ql-block">三墩老照相馆展览馆门前</p> <p class="ql-block">三墩照相馆,是一本正在书写的老相册。它从来不是静默的容器,而是一座持续生长的视 觉 人 类学 田野 现场。从 1978年周泉虎拿起相机当学徒,到2025年的最新一张全家福,这里收藏着方圆十里人家的生活印记。这座位于庙前街的方寸空间,悄然成为平民自我书写的暗盒式装置-快门每一次开合,都是个体向历史投下的视觉锚点。</p><p class="ql-block">1981 年独立掌镜以来,周泉虎的镜头从庙前街出发,辐射至周边乡镇,记录下无数家庭的生活切片:</p><p class="ql-block">新生儿的百日照、新人的结婚照、学生的毕业照、团圆的全家福……每一张照片,都是这片土地 共同记忆的一个注脚。这些被主流史志过滤的肉身档案,在显影液中凝 结 成 青铜质地的平 民史诗。</p><p class="ql-block">这不是一个关于摄影技术的展览,而是一部用普通人面孔写就的视觉史。在此,摄影术退居为次要命题</p><p class="ql-block">我们 呈现的是一场影像自治运动--看被拍摄者如何借周泉虎之眼,完成对自我存在的赋权性确认;观机械复制的银盐颗粒,怎样在时空漂流中裂变为集体记忆的晶体。</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区:</p><p class="ql-block">时光显影·三墩照相馆纪年(1950年代-今)</p><p class="ql-block">Gallery One: Time Revealed: Sandun Photo Studio Through the Decades(1950s-Now)</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示三墩照相馆从五六十年代创立到今天的历史沿革通过典型影像(证件照、婚纱照、全家福等)呈现照相馆与街区命运的呼应,折射庙前街从热闹到静寂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区:</p><p class="ql-block">时光切片·周泉虎镜头下的年代肖像(1981-2025)</p><p class="ql-block">Gallery Two: Time Fragments: An Era Captured by Zhou Quanhu's Camera (1981-202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呈现周泉虎拍摄的典型客片:百日照、婚纱照、全家福、毕业照等影像对象以三墩人为主,辐射至周边乡镇,形成方圆十里的人情地图,串联普通家庭的生活与情感轨迹,构成这片土地的视觉史。</p> <p class="ql-block">文革时期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上山下乡运动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