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游览了崆峒山后,十月四日清晨,我们告别平凉,驱车奔赴成都。原计划沿太洋公路前行,途经黄柏塬、洋县,饱览秦岭层林尽染的斑斓秋色。然而天公不作美,连日秋雨淅沥,山间云雾翻涌,能见度极低,只得放弃蜿蜒小道,选择高速公路穿越秦岭。历经风雨兼程,于五日抵达成都,虽路线变更,却另有一番深刻体验。</p> <p class="ql-block">秦岭巍峨,横亘华夏腹地,不仅是地理上南北方的天然界山,更是气候、水文、生态与文化的分水岭。岭南温暖湿润,江北寒冷干燥;一方稻香四溢,一方麦浪翻滚。水土之异,孕育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惯、民居风格与交通方式,久而久之,积淀成南北迥异的风土人情。穿越其间,仿佛在短短数小时内,跨越了两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秦岭地形起伏剧烈,气候瞬息万变,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中华龙脉”。其广袤山域中,不少区域被划为自然保护区,严禁开发,守护着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天堂。驾车穿行其间,不仅是一次地理的跨越,更是一场对自然敬畏之心的唤醒。</p> <p class="ql-block">驶离平凉,高速公路如丝带般伸入秦岭腹地。山间白云缭绕,似轻语低吟,诉说着千年的静谧与神秘。薄雾如纱,拂过车窗,仿佛伸手便可触到山的呼吸。随着海拔攀升,雾气渐浓,宛如乳白色的油墨倾泻山谷,林木在朦胧中若隐若现。五米之外难辨路径,每一步前行都需屏息凝神,心怀敬畏,仿佛在自然的威严前悄然穿行。</p> <p class="ql-block">“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秦岭的变幻莫测,在此行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高速穿行于云雾之间,恍若游走于水墨长卷之中,山色空蒙,意境悠远。忽而云开雾散,青山叠翠,溪流潺潺,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转瞬又乌云压顶,暴雨如注,雨刮器急速摆动仍难辨前路,车辆疾驰溅起层层水花,宛如在自然的交响中奋力前行。</p> <p class="ql-block">一路穿越秦岭,桥梁飞架深谷,隧道穿山而过,十几公里长的隧桥接连不断,宛如巨龙盘踞于群山之巅。面对如此壮阔的工程奇迹,不禁由衷赞叹祖国基建之伟力——昔日天堑,今成通途。钢铁与混凝土的智慧,在崇山峻岭间书写着现代文明的壮丽诗篇。</p> <p class="ql-block">此次自驾穿越秦岭,虽行程匆匆,却满载感动与震撼。我们不仅领略了其雄奇壮美、气象万千的自然画卷,更感受到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历史厚重与生态尊严。这不仅是一场旅途的跨越,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秦岭无言,却以它磅礴的气度,深深烙印在记忆深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