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6~13日),在中国洛阳旅行社安排下,我与吕保平、李武运、黄玉敏、陶月强、丁建敏、程跃刚、晋新年夫妇,董贵延、李捞子、刘聚社、杜建库、刘跃文、陈社留、常瑞玲、许岷川、刘铁毛、刘跃文、赵迎舟、吴建中等嵩县一行26人,在县城出发,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郑州新郑机场,乘郑州—日本成田的</span>中国南方航空CZ8383航班<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路穿越云海,落地日本。这趟旅程,像是一场迟来的秋日私语,带着几分闲适,也藏着对异国风物的好奇与向往。</span>在日本期间,我们一行到了东京、京都(洛阳)、大阪、奈良等城市,游览了浅草寺、清水寺、富士山、大阪城、天皇殿等风景区,两次住太平洋岸边宾馆,因多是熟人,一路欢歌笑语,加之<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本旅行社地接导游祖籍中国广东的张国华</span>幽默风趣,郑州中国旅行社导游武晓楠、日本旅行社旅游大巴师傅祖籍中国黑龙江哈尔滨的唐师傅,使旅游变得轻松愉快,10月13日晚,顺利回到家乡。</p> <p class="ql-block">东京的下午,天皇府宫殿静静矗立在绿树环抱之中。白墙黑瓦的建筑低调而庄重,门前路灯古朴,栏杆静默。没有喧嚣,只有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我们远远驻足,不敢惊扰这份沉静。它不像一座权力中心,倒像一位隐于市的长者,默默见证着时代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天皇宫殿外的警务室,一位蓝制服的保安在站立,岗亭顶上的红灯安静闪烁。几只绿色交通锥整齐排列,像是日常秩序的守护者。他目光平和,不张扬也不冷漠,那种克制的敬业,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运转的精密与安心。</p> <p class="ql-block">天皇殿的公园里,松树被修剪得极有章法,枝干虬曲却不失风骨。远处高楼林立,现代与古意在此交汇。天空阴沉,却压不住这片绿意的生机。我们走着,脚步不自觉地放轻,仿佛怕惊扰了这份静谧的平衡。</p> <p class="ql-block">这是美国住日本大使馆的警务人员,手持木棍在站岗值班。</p> <p class="ql-block">日本的招牌,真是一门行走的艺术。商业街上,红螃蟹模型高悬,栩栩如生,远远就勾起食欲;店铺门面不大,却用立体设计拉出纵深感,像一幕幕微型剧场。</p> <p class="ql-block">商业街人来人往,日文招牌琳琅满目,穿和服的熊形装饰在屋顶憨态可掬地招手。我们穿行其间,像误入一场永不落幕的市井庆典。有人拍照,有人驻足看店,自行车安静地停在路边,整条街热闹却不嘈杂,仿佛每一寸空间都被温柔地使用着。</p> <p class="ql-block">大阪城在阴云下显得格外肃穆。护城河水静静流淌,倒映着石墙与飞檐。我们站在岸边,看那厚重的城墙,仿佛听见了丰臣秀吉时代的铁马金戈。这座城,不只是旅游景点,更像是一本打开的历史书,每一块石头都在低语。</p> <p class="ql-block">大阪城的石墙厚重而古朴,由不规则的巨石垒成,历经风雨却依旧坚固。墙后是典型的日式白墙建筑,掩映在树影中。护城河如镜,倒映着城楼与天空,水波不兴,仿佛时间也在此停驻。</p> <p class="ql-block">通往春日大社的石阶两旁,石灯笼静静伫立,有些已覆上青苔。横幅在风中轻晃,写着我们看不懂的祈愿。游客拾级而上,脚步轻缓,仿佛怕惊扰神明的安眠。这里没有喧哗,只有树影斑驳,和一种近乎神圣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清水寺的红墙在蓝天映衬下格外夺目,屋檐下灯笼轻摇,游客穿梭其间。有人撑伞,有人驻足,镜头对准那飞翘的檐角。这座建于公元八世纪的古寺,历经战火与岁月,依旧挺立,像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看着人间来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本的狐狸精庙</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有很多与游客相伴的梅花鹿</p> <p class="ql-block">清水寺前,阳光正好。游客们背着包,撑着伞,脸上是轻松的笑容。山丘绿意盎然,建筑的雕栏画栋在光下清晰可见。我们站在清水舞台上远眺,京都城尽收眼底——那一刻,仿佛也触摸到了千年前的风。</p> <p class="ql-block">寺庙的红柱与飞檐在蓝天下格外鲜明,游客们或拍照或闲谈,笑声与快门声交织。小山葱茏,云影浮动,整幅画面像一幅流动的浮世绘。这里不仅是信仰之地,更是生活的一部分,庄严与烟火气在此完美交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简单易记的车牌号</p> <p class="ql-block">浅草寺的雷门红灯笼高悬,像一颗跳动的心脏,吸引着四方来客。寺庙古老而热闹,绿树掩映中,香火不断。我们穿过大门,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江户时代的街市。</p> <p class="ql-block">参道上人潮涌动,招牌上“浅草寺参道”几个大字醒目地挂着。游客摩肩接踵,笑声不断,红白相间的建筑在晴空下格外明丽。这里没有距离感,只有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商业街灯笼高挂,枫叶装饰随风轻摆。店铺里传出阵阵香气,寿司、章鱼烧、抹茶甜点……我们边走边尝,像孩子般兴奋。热闹的街道,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前,那盏巨大的红灯笼上金纹闪烁,黑底金字的“观音堂”牌匾庄重肃穆。人们在门前合掌、拍照、低语,香火虽未燃,虔诚却已弥漫。</p> <p class="ql-block">整座寺庙红得热烈,雕梁画栋,气势恢宏。门前人来人往,却丝毫不减其庄严。高树参天,晴空如洗,那一刻,仿佛神明也在微笑。</p> <p class="ql-block">日本的智能马桶,真是让人开了眼界。洗手、冲洗、加热一应俱全,粉色瓷砖与花岗岩地面干净明亮。科技与生活在这里无缝衔接,连卫生间都透着体贴与温度。</p> <p class="ql-block">长桌上火锅翻滚,寿司精致,配菜丰盛。我们围坐一桌,边吃边聊,笑声不断。餐厅墙上挂着一幅传统画作,现代与古典在此刻交融,暖意从胃里升到心头。</p> <p class="ql-block">富士山藏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像一位披着面纱的女神。山脚林木葱茏,天空低沉,神秘而静谧。它不张扬,却让人心生敬畏——那是自然的神迹,也是心灵的朝圣。</p> <p class="ql-block">从高空俯瞰,山脉蜿蜒,森林如毯,云海翻腾。相机虽记录下画面,却难以捕捉那一刻的震撼。富士山在云中若隐若现,像梦,也像诗。</p> <p class="ql-block">走在日本街头,满眼汉字竟让人恍惚。路牌、店铺、指示,许多字我们认得,读音却不同。京都曾叫“洛阳”,洛东、洛西,名字里还留着大唐的余韵。那一刻,忽然觉得,中日文化,原是一脉相承的枝叶。日本文字混杂着汉字与假名,虽读不全,却莫名亲切——毕竟,那些“出口”“禁止闲逛”等字样,我们一眼就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九寨</p> <p class="ql-block">太平洋边的宾馆,推开窗便是无垠海景。我们凭栏而立,看浪花轻拍沙滩,听风穿过耳畔。海天一色,心也跟着开阔起来。这一程山水,不只是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放归。</p> <p class="ql-block">团友在富士山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团友在大阪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团友在天皇府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团友在聊天</p> <p class="ql-block"> 在异国他域聊地开心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乘坐的737波音737飞机</p> <p class="ql-block">跟随我们在日本旅游的大巴车</p> <p class="ql-block">导游张国华风趣健谈,郑州中国旅行社的武晓楠细致周到。有他们在,旅途多了笑声,也少了陌生。他们像桥梁,连接着我们与这个国度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张国华站在车上讲段子,逗得全车人哈哈大笑。他不只是导游,更像是这趟旅程的“气氛组组长”,让每一段路都充满温度。</p> <p class="ql-block">站在太平洋边,我浮想联翩,欣然写《观太平洋赋》。浩渺沧波,潮起潮落,人生亦如斯。我们这群退休之人,走过半生,终于得以临海抒怀。</p><p class="ql-block"> 太平洋赋</p><p class="ql-block"> 周明海</p><p class="ql-block">岁在乙巳,时维仲秋。嵩州廿六翁妪,解绶归休,结伴东游。越海登岛,驻履于太平洋之滨。凭栏极目,但见浩渺接天,沧波无极,心潮随涛涌而跌宕,感怀因景而生发。</p><p class="ql-block">遥望大洋气象,壮乎伟哉!水色接苍昊,烟波连翠微。长风鼓涛,若万马奔腾,雷霆震耳;巨浪拍岸,似千军列阵,雪沫飞溅。朝则旭日浴波,金辉万里,浮光跃金,恍若渔舟唱晚之景;暮则落霞映海,彩练千寻,静影沉璧,星河垂野之象渐显。昼夜轮回,潮汐涨落,概宇宙之节律,蕴自然之玄机。</p><p class="ql-block">夫观沧海,纳百川而不拒,容万类而不争。其广能载巨轮远航,通四海之货殖;其深可藏灵怪栖息,育万物之生机。人之于世,亦当效此胸襟:容世事之纷纭,纳人生之起伏。昔年案牍劳形,今朝寄情山海,看潮起潮落,悟世事轮回,岂不快哉?</p><p class="ql-block">念我等之辈,生于伏牛之麓,长于伊水之畔。少时陇亩躬耕,壮岁报效家国,皓首始得逍遥。今临万顷碧波,感天地之浩荡,惊岁月之骎驰。</p><p class="ql-block"> 忆往昔,我等或执教鞭育桃李;或扶犁阡陌,或勤政乡梓,宵衣旰食安黎庶。虽职分各异,皆竭诚奉献于嵩邙。光阴如矢,霜鬓已秋,然赤忱未泯,豪情犹存。</p><p class="ql-block"> 遥想中日一衣带水,文化互鉴,渊源流长。昔者大唐鉴真东渡,传法播智;周公负笈,怀救国之志;今我辈观风异域,非徒慕山水之奇,实怀敦睦之愿。但愿沧波万里,永息烽烟;两岸苍生,常沐太平。</p><p class="ql-block">兴之所至,援笔而赋。虽无雕龙之技,却有肺腑之言。愿与诸公共沐海风,同享天年,不负沧波万里,铭此瀛洲胜游。</p> <p class="ql-block"> 赠团友</p><p class="ql-block"> 陶月强</p><p class="ql-block">随团双飞小岛游,风土人文心中留。</p><p class="ql-block">明明你我初相识,咋觉已是老朋友。</p><p class="ql-block"> 二十六亲赴东瀛</p><p class="ql-block"> 吕保平</p><p class="ql-block">秋日寻幽向扶桑,二十六亲揽胜忙。</p><p class="ql-block">东京旧市藏新韵,名古屋潮拍岸长。</p><p class="ql-block">奈良京都藏禅意,大阪桥阔接穹苍。</p><p class="ql-block">最是西崖凭栏处,亟把诗吟送一觞。</p><p class="ql-block"> 瀛洲游</p><p class="ql-block"> 周明海</p><p class="ql-block">秋深结伴赴东瀛,耆老相携步履轻。</p><p class="ql-block">浅草风摇旗影动,富士云流黛色明。</p><p class="ql-block">杯酒闲谈家国事,灯前笑说旅途情。</p><p class="ql-block">归途犹记相逢暖,一路欢歌归嵩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赴日之旅奉和诸友</span></p><p class="ql-block"> 刘聚社</p><p class="ql-block">联袂赴东瀛,乘风御太空。</p><p class="ql-block">大阪摇曳里,京都飘渺中。</p><p class="ql-block">当年莫恍惚,今朝又王宫。</p><p class="ql-block">步履矫健处,祖国正日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马东瀛</p><p class="ql-block"> 李武运 </p><p class="ql-block">东京楼耸接云光,名古屋前忆大唐。</p><p class="ql-block">富士白云飘山顶,奈良神鹿吻衣裳。</p><p class="ql-block">大坂巷闹炒鲜烧,古寺香雾绕画梁。</p><p class="ql-block">温泉水暖健身体, 旅友谈笑心舒畅。</p><p class="ql-block"> 一周游期转眼过,满载喜悦回家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本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秦始皇晚年企图长生不老,徐福便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以及工匠、技师和谷物种子出海求仙药。徐福第一次出海空手而归,谎称因大鲛鱼阻挠未能抵达。秦始皇便派人射杀了一条大鱼。徐福再次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和百工出海,这次他带着船队一直向东,最终抵达了今天的日本,并在那里定居,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徐福后裔建立了国家,这就是日本。到日本走马观花一周,个人有以下印象,可能是盲人摸象,因此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存在美化与丑化之说,写出来,供参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日本社会注重简约化、个性化,比如从家用汽车上可以看出,高档次、豪华汽车不是特别多,舒适即可,特别是车牌号方面,国家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车牌号很随意,自己随意起名,政府备案即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日本国民普遍素质高,从乡村到城市市,看不到环卫工人、看不到交通警察、看不到城管,看不到垃圾桶,街面整洁,一尘不染,两天来没有看到纸屑之类垃圾。国民不管在哪里,产生的垃圾都要拿回家,然后按照规定,分类后送到指定位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一座活火山。它以完美的圆锥形山体闻名,是日本的国家象征和重要的文化、旅游地标。富士山是日本的神山,日本人一生都要到富士山朝拜一次,时间在每年的八九月份,如果一生到不了富士山,会死不瞑目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日本实行65岁退休制度,平均年龄89岁,全社会没有公有制企业,全是私营企业,退休后能够一次性拿到平均350万元人民币补助。退休后,一般不带孙子,不打麻将,不跳广场舞,不串门,一般都要到外面打工,再找一份工作,寻找快乐,有75岁照样当旅游车队师傅的,陪我们一周的导游姓张,广东人,67岁,已经在日本居住40年,属常住居民,他自己讲,每年都要两次体检,现在的心理年龄在40岁左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p><p class="ql-block">日本人讲规矩,诚信,不变通,有很多事,在中国人看来不可思议。饭店里用餐,有四个位置,不会让进五个人,四个人空位两个人进去报饭,再进去两个人,同一种餐,也必须两次做。两个空位,同时有三个人,那是不能在一起吃饭的,宣传册或菜单上是两片肉,绝不会是一片或三片,为此,我们旅游团队8日中午,好多人没有吃上饭,去超市购物,他们是不会补差价的。一个人进入一家公司,他会工作一生的,不会随意跳槽炒老板鱿鱼的。在日本,几乎不可能一夜暴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大超市还是旅游景区,物价都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p><p class="ql-block">日本街面特别是商业繁华地段,招牌很随意,五花八门,很多地方是立体画面,很远就有给人亲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饭店,给人增加食欲感,招牌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p><p class="ql-block">日本是一个海岛国家,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是跟着中国汉字改造而来的。京都是一个千年古都,他的另一个名字,从唐朝时期就叫洛阳,京都的东面叫洛东,西门叫洛西。在日本大街上,不管是指示牌,还是店铺名称,街巷路牌,里面基本都有完整甚至全是中文汉字,细问起来,叫法不同,语意部分相同,比如卫生间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p><p class="ql-block">中国大陆在出行的道路上,实行的是车右行,人行道亦是如此,所有车辆,驾驶员位置在左边,但在日本正好与中国相反,他们实行的是驾驶员位置在右前方,车辆靠左行,人行道亦是靠左边走。街道道路不宽,一般都是双向四车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p><p class="ql-block">日本全国高楼大厦不多,十层以上高楼较少,一般是五楼左右,也可能与地处在地震带上有关系,但作为居民居住确相当舒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p><p class="ql-block">日本人生活习惯与中国大陆大有不同,大陆人喜欢喝热水,在日本酒店、饭馆、高速服务区,看不到也不供应热水,他们喝凉水、冰水,街面商店很难找到热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一)</p><p class="ql-block">日本实行全民小学到大学全部免费教育,大学本科毕业率占全民的98%。从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兴趣,文明礼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自己去上学,从不需要父母、爷奶送,每年都要外出旅游两次,孩子结婚生子,老人不负责买房带孙子,不给孩子留遗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二)</p><p class="ql-block">在日本旅游,购物不存在强买强卖现象,购物多少与导游没有任何关系,导游只是负责给你带到地方,给你介绍品牌,至于游客购什么、购多少,导游都不过问。这样,就没有强制游客购物现象出现,导游与游客关系相当融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三)</p><p class="ql-block">在日本走马观花一周,总体印象为:日本国家在硬件建设方面,比如城市容貌、高楼大厦、公路建设等方面不如中国大陆;在国民素质等软件方面,中国大陆与日本相差距离较大,不是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能够赶得上的。在日本一周,行程数千公里,没有见到环卫工人、城管,几乎没有看到垃圾桶,但市面整洁,没有看到纸屑之类垃圾,没有看到正式的交通警察(只有少数协警,帮助游客或老人小孩过马路),车辆行走井然有序。日本,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的日本印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武运</p><p class="ql-block"> 深夜 拜读了李捞子的《我的日本印象》后,深有同感与此同时对他的作品有个大致印象,那就是和对日本印象一样他的作品也呈现一个明显特点,真实、简约和精致,值得一读。</p><p class="ql-block">任何一个人三五天时间想对日本国有个准确全面的印象那是万万不可能的,除了《我的日本印象》外,本人还有另外两点比较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一是诚信。10月七号中午用中餐时,由于与日方语言不通交流困难,我们几人按张导提示用手比划我们的目的,对方明白后用中文告知,可以用餐但需等30分钟,结果30分钟准时上餐;我们每天乘坐的旅游大巴到酒店接应时间与导游交待的时间几乎分毫不差;10月12号我们几个人分别买了几包香烟,通过对三个购物店同类烟品比较从价格上讲没有差别。诚信度比较高,根本没有上当受骗感觉。</p><p class="ql-block">二是细节。11号上午在品茶前,我们观察了民居。从空调、晾衣架。到下水管和烟囱都安装的非常科学和实用。下水管全包装且和墙体很少色差。烟囱和我们常用的直筒子不同是H型的,既可防止异物和雨水落入又不影响排除烟气。另外我们每晚住宿的酒店的卫生间洗澡间,尽管大小各异但都安排合理就连遥控器、洗漱用品的摆放也无可挑剔,</p><p class="ql-block"> 本文纯属个人感受无意美化和丑化,更不涉及意识形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p><p class="ql-block"> 2025.10.12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的日本印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捞子</p><p class="ql-block">日本旅游参观行程安排已经过半,初步印象是:第一、人少。我们几个朋友游览了附近的大半个村庄,基本没有见到人,有的屋里虽然亮着灯,但是只见灯影动,不见人出来,和我们国家人流攒动、人满为患形成巨大反差,日本和我们泱泱大国相比具有国土面积小、人口少的特点。第二、干净。我们看到公园里、宾馆中、公路上、商场内,到处都是非常干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的文明程度。第三、自律。停车场内的工程车、垃圾车和家里的私家车横平竖直、有序排放,汽车礼让行人,很少听见喇叭声,和我们国家有些地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形成强烈对比。第四、开放。商场内不少外国人打工,尤其是景区里面外国人随处可见,既提供了就业岗位,也带动了经济增长,值得我们借鉴。第五、敬业。景区里面和公路上有不少老年人在疏导交通、维持秩序,这也反映了日本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对我们发展老年经济,做大做强夕阳产业提供了参考。我们这次日本之行大家文明旅游,没有大声喧哗、不守时间、乱丢垃圾、违犯禁烟令等现象,表现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素质,树立了中国人的高大形象,为大家点赞!我相信我们的日本旅游一定会顺顺利利,圆满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