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

中国书画艺术快报

<h3 class="ql-indent-1">章法布局是书法作品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是创作书法作品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创作书法作品一要练得一手好字,这是书法作品创作的基础;二要懂得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这是书法作品成功的关键因素练。一手好字需要长年累月的努力,但章法布局知识却可以现学现用立杆见影。</h3><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启功先生 书法作品</h3><p class="ql-block"><br></p><h3>一、章法布局的含义及作用</h3><p class="ql-block"><br></p><h3 class="ql-indent-1">要认识章法布局,必须知道书法与书写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书写是内容的简单抄写,讲求单个字写得正确、端正、美观,它只是写字的基本要求,也是写成篇字或创作书法作品的基础。而书法则讲求通过内容字体、笔法、结构、布局,所体现出来的风格、气势、意境等,让人欣赏、玩味,进而给欣赏者带来美感。所以书法作品要借助于章法布局这一艺术表现手段,去丰富、强化内容所要表现的思想和感情,并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h3><p class="ql-block"><br></p><h3 class="ql-indent-1">章法布局是书法作品的整体安排,具体包括:如何确定幅式,如何安排书写的位置,如何留边,如何排行,如何安排字与字、行与行、文与款之间的空间位置,如何协调文字与空白的比例关系和疏密变化,以求得奇妙、协调的艺术效果。</h3><p class="ql-block"><br></p><h3 class="ql-indent-1">章法布局是书法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只有讲究章法布局,才能创造出成功的书法作品。如果没有好的章法布局,那么尽管内容好,单个字写得也不错,却也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书法作品。很多人写字很有基础,甚至写得很好,但却创作不出成功的书法作品,其主要原因就是不懂得章法布局的知识和技能。</h3><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启功先生 书法作品</h3><p class="ql-block"><br></p><h3>二、章法布局的基本要领</h3><p class="ql-block"><br></p><h3 class="ql-indent-1">书法作品,无论楷、行、隶、篆各体,都须讲究章法布局,尤其是行、草书表现得最为强烈和充分。但章法布局的妙处变化万端,不象结体那样容易把握。古人学习章法布局只能从碑帖和书法作品中去玩味、领会其中的奥秘。</h3><p class="ql-block"><br></p><h3 class="ql-indent-1">总结前人的经验,就一般规律而言章法布局的要领是:</h3><p class="ql-block"><br></p><h3 class="ql-indent-1">(一) 意在笔先。即在书写之前,先在心中筹划写什么内容。是诗还是文,写什么书体,是楷书还是行书,横写还是竖写,如何落款,如何用印,形成什么样的格调和意境,做到心中有数。</h3><p class="ql-block"><br></p><h3 class="ql-indent-1">(二) 量纸定字。即动笔之前在纸上筹划,根据要写的内容、纸幅的大小、字数的多少、字体形态、行列安排、落款格式及配印等,在纸上作好恰当地安排。一般先留出天头、地脚、左右边(天宽地窄,左右等齐),如楷书、隶书、篆书应先计算好字数(包括落款),折好框格,如写行书、草书,只折竖线(或横线)即可,横写时开头可空一、二格,最后横行不宜写尽,要有空脚,竖写式开头不需留空格,但要留下脚好落边款和盖印。初学者可象画草图一样先用稿纸布置一下,遇有不妥之处,再予以调整修改,待布局格式基本定下后,再进行书写,决不可信手落笔,造成问题才引起注意。</h3><p class="ql-block"><br></p><h3 class="ql-indent-1">(三) 首字领篇。开篇首字要认真斟酌后再下笔,写得大一些粗重、饱满一些,因为首字首笔有很大的制约力写下首字后,就要据其风格来考虑整篇字的许多变化,如大小疏密、体式意态及浓淡枯涩等,所以唐代孙过庭《书谱》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清代戈守智云:“首写一字其字势便能管束到底”,这表明书法作品的第一个字作用很重要,它对全篇起到管束和制约作用,基本上确定了全篇字的字体、笔态、形体等,起到统领的作用。所以对每幅作品的首字必先酝酿成熟再下笔书写,在写行、草书时第一个字一般要写得大一些、粗重一些、饱满一些。</h3><p class="ql-block"><br></p><h3 class="ql-indent-1">(四) 行气贯通。即整篇作品要气势连贯,一气呵成,格调统一,笔意笔势连贯,前后呼,应每行字的大小、肥瘦、长短、宽窄、疏密、向背、承接、俯仰、顾盼都应搭配得当,不堆砌不支离,自然流畅,气势优美。</h3><p class="ql-block"><br></p><h3 class="ql-indent-1">(五) 终篇收势。即整篇字的最后收束要完满,特别是最后一行要收得恰当合适。一方面应尽量避免只留一个字显得孤立、悬吊;另一方面也应避免通行到底,显得拥塞、过紧,末行在三分之二处结束为最好,全篇最后一个字可根据整幅的形势或长收、重收或大收、平收,并加重笔意(一般亦应如首字写得大些、粗壮些),留住行气,以免飘忽。但在实际书写过程中,还应随机应变,因势利导,避让补救,如果前行有渗化或枯笔,后行就要枯湿照应避免头重脚轻或前紧后松。</h3><p class="ql-block"><br></p> 启功先生 书法作品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9IgV83YX25DB6V-8hjAp4Q" rel="nofollow">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