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因“双节”回老家,节后才走进影院,观看了抗美援朝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志愿军:浴血和平》。前两部,我看后分别以《不朽的丰碑》《永恒的军魂》为题,写下观后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三部“立国之战”,第一部说的是为何而打,第二部体现的是家国情怀,而第三部展示的是,和平是英雄用血肉之躯换来的。综观这部影片,我有五点感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是影片多点交织,让观众对抗美援朝战役整体脉络有了清晰了解。在一部中,39军的三连在“松骨峰”激烈战斗中,多次与敌人近身肉博,伤亡渗重,最终牺牲111人,仅剩7人。孙醒就是幸存的七名战士之一,这位“松骨峰”战役中的英雄,在第三部中遭到美军的暗算,在不允许开枪的中立区被冷枪打倒,令人惋惜。还有作战参谋李默尹一家仨口,以一把门钥匙作衬托,围绕“分开、团圆、离别、回家”展开故事情节。看三部时也自然联想到一二部,尤其在影片收尾时,还特意向观众交待李默尹的最终结局,让人心酸。</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是用英雄鲜活形象,突出再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精典战役。上甘岭战役,是最关键且最惨烈战役之一。我军与敌人激战43天,其中有个画面让人难忘。由于敌人暗堡火力很猛烈,正在吞噬一个个战士生命。在这危机关头,黄继光用身躯堵向敌人枪眼,多发子弹从他胸膛穿过那一刻,我心如刀绞。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英雄无畏。同样在一二部,集中展现“血战松骨峰”“铁原之战”等精典战役以及丘少云、杨根思等一批战斗英雄形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三是谈判如战场,仍需巧妙的战略战术作支撑。战场是你死我活的殊死博斗,而历经长达747天“边打边谈”的拉锯战,可以说比打仗还折磨人。“谈判战”是战争重要组织部分。谈判讲求心理战术与战略定力,李克农的纸条“不动如山”恰恰证明这一点。谈判是需要守规则、讲信用的。和谈期间,警卫排长姚庆祥在中立区巡逻时,发现美军特工,为遵守信誉,他放弃掏枪反击,不惜用自己生命来证明,中国是恪守规矩、讲究诚信的。正因如此,我们才谈出了底气、谈出了国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四是后方支援很重要,它往往是保障取胜的关键。美军违反国际法,使用鼠疫类生化武器。女护士张娟挨个为患者吸痰,救下十几名战士,自己却因感染献出年轻生命。运输兵赵安南,圆满完成100次运送物资任务,在又一次执行药品运输任务中,为保护药品光荣牺牲。铁道兵在抢修铁路时,抓着钢钎固定铁轨,保证运送物资的火车安全通过。这些“非战斗英雄”,同样是战场上的幕后英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五是求和平不易,但维护和平是靠打出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志愿军拿命换取的。中国人热爱和平,渴望和平,战士用石头摆成“和平鸽”,寓意对和平的渴望。然而,美军机却霸道地降落在鸽子头上,在他们看来,在规则前面,谁强谁说了算。因此,对不讲规则、不讲信用的敌人来说,和平就是打出来的,忍无可忍就不能再忍。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烈士魂归故里,万家一片灯火。和平,不只是局部平安,而是全人类共同追求;和平,不是求来的,需要用生命去守护。让我们铭记历史,汲取教训,守护和平,致敬英烈,共创未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5px;">(照片、歌曲选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