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2日上午8时30分,深圳莲花山公园莲花湖畔早已聚起热闹的人群。随着主持人曹丽娟的开场问候,这场承载着市民热爱的放歌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悠扬的旋律随即在湖畔回荡,成为深圳清晨最动人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放歌开始前,袁和平团长总结了莲花山国庆节放歌在全国火曝的收视反馈,勉励广大歌友继续努力唱好每一支歌,把深圳的公园文化和深圳人的精神面貌,通过我们每星期的歌声和我们每一期制作的微信视频、美篇、抖音真实的传递出去。</p> <p class="ql-block">活动伊始,第一棒指挥刘建光率先举起指挥棒,暖场曲《我最爱的祖国》的旋律刚起,在场市民便不约而同地跟上节奏轻声哼唱,真挚的情感在歌声中自然流淌。紧接着,《日月同光》的悠扬曲调缓缓铺展,为这场群众性放歌奠定了温情而庄重的基调。随着“放歌开始”的提示,《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瞬间点燃全场,众人齐声高歌,歌声洪亮有力,将对祖国的热爱尽情抒发;《领航》《英雄》《把一切献给党》接连唱响,一曲曲正能量歌曲串联起对党和英雄的崇敬,而《阳光路上》《亲吻祖国》则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祖国的深情交融在歌声里。</p> <p class="ql-block">上午9时许,第二棒指挥刘伶接棒引领演唱。《北京颂歌》《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的经典旋律响起,不少资深歌友跟着节奏轻轻摇摆,唤起共同的记忆共鸣。《灯火里的中国》《祖国慈祥的母亲》则将视角拉回当下,用细腻的歌声描绘新时代的发展图景与深沉的家国情怀。随后,《马儿啊你慢些走》《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草原歌曲接踵而至,悠扬的曲调让市民仿佛置身辽阔草原,最后以《牧羊曲》的温婉旋律收尾,风格的切换让歌声更富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当第三棒指挥张宾利挥动指挥棒,《共筑中国梦》《光荣与梦想》的歌声即刻响起,铿锵有力的节奏传递出奋进的力量,彰显着深圳人追逐梦想的豪情。《告别》《到吴起镇》《七律·长征》三首红色曲目接连唱响,重温革命岁月的艰辛与壮阔,在场不少市民神情肃穆,静静感受红色精神的传承。随后的《望星空·十五的月亮》《说句心里话》《打靶归来》三首军歌,更是勾起许多人的军旅记忆,歌声里满是对军人的敬意与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临近10时30分,第四棒指挥郑雁军接过指挥任务,《小河淌水》《九九艳阳天》的婉转旋律带来清新气息,让现场氛围愈发轻松惬意。《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唱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小背篓》《小小新娘花》《故乡的小路》则满含生活气息与乡愁,最后以《共和国之恋》收尾,将个人情感与家国大爱紧紧相连。</p> <p class="ql-block">上午11时许,《歌声与微笑》的欢快旋律作为结束曲响起,所有指挥与在场市民共同合唱,笑容在每个人脸上绽放。自2002年由退休老人发起以来,莲花山放歌便以自愿参与、自娱自乐的自发性特质不断壮大,如今已形成成熟的组织模式却始终保留着最纯粹的群众底色。在这里,没有专业与业余的界限,只有发自内心的歌唱;没有强制的参与要求,却总能吸引市民自发聚拢。32首歌曲串联起家国情怀、红色记忆与生活热爱,让正能量在歌声中传递,也让这场群众性放歌成为深圳特区特有的公园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掌声与欢呼声在湖畔久久回荡。这场莲花湖畔的放歌,既是市民抒发情感的舞台,更是深圳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生动写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