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润人心,孝韵满庭芳——七彩公益“国学大讲堂”以《弟子规》传孝道

胡波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月秋深,细雨如丝,褪去了白日的喧嚣,为泰和小区晕染出几分静谧雅致。10月11日晚7时,七彩公益志愿者协会国学推广组的骨干成员如约齐聚张其林老师工作室,一场以“传承孝文化,涵养好家风”为主题的“国学大讲堂”活动,在绵绵秋雨中温情启幕,为小区居民与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浸润心灵的国学盛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活动伊始,在志愿者骨干的有序引导下,到场的小区居民与学生代表整齐列队,怀着崇敬之心面向古圣先贤画像行鞠躬礼。鞠躬的瞬间,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更让在场每一个人在庄重的仪式感中,静下心来感受国学文化的厚重底蕴,为接下来的孝文化学习奠定了沉静的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次授课依旧由志愿者讲师徐春喜老师主讲,她以《弟子规》中“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两句经典为核心,将抽象的国学智慧与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相结合,让“孝”的内涵变得鲜活可感。徐老师讲到,“身有伤,贻亲忧”,看似是提醒我们爱护自身健康,实则藏着最朴素的孝——父母对子女的牵挂,从衣食冷暖到身体安危从未停歇,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担忧,便是孝的起点;而“德有伤,贻亲羞”,则把孝的境界从“养亲”提升到了“荣亲”,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不仅关乎自身,更牵动着父母的颜面,唯有坚守道德底线、言行端正,才能让父母因自己的品行而自豪,这便是更深层次的孝。</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授课过程中,徐老师还不时与现场听众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为父母做过的小事”,鼓励居民交流“家风中的孝故事”。有学生说“现在每天会提醒妈妈添衣,不让她感冒”,有阿姨分享“婆婆年纪大了,每周都会陪她散步聊天”,一个个平凡的小故事,让“孝”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融入日常点滴的行动,现场掌声与共鸣声此起彼伏,秋雨的寒凉也仿佛被这份温情驱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夜色渐浓,秋雨仍淅淅沥沥,但工作室里的暖意却久久不散。这场“国学大讲堂”,不仅让居民与学生们读懂了《弟子规》中的孝之道,更让中华孝文化的种子在秋日的细雨中悄然播撒,相信这份对孝的理解与践行,会慢慢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成为滋养家庭幸福、传递社会温暖的重要力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