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假日心情 </p><p class="ql-block"> 陈雨柔</p><p class="ql-block"> 八天假期像握在手里的沙,不知不觉就漏到了尽头。</p><p class="ql-block"> 晚上整理书包和衣服时,看着摊在桌上的作业,才惊觉明天就要开学了。这八天里,五天下大雨闷在家里无聊死了,只能看电视剧和打游戏等。</p><p class="ql-block"> 最难忘的是中秋那晚,全家围坐吃月饼,家人还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可快乐总是过得快,今天下午我就开始"赶工":把数学订正错题算一遍,给语文摘抄本写完了,连书包都擦得干干净净。收拾完,我把新本子放进书包,指尖碰到封面时忽然有点期待--明天就能见到桌,可以和她聊天,说悄悄话。但我又不去上课啊,想要睡觉了,哎呀。</p><p class="ql-block"> 假期的美好,不仅是玩耍的时光,更是为了带着满满能量,回到校园继续成长呀。</p><p class="ql-block"> 秋雨三天</p><p class="ql-block"> 陈雨柔</p><p class="ql-block"> 清晨推开窗时,雨丝正斜斜织着。不像夏雨那般急吼吼砸下来,秋日的雨总带着点温柔的耐心,把教学楼顶的红瓦润成深褐,又顺着梧桐叶的月脉落慢慢淌下,在窗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p><p class="ql-block"> 这场秋雨一连下了三天。第一天下大雨了,下课排队去吃中饭,我们才发现外面下了瓢泼大雨啊!雨水一滴滴砸下来,道边的几茎野草从砖缝里钻出来,被大雨打得东摇西晃,天阴沉沉的让我有点害怕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的雨绵密了些,下课了我们去吃中饭,雨密密地斜织着,像一张网。同学们在雨中来回穿棱,身上很快就湿了,有的同学已经吃完了,我们还在排着队,一边闲聊等待吃饭,一边静静地看着雨。我蹲在一楼大厅边,看见食堂边的梧桐树开始落叶,金黄的叶子裹着雨珠落在积水里,像小船载着透明的宝石。排队进食堂,今天吃热乎乎的蒸红薯,甜味混着雨气飘进鼻子,连风都变得暖融融的。</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大雨终于在傍晚停了。我发现梧桐叶落得比往常多,铺在地上像软软的金毯,这是雨水悄悄给我们的惊喜。抬头看天,云层已经散开,露出一角浅浅的蓝,太阳把学校的影子拉得很长,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桂花香。</p><p class="ql-block"> 这场秋雨下了三天,校园里的生活也格外美好。惟一烦恼的是,女生们洗干净衣服,晚上开了空调才能吹干,第二天穿上干爽的衣服,现在想起那些雨珠、落叶和烤红薯的香气,好像还能摸到雨里暖暖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制作月饼 </p><p class="ql-block"> 王映涵</p><p class="ql-block">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佳节将至,空气中弥漫着团圆与甜蜜的气息。今天,我决定亲手制作月饼,为节日增添一份独特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我先准备材料:糯米粉、白砂糖、玉米油、水,还有我最爱的豆沙馅。一切准备就绪,制作月饼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 我先把糯米粉、白砂糖和玉米油倒入盆中,接着缓缓加入水,开始搅拌。可这搅拌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面粉一会儿粘在手上,一会儿又溅到脸上,我忙得不亦乐乎。好不容易把面团揉好了,我累得气喘吁吁。</p><p class="ql-block"> 我把面团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再把豆沙馅搓成圆球。接下来就是包月饼了,我把一块面团放在手心,搓成圆饼状,再把豆沙馅放在中间,小心翼翼地将面团包起来,捏成月饼的形状。可我的手法还很生疏,包出来的月饼不是馅露出来了,就是形状歪歪扭扭。慢慢地,我熟能生巧地把月饼做好了。最后放入月饼模具定型。</p><p class="ql-block"> 我把月饼放进烤箱。我守在烤箱旁,眼睛紧紧盯着里面的月饼,仿佛它们是我最珍贵的宝贝。随着烤箱温度的升高,月饼的颜色逐渐变深,空气中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我等了很久,时间似乎格外漫长。</p><p class="ql-block"> “叮——”烤箱提示音响起,月饼终于烤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戴上手套,打开烤箱门,哇!一个个金黄油亮的月饼呈现在眼前,表面的花纹清晰可见,就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我拿起一个月饼,轻轻咬了一口,外酥里嫩,豆沙馅香甜呵口,那味道简直绝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制作月饼的过程让我收获了满满的快乐。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吃起来格外香甜。我期待着和家人一起分享这份甜蜜,也期待着下一个充满乐趣的制作时光。</p> <p class="ql-block"> 想家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杨天昕</p><p class="ql-block"> 住校两周,我总在不经意间发呆。</p><p class="ql-block"> 早自习默写,写着写着就停笔了——想起以前这个点,妈妈会在厨房煮牛奶和鸡蛋,滋滋的声响混着她喊我“吃早饭”的声音;现在教室里只有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我盯着草稿上“家”这个字,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p><p class="ql-block"> 课间去厕所,路过听到有人打电话,语气像极了爸爸,以前在家每当爸爸下班回来,都会唠唠叨叨……上课铃声响了,才猛地回神。</p><p class="ql-block"> 午休时在宿舍里坐在床上,室友在聊周末外出的计划,我没怎么搭话,脑子里却在想爷爷——他每次会给我讲道理,还说让我看他养的花。以前一有好玩的事,我就会拍视频发给爷爷,现在只能在心里盘算,周六拿到手机,第一时间就要跟他视频。</p><p class="ql-block"> 晚自习结束,走在回宿舍路上,看着路边亮着灯的桂花园,又开始发呆。不知道父母和爷爷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也像我想念他们一样,在想念我。没有手机的日子,连分享日常都经历格外漫长的等待,可也因为这份等待,让想家的心情变得更真切。</p><p class="ql-block"> 舞台</p><p class="ql-block"> 杨天昕</p><p class="ql-block"> 周六,我穿着礼服,指尖轻轻攥着早已被手心汗浸湿的台词稿,一步步走向学校三楼礼堂。上周突然被老师选中做手语节的手语翻译。这也是江苏省听障学生演讲比赛的日子,更是我第一次站上这么重要舞台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我紧张极了,心跳得像小鼓在心里敲个不停,我赶紧找到搭档的口语主持人,她拿着话筒反复练习开场白,我则在一旁跟着默练手语。台词上的重点手语关键词密密麻麻,我们俩一个动口、一个动手,慢慢把流程顺了一遍又一遍。</p><p class="ql-block"> 随着开场音乐响起,我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我大脑有点空白,深吸一口气,跟着主持人走上台,站在她身侧。聚光灯落在身上的那一刻,我看到台下无数双眼睛,却意外地平静下来——只需要专注于身边的搭档的每一句活,每一个停顿就好。</p><p class="ql-block"> 可就在演讲进行到一半时,耳边突然“嗡”的一声,世界瞬间陷入了寂静。我心里猛地一沉:糟了,助听器没电了!听不到主持人的声音,就像失去了指引的方向,指尖下意识地停住。但看着台下期待的目光,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想起之前反复练习的节奏,凭着感觉,看台词、和主持人的口型,迅速抬起手,手语翻飞继续完成动作。</p><p class="ql-block"> 万幸的是,每一个手势都没有出错,我稳稳地跟上了她的节奏。当最后一位选手结束演讲,我和另外三位同学一起走上台,齐声说着结束语,我同步比出“我们明年见”的手势时,台下响起掌声的那一刻,我攥紧的手心终于松开,心里满是说不出的激动。</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的经历,像一颗闪亮的星星落在我的记忆之海里。我不仅完成了第一大会手语翻译的任务,更学会了在意外面前保持勇敢。原来只要提前准备、沉着应对,就能跨过看似困难的坎。</p><p class="ql-block"> 这舞台真精彩!</p><p class="ql-block"> 难忘的国庆时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杨天昕</span></p><p class="ql-block"> 十一假期的宿舍楼道格外安静,往日里此起彼伏的笑声被阳光碾碎、洒在空荡的走廊上。我正把洗好的衣服晾在阳台,风裹着桂花香飘进来,忽然觉得这样的独处,也没什么不好。</p><p class="ql-block"> 清晨不用赶早起的闹钟,我会慢悠悠晃去食堂。窗口阿姨笑着多给我舀了勺菜,偌大的餐厅只有零星几个人,金属碗筷碰撞的声音格外清脆。我可慢慢品尝。</p><p class="ql-block"> 午后的宿舍是我的小天地。把书桌收拾干净,泡一杯热茶,翻出搁置己久的画册。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成了最好的背景音,累了就散步在操场上,看流浪猫蜷缩在操场上懒惰,看云慢慢飘过教学楼的屋顶,回到宿舍躺床上,时间好像被拉长了,每一分每一秒都只属于我自己。</p><p class="ql-block"> 傍晚去操场散步,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我沿着跑道慢慢走,听自己的脚步声和心跳声,那些平时被学业塞满的思绪,此刻终于可以放空,抬头看星星渐渐亮起来,忽然明白孤独从不是煎熬。它让我卸下拥挤人群中的匆忙,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简单又踏实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国庆假期的尾巴,藏着两段让我念念不忘的小欢喜,像两颗裹了糖的果子,嚼起来满是甜意。</p><p class="ql-block"> 五号清晨九点,食堂里早已飘着淡淡的麦香。刚进门,王师傅就笑着递来围裙、帽子和口罩,我用深粽色的围裙裹住身体,瞬间有了“小厨师”的仪式感。抬眼望去,每张桌上都摆得整整齐齐:油亮的紫薯馅、清甜的(不知道名称)粉色馅摆在大铁银盘里,旁边放着印着花纹的月饼压模,像一个个等待施展魔法的小印章。</p><p class="ql-block"> 我挽起袖子,先学着揉月饼馅。软乎乎的面团在掌心打滚,要裹进不多不少的馅料,再捏成圆润的小球才算成功。到了压模环节,我小心翼翼把揉好的面团放进模具,轻轻一压,再小心地脱模,一朵带着花纹的月饼就躺在掌心,那一刻,成就感像气泡一样冒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六号的期特比闹钟醒得更早,因为学校要请聋人咖啡师教我们做咖啡。还没到约定时间,我就迫不及待地往家政室跑,远远就听见里面传来小声的惊叹,排队时,我盯着前面的同学操作,手心都有些发痒。终于轮到我,咖啡师笑着冲我点头,用温柔的手势演示步骤:先舀起咖啡粉,精准地称出10克,倒进滤杯;接着用压粉器把粉磨平,动作流畅又认真;再将滤杯放进咖啡机,按下按钮的瞬间,深褐色的咖啡液缓缓滴进杯子,像一条细细墨色小溪。最后倒进牛奶,白色的液体与咖啡交融,泛起淡淡的奶泡。</p><p class="ql-block"> 我捧着自己做的第一杯咖啡,小翼翼地抿了一口——“好苦啊!”我忍不住皱起眉头,旁边的咖啡师看到我的表情,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虽然苦味在舌尖打转。但心里却甜滋滋的,原来亲手做的加啡,连苦味都带着特别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从揉面团的笨掘,到压出月饼的惊喜;从手忙脚乱的称重,到尝到苦咖啡的雀跃,这些细碎的瞬间,拼凑成了我最难忘的国庆时光。</p> <p class="ql-block">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有感</p><p class="ql-block"> 许诚</p><p class="ql-block"> 翻开《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的心绪就被这位“人民的好书记”紧紧牵动。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在兰考大地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最赤诚的誓言。</p><p class="ql-block"> 孟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焦裕禄正是以这种“不忍人之心”,时刻牵挂群众的生活冷暖,在兰考的沙丘间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他的迎难而上与无私奉献,恰是对“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生动诠释。</p><p class="ql-block"> 1962年,焦裕禄来到“三害”肆虐的兰考县。面对黄沙漫天、盐碱遍地的贫瘠土地和一贫如洗的兰考人民,他没有退缩,而是发出了“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呐喊。他拖着患有严重肝病的身体,带头卷起裤腿、脚踩泥泞,走遍了全县120多个村庄。他和群众一起住草棚、吃粗粮,甚至在病痛发作时,用硬物顶住肝部止疼,继续和大家讨论治沙方案。“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成了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深入基层、求真务实的生动写照。焦裕禄最动人的,是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无私。他把群众的温饱冷暖看得比什么都重,却对自己的病拖了又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躺在病床上,心心念念的还是兰考的麦子长势、群众的生活冷暖。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为人民服务”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责任与担当。</p><p class="ql-block"> 今天再读焦裕禄的故事,依然令人热泪盈眶。在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的今天,他身上那种迎难而上的勇气、扎根群众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青团员,我更应该以焦裕禄为榜样,将他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主动担当、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团员的责任与义务,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p><p class="ql-block"> 初战</p><p class="ql-block"> 许诚</p><p class="ql-block"> 手工课上,当老师把彩色毛线和细钩针分到我手里时,外面女生笑着喊:“这不是女生玩的吗?”我攥了攥钩针,心里有点不服气——手艺活儿哪分性别,试试再说。老师说,学钩织得先练锁针,这是最基础的“基本功”。</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打活结就难住了我。毛线在指尖滑溜溜的,要么绕错圈,要么打好的结一扯就散。看着同桌女生很快完成,我有点着急,手指越绕越乱。老师走过来,按住我的手说:“别急,先把毛线在食指绕一圈,捏住交叉点,慢慢把线头从圈里拉出来,就像给钩针‘戴帽子’。”我跟着练了两遍,总算把活结稳稳套在了钩针上,我的心静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轮到锁针,老师演示时,钩针穿进活结、绕线、拉线,动作干脆利落,勾出的线像一串整齐的“小辫子”。可我的钩针像不听使唤又笨拙的的铁棍,绕线时总把线缠成一团,好不容易穿进活结,拉线要么太用力扯断毛线,要么太轻拉不出线圈。练了快二十分钟,手心都出汗了,手里还是一堆乱线,如同我复杂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我咬了咬牙,没吭声,盯着老师的示范视频慢放回看。原来绕线时,毛线要自然搭在钩针外侧,拉线时手腕得稍微用力,保持均匀。我擦了擦手心的汗,重新拿起毛线,放慢速度,先把钩针稳稳穿进活结,轻轻绕线,感受着毛线在钩针上的弧度,再慢慢把线拉出来。“成了!”当第一个工整的锁针出现时,我忍不住兴奋地小声喊了一句。</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时间,我一遍遍重复“穿——绕——拉”动作,指尖从发僵到灵活,钩出的锁针也从歪歪扭扭变得整齐有序。我笑着晃了晃手里的锁针,心里很清楚: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沉下心找对方法,就算是看似“不搭边”的事,男生也能做好。</p><p class="ql-block">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学习钩织让我细谨谦让。我也是堂堂男子汉,这小小的锁针,不仅是钩织的开始,更让我明白,别被刻板印象所困,只要敢尝试、肯坚持,就没有学不会的事。</p> <p class="ql-block"> 过去与现在的对比</p><p class="ql-block"> 张恒志</p><p class="ql-block"> 成长过程中,总会不断遇到大大小小的事件,让我们产生兴奋、难过、愤怒、震憾等七情六欲。特别是一些情绪,让人时刻反省、警惕自己开始变化以及成长,从懵懂无知的儿童变成沉稳的少年,我变化有两次。</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变化是改变外貌让我恢复信心,我小时候挺胖的,长得模样寒酸,摘下眼镜被同学们喊:“胖子,你还是戴上你的眼镜吧,给我拍证件的人员都说过,挺丑,这种言语我习惯了,我姐曾经嫌弃过我丑,巴不得让我堂弟做亲姐弟,我却沉默没说话,默认这个想法。</p><p class="ql-block"> 直到初中七年级下学期我转学到表姐那学校(山东枣庄区初中),我因为这学校的饮食和运动而改变,没有那么胖,减肥算是比较成功的,九年级被表白过一次,书上虽说品质高于颜值一切,但在现实中比较少,但至少外貌焦虑我已经没有了,还得用行动证明一切。</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变化是心理素质增强。小时候社恐,从来都没有什么主见,到现在见人大方,做事讲礼仪,有一定的主见,我很开心。回想小时候,陌生人和我聊天,我一紧张脸都红起来了,别人发现我异常问我发生什么事情,我慌忙摇头就不敢面对他的回答扭头跑了,甚至在班级上违心顺从同学的发言,其实我有不同的意见,到现在高中两年,我慢慢就懂了大大方方待人处事,有自己的建议,但是社恐还是有一点的存在,但这也是尊重、和女生保持距离啦。</p><p class="ql-block"> 从初中到现在,已经不知不觉五年过去了,每当我拿出过去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别人看了都吃惊说,这真的是你吗?变化好大啊!</p><p class="ql-block"> 我想也是,我不需要任何人定义我,好的也罢,坏的也罢,人的变化就在路上,一直往前走下去。</p><p class="ql-block"> 关于“善良”问题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张恒志</p><p class="ql-block"> 周一班会课时,有一句话吸引我的注意,“你是真善良还是伪善良”使我大脑快速转动开始思考,我想说我真善良,但仔细一品才发现我也并非真善良。善良虽然是美好的品质,但也会被恶人利用而坑害你。</p><p class="ql-block"> 反过来,你的善良是否被人利用甚至欺负你?我记得我手机曾刷过一段视频,这视频讲述一个男大学生主动发善心去扶救摔倒老人,却被老人“碰瓷”要求承担所有医药费,那男大学生没办法证明自己只好吃亏赔偿老人钱,有网友呼道:“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碰瓷,而是坏人变老了,他们在赌,利用你们的同情心获得利益”。</p><p class="ql-block"> 所以现在真正得心脏病、高血压的人晕倒在地上,大部分的人肯定无视直接离开,也有少部分的人在犹豫救还是不救,我想这是很正常的,毕竟人们害怕的是“碰瓷”,而不敢冒险去扶助他。其实,也有很多聪明的人打开手机录像证明,或者直接打电话请专业人员(警察、医生)来救助,这善良中有了智慧才更珍贵。</p><p class="ql-block"> 面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时候,我们不应只用善良的心就想去拯救所有人,而应先明辨是非,利用判断力去拯救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不过,要让“善良”成为你的弱点,不然你就是下一个《 农夫与蛇》中的农民。</p><p class="ql-block"> 我也曾带着许多善意帮助过人们,但我并非“圣母心”,我的善良是有限度的,我可以帮助你一次,但并不代表我每次会帮你,因为无条件的帮助会让被帮助的人习惯性找我需求帮忙,“初中时候,有一个同学借我笔记,可以,但他连续一周借我笔记,什么意思,"你上课在做什么?”我坚决地拒绝他,是希望他自己上课专注,而不是纵容他的上课走神、假装努力。</p><p class="ql-block"> 说到底,善良从不是“一股脑的付出”,也不是“无底线的妥协”。正如罗素所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可这份“最需要的品质”,更该配上清醒的判断,就像康德所言:“善良意志,不仅是唯一的善,而且是最高的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守住这份“善良意志”,用智慧为它设防,用边界为它兜底,让善良既温暖他人,也保护自己,这才是对“善良”最恰当的诠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