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纸新墨:在时光碎片上书写生活的诗意

村氓野老

<p class="ql-block">近日利用家存旧报纸临习朱熹榜书大字帖,努力体会朱体大字的独特风格,倾情感受并掌握旧报纸习字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反复临习,感到朱熹的榜书大字具有以下显著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体开阔,气象宏大</p><p class="ql-block">朱熹大字结体宽博舒展,字形上重下轻,重心稳定而富有动态平衡。如《书易系辞册》中每字约五寸见方,筋骨突出,强健有力,展现出雄浑大气的格局,兼具颜真卿的苍郁与钟繇的典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笔力雄赡,线条刚劲</p><p class="ql-block">用笔以中锋为主,起收顿挫分明,笔势深沉而迅速,大有“快剑斫阵之势”。线条浑厚而不失弹性,墨色黝黑,时现飞白效果,通过浓淡、干枯的变化,增强作品的艺术张力。</p> <p class="ql-block">笔力雄赡,线条刚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笔以中锋为主,起收顿挫分明,笔势深沉而迅速,大有“快剑斫阵之势”。线条浑厚而不失弹性,墨色黝黑,时现飞白效果,通过浓淡、干枯的变化,增强作品的艺术张力。</p> <p class="ql-block">理学精神,自然天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熹将书法视为“格物”方式,主张“字字有法度,方是字”,但又追求“纵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以质朴笔触传达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精神,形成“平淡天然,不事雕琢”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在临朱熹大字帖过程中,以为使用旧报纸练习毛笔字有许多好处。包括经济实惠、吸墨性好、心理放松,尤其适合初学者或预算有限者,但需注意油墨健康风险及进阶阶段的局限性。</p> <p class="ql-block">旧报纸成本极低,可重复利用,减少纸张开支,适合长期练习。‌‌</p><p class="ql-block">‌吸墨性好‌:报纸纤维粗糙,吸水性强,能模拟宣纸的墨色变化,帮助掌握笔法。‌‌</p><p class="ql-block">‌心理放松‌:免费获取降低心理压力,鼓励大胆书写,避免拘谨。‌‌</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那种老报纸,有很好的吸水性,质地比价柔和,是可以用来练习书法的,甚至写出来的效果比用专用的书法练习纸感觉还要好,不仅省下了一笔开支,也让字体更加有艺术性,传统的买笔书法和现代的印刷体在一张报纸上碰撞,真的很有艺术范,不少书法家都找报纸作为书法创作用纸,以展现自己的艺术思想,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用旧报练毛笔字需要处理报纸:先将报纸铺开,用小喷壶以细雾状把报纸喷潮,但不要喷湿。接着把喷潮的报纸一张张摞起来,让其阴干。这样做可去掉报纸印刷的油墨气,写字时吸水性不亚于毛边纸或宣纸。</p> <p class="ql-block">报纸阴干后,拿出处理好的报纸写字。经此处理的报纸,吃墨和吸墨效果较好,行笔的弛缓度也佳,练字效果跟上好的宣纸相差不大。</p> <p class="ql-block">采用这种方法,既能合理利用家中订阅的报纸,避免浪费,又能节省购买宣纸练字的资金。</p> <p class="ql-block">那种老旧的报纸更好使。写起来的感觉不比毛边纸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习榜书大字报纸的大小刚刚好,一张一个字,不用特地裁剪,省事!最重要的是,正面写的字反面不会渗。</p> <p class="ql-block">可以用另一面再写,干的也很快。这点比毛边纸强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且,报纸的价格也很亲民,论斤卖,性价比超高。不管你报纸上的图案多花哨,毛笔一写马上盖住,丝毫不影响。字写得好看的,说不定还能做成相框裱起来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之,旧报纸真的是个意外的好帮手,推荐给大家试试!😅📜</p> <p class="ql-block">旧报纸,承载着往昔的新闻与故事,如今在岁月的侵蚀下泛黄、褶皱,仿佛被遗忘的时光碎片。然而,当一支毛笔蘸满墨汁,在这些旧报纸上落下第一笔时,历史与艺术便悄然交融。每一笔一划,不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对旧时光的致敬。旧报纸的纹理与墨香相互渗透,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而毛笔的笔触则为这份故事增添了新的篇章,让传统书法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别样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选择旧报纸练毛笔字,是一种对资源的巧妙利用,更是对传统的创新传承。旧报纸上的铅字与毛笔的墨迹相互映衬,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铅字代表着过去的信息传播,而毛笔字则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延续。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旧报纸的有限空间也激发了书写者的创造力,促使我们在方寸之间展现书法的魅力,让每一寸纸张都充满艺术的张力。</p> <p class="ql-block">在旧报纸上练毛笔字,是一种回归本真的体验。远离了现代书写工具的便捷与浮躁,我们重新拾起毛笔,感受墨汁在纸张上流淌的质感。旧报纸的粗糙质地与毛笔的柔软笔触相互碰撞,产生出一种独特的书写乐趣。每一次提笔,都是一次与自我的对话,每一次落笔,都是一次对传统的坚守。这种简单的书写方式,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角落,用心去感受书法艺术的韵味,也让旧报纸在新的书写中获得了新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在泛黄纸页间,寻觅毛笔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旧报纸吸水性好,适合初学者练习笔法,尤其是楷书,因为报纸的粗糙表面能暴露用笔错误,帮助发现问题。不过,不建议使用现在的报纸,因为现在的报纸纸张太薄,吸墨后容易破损,而且表面光滑,不利于掌握笔墨的韵味。比如不临帖、不读帖、急于求成等,这些虽然不直接针对报纸,但可能间接影响练习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点纸质特性影响书写体验。</p><p class="ql-block">现代报纸与以前老旧报纸不同,纸张薄且吸墨性强,易导致墨汁快速渗透、洇墨,尤其对楷书等需精细控墨的书体不利。长期使用可能掩盖用笔问题,如笔力不足或笔锋散乱,反而不利于基础功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易养成随意书写的坏习惯报纸的非正式性可能让人放松对笔法、结构的要求,形成潦草随意的书写习惯。书法强调“一日有一日之功”,需保持规范练习的连贯性,避免“一曝十寒”或“急功近利”。</p> <p class="ql-block">部分人误以为报纸可替代正规练习纸,导致忽略临帖、读帖等关键环节。书法需遵循“临碑帖、精临帖”的原则,避免闭门造车或仅凭兴趣随意书写。例如,不读帖易导致结构松散、章法混乱。</p> <p class="ql-block">旧报纸练字:让传统在废纸中重生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