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长安城,半部《全唐诗》

运交华盖

<p class="ql-block">  长安是盛唐的都城,这里产生过千古传颂的诗篇,所以有一句话叫一座长安城,半部《全唐诗》。“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唐朝高中进士的读书人,都喜欢在慈恩塔下提名,当时的白居易是十七位到慈恩塔下提名最年轻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46岁终于高中进士,他快乐地骑马在长安城飞奔,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九月九忆山东兄弟》,表现了诗人王维的兄弟情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首诗让大诗人李白的雄心壮志跃然纸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再远的距离隔不断朋友的友情,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和长安有关的诗数不胜数。《全唐诗》收录唐诗4.9万首,有关长安的内容就有2万多首。</p><p class="ql-block"> 仅仅包含“长安”这两个字的唐诗就超过1400首,频率非常高。长安确实可以称为唐诗之城。我们可以举几个带有“长安”字有名的脍炙人口的唐诗诗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三月三,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既雁塔题名。就是进士及第以后,先游曲江,再去大雁塔,再把自己的名字题在大雁塔的墙板上。像白居易,高中进士那一年,是同年中进士十七人中年龄最小的,“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成了流传千年的雁塔题名诗句。后来,大雁塔下题满名字,四壁都是卿相的提名。对于读书人而言,能在大雁塔下提名,那是第一等光荣的事情,是他们人生的高光时刻。“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p><p class="ql-block"> 盛唐是中国古代最繁荣,文化最发达,也是最开放和最自信包容的时代。当时的长安是世界最繁华,文化底蕴最深厚的都市,那时候有很多外国人到长安取经,学习大唐的文化。“九天閶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库。一部长安城,半部《全唐诗》。从唐诗中,可以找到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诗,永远是炎黄子孙的骄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