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漫太行:一场跨越晋中的七日骑行纪

小童车

国庆的晨光穿透雨幕时,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柏油路面已被整夜的雨浸润得发亮。卫辉骑协筹备数月的“北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骑行计划”,便在这凉丝丝的清新里启程——身上的雨披还带着折叠的褶皱,轮圈碾过积水的“哗啦”声,却已抢先为这场旅程奏响序曲。七个人的车队,七辆单车,在淅沥雨丝中向着太行深处出发,没人预料到,这场会淋六天雨的骑行,竟成了与太行山最深刻的对话。<br> <br> 又一个黎明的行程,是一场与海拔的硬碰硬。从青龙峡往玉峡关去的路,像一条缠绕在悬崖上的绸带,近1000米的爬升藏在每一个弯道背后。陡峭的山势让每一次蹬踏都带着沉甸甸的虐待,汗水混着雨水顺着头盔系带往下淌,模糊了视线,却在抬头时撞进一片仙境:云雾从峡谷底部缓缓升腾,起初只是轻拂车轮,后来竟漫过车座,将我们裹进朦胧里。远处的山峰只剩淡淡的轮廓,骑行者的身影在雨雾中忽隐忽现,仿佛穿行在水墨画卷中,直到抵达玉峡关时,指尖触到的风都带着山间草木的湿润,所有疲惫都被这“云端骑行”的惊喜冲散。 出发的骑友们 大峡谷镇 云雾中攀爬 休息的骑友 石门口 今天的爬升一半了 通天峡景区 虹梯关位于山西省平顺县虹梯关乡东出河南的晋豫古商道上,"虹梯"二字由古道上的五十四盘立陡的"之"字形人工石梯得名,从山底仰望,山道如虹,故名虹梯关 螺旋公路 连着两个,下面还有一个 车轮继续向前,碾过了太行深处的历史与烟火。东寺头的石墙在雨里泛着青灰,红堤关的老槐树还挂着雨滴,而阳高乡的淳化寺,是这场骑行里意外的“时光隧道”。推开虚掩的寺门,唐风建筑的飞檐还沾着雨珠,斗拱上的纹路虽经岁月磨损,却仍透着当年的规整大气,站在殿前,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风铃在雨里轻响。再往黎城腹地去,“太行第一古城”的碑石在雨中更显厚重,“黎侯古国”的故事被雨丝串起,与车轮转动声交织,成了独属于骑行者的“古今对谈”。<br> <br> 武乡的板山,是太行赠予我们的秋日盛宴。雨在这里时停时下,云雾却比往日更盛,漫山的斑斓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像是给山峰披上了件七彩的红纱。我们停车在观景台驻足,看阳光偶尔刺破云层,把红叶照得透亮,风过时,叶片簌簌落下,有的飘进车筐,成了无需刻意收藏的纪念品。而板山不远处的黄崖洞,却瞬间将情绪拉回厚重的过往——保卫战的工事遗址群藏在山间,弹痕累累的岩壁、锈迹斑斑的炮位,无声诉说着当年的激烈。站在遗址前,车轮碾过路面的轻快仿佛被按下暂停,只剩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意。 东寺头新的酒店 邢塘村 空中村 大龄上村 过了村就是一路下坡到黎城县 黎侯古城 又是一个智商税 进入板山 犹如错入仙境 板山景区位于山西省武乡县城东部的窑湾乡左会村,处于黎城与武乡的交界处。[1]景区总面积为6平方公里,是武乡县的最高点,平均海拔超过1800米,最高峰花儿垴高达2008.5米。<br><br>板山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著称。[1]这里群峰壁立,绝壁千仞,植被茂密,鸟语花香,被誉为太行山的精华所在。[1]站在板山之巅,可以将八百里太行群峰尽收眼底,感受其巍峨博大的气势。<br><br>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包括板山红叶、板山日出、板山云海、圣人泉以及黄崖洞保卫战工事遗址群等。[2]登上板山,不仅可以欣赏到太行山的雄浑险绝,还能体验到壮丽的云海、绚烂的红叶等自然景观。 车轮碾过国道的柏油路面时,风里忽然多了几分厚重的气息。不远处,长乐村战役纪念碑静静矗立,灰白的碑身在秋日天光下格外肃穆,碑上的文字虽历经风雨,却仍清晰镌刻着当年的激战。隔着漳河望去,对岸的八路军烈士陵园与纪念碑遥遥相对,松柏环绕间,一座座墓碑沉默地守护着那段烽火岁月——我们停下,推着单车缓步走近,连车轮转动的声响都不自觉放轻,生怕惊扰了这份跨越时空的宁静。<br><br> 王家峪,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的青砖灰瓦便映入眼帘。推开纪念馆的门,时光仿佛瞬间倒流:墙上悬挂的作战地图还留着当年的标记,展柜里的旧军帽、公文包带着岁月的磨损,玻璃后的电台静静躺着,仿佛下一秒就会传出清晰的电波。我们凑在展窗前,听着讲解里的历史细节,那些曾在课本里读到的文字,此刻化作眼前具象的物件,让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变得格外真切。指尖轻轻拂过展柜玻璃,仿佛能触到当年八路军战士们的热血与信念,也让这场太行骑行,多了一份铭记与传承。榆社的“云竹湖”。别名“云簇湖”,果然不负“太行明珠”的名号:雨中的湖面,像被撒了一层碎银,远山影倒映在湖面,与岸边的芦苇荡相映成趣。我们把自行车靠在湖边栏杆上,任凭带着水汽的风拂过脸颊,七天里的疲惫仿佛都被这湖水带走。 1940年10月20日,在八路军对日军发动“百团大战”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日军乘我主力部队在前线作战之机,集结几千名日伪军袭击我后方,抗大总校奉总部命令在横岭一带阻击敌人。整个战役以我军伤亡二十几人为代价,歼敌百余人,成功掩护了八路军后方机关及当地群众的安全转移。 黄崖底村关帝庙 孔家峧村八路军机关旧址 王家峪村八路军总部旧址 进入晋中地界 云竹湖 向阳村中午吃饭的农家 实惠公道 旅程的拐点,落在了分水岭村。当车轮越过最高的山脊,便从爬升转向下坡,迎面的风雨无法阻挡我们下行车速。沁县的西湖水库静卧在山间,雨后的水面泛着粼粼波光,惊起的水鸟掠过,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襄垣县虒亭镇的后湾水库则多了几分壮阔,岸边的堤坝延伸向远方,与天际线连在一起,车轮碾过湖边的道路,发出“沙沙”的摩擦声,像是在和水库的水波唱和。最惊艳的当属飞瀑长廊(陈家院挂壁)——远远便听见轰隆的水声,走近才见几道瀑布从崖壁上倾泻而下,水花飞溅在路面上,带着清凉的水汽扑面而来,震耳欲聋的声响裹着我们的欢呼,成了回程路上最热烈的注脚。平城镇的牛杂丸子汤也是每来必吃的美味,配上几粒花生米和二两小酒,让疲惫的你感到全身舒畅。<br> <br>第七日下午,当车队回到出发点时,每个人的骑行服都还带着一路的痕迹,车筐里的红叶却已半干。回望太行山脉,云雾又开始在山间聚拢,像是在为我们送别。这场淋了六天雨的国庆骑行,没有晴空万里的惬意,却让每一处风景都更显真切——从黎侯古城到长乐村战场,从板山红叶到云竹湖波光,再到回程路上的几座水库与飞瀑长廊,车轮转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刻在回忆里的太行印记。原来最好的旅行从不是顺遂的坦途,而是在风雨中遇见的惊喜,是用汗水与坚持,换来的与天地山川最真诚的相拥。 分水岭乡张牛坡村的牛马古市 拐点到了,开始回程 冻双脑村水库 陈家院水库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