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影映心 岁月生香 心植净莲 步步生芳

鸿月揽秋

<p class="ql-block"> 莲影映心 岁月生香</p><p class="ql-block"> 心植净莲 步步生芳</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怪,这些年走南闯北,脚步踏过不少地方。春天在江南看雨打乌篷,橹声摇碎河面的桃花影;夏天去塞北听风沙漫过古长城,残垣上的落日滚成熔金;秋深时往岭南赶,看荔枝树的虬枝坠着红透的果,像缀了满树的小灯笼;冬雪初落时又奔向漠河,踩在齐膝的雪地里,看冰棱在阳光下折射出碎钻似的光。那些景致都曾让我驻足惊叹,可真正沉淀在记忆里,在某个深夜辗转时悄悄浮上来的,不是岳阳楼的壮阔,不是西湖的柔媚,竟是老家院墙角那株没人特意打理的野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老家的院子是祖父留下的,青瓦灰墙,墙角砌着半圈矮石,石缝里积着经年的腐叶,不知哪年夏天,竟冒出了一截嫩绿的莲茎。起初谁也没在意,只当是野草,可它就那样静静长着,从两瓣细叶到田田一片,把墙角那方小小的泥塘遮得严严实实。后来我才知道,莲本就爱这样的地方,淤泥越厚,根扎得越稳,叶长得越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年梅雨,雨下了整整半个月,天阴得像浸了水的墨纸。我趴在窗台上看雨,青瓦上的雨水顺着瓦当往下淌,连成一道道水线,溅在地面的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雾,朦胧了墙角的光影。可那片莲叶,却始终干干净净的,雨珠落在叶面上,像滚着一颗颗透明的玻璃球,顺着叶的弧度滑下去,滴进泥里,叶身依旧舒展着,绿得发亮,仿佛这漫天的雨、尘世的潮,都与它无关。那时我还小,只觉得好玩,蹲在塘边看了一下午,看雨珠聚了又散,看莲叶摇了又停,却不知这画面会像一枚印章,深深盖在我往后的岁月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离开老家,去城里读书、工作,日子像上了发条的钟,一刻不停地往前赶。初入职场那阵,我像只刚学会飞的小鸟,总想着往高处扑,怕落在别人后面。每天最早到公司,最晚离开,案头的咖啡换了一罐又一罐,电脑屏幕的光映着眼底的红血丝。有次赶一个项目,连着熬了三个通宵,第四天深夜,我趴在桌上揉着酸胀的太阳穴,抬头时瞥见窗外的路灯——那盏路灯已经很旧了,灯罩蒙着一层灰,灯光昏黄,却刚好照见楼下的小花坛。守夜的张大爷正坐在花坛边的石凳上,手里拎着一把旧铜壶,慢悠悠地给坛里的月季浇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大爷是小区的老保安,头发已经全白了,总是穿一件洗得发白的保安服。我以前总觉得他的日子过得太慢,直到那天深夜,看着他浇水的样子,才忽然愣了神。他握着壶柄,手腕轻轻倾斜,水流细细的,顺着月季的茎往下淌,绕开带刺的枝叶,慢慢渗进土里。风一吹,他的白发微微动着,可他的动作一点没乱,依旧那样从容,仿佛不是在浇花,是在做一件极郑重的事。那一刻,我忽然想起老家墙角的那株莲,想起雨天里它静静立着的样子——原来从容从来不是刻意装出来的,是像张大爷这样,在自己的节奏里慢慢走,像莲那样,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稳稳站着,不用急着向谁证明,也不用赶着跟谁比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就像五代时的翁宏写过“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以前读这句诗,总觉得是写离愁的,可那天夜里再想起,忽然懂了。落花也好,微雨也罢,都是寻常景致,可当人能静下心来,在落花里独自站立,看双燕在雨里翩飞,这份不慌不忙,本身就是一种美。我们总想着远方的风景,想着要做出一番大事业,却忘了脚下的路,忘了身边的人,忘了像张大爷那样,在深夜里好好浇一壶花,像莲那样,在雨里好好舒展一片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渐渐明白,心有莲花,从来不是要躲进深山老林,做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恰恰相反,是要在烟火气里守住自己的心,在乱糟糟的日子里,也能听见自己的心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去年秋天,我回了趟老家,正赶上母亲腌萝卜。院子里摆着一个大瓷盆,母亲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一把小刀,把洗干净的萝卜切成细细的条。阳光洒在她的头发上,我才发现她的鬓角已经有了不少白发。她一边切萝卜,一边哼着歌,是年轻时最爱唱的《茉莉花》,调子轻轻的,带着点跑调,可听着心里暖暖的。厨房的窗户开着,飘出淡淡的油烟味,混着萝卜的清香,还有母亲歌声里的温柔,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母亲这辈子没读过多少书,却把日子过得像首诗。她会在春天采来香椿芽,拌上香油和醋;会在夏天把西瓜泡在井水里,傍晚时分切开,甜得透心凉;会在秋天晒辣椒、腌咸菜,把整个秋天的味道存起来;会在冬天围着炉子烤红薯,让暖香漫满整个屋子。她从不会抱怨日子琐碎,也不会觉得生活平淡,就像那株莲,在淤泥里也能开出花来,在烟火里也能活出滋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想起南宋的郑思肖,他写过“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世人都说这是写菊花的傲骨,可我总觉得,这也是在写一种生活态度。不是要跟生活硬碰硬,是要在平凡的日子里,守住自己的那份“香”。就像母亲,在厨房的油烟里,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依旧能哼着歌,依旧能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这份坚守,不是轰轰烈烈的,是细水长流的,像莲的根,悄悄扎在淤泥里,默默汲取养分,然后长出一片青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我慢慢养成了一个习惯,喜欢收集生活里那些细碎的瞬间,像收集散落在路上的珍珠,慢慢串成一串,挂在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次去南方的一座小山寺,寺在半山腰,不大,却很清净。那天傍晚,我坐在寺门口的石阶上歇脚,忽然听见钟声响了——是寺里的晚钟,声音不响,却很悠远,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撞在山壁上,又弹回来,带着淡淡的回响。钟声响着的时候,檐角的风铃也跟着动了,叮铃叮铃的,轻轻巧巧的,和钟声混在一起,像是在对话。石阶上长着青苔,湿漉漉的,带着山的气息;不远处的香炉里飘着香灰,淡淡的烟,慢慢散在空气里。那一刻,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只有钟声、风铃,还有山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我坐在那里,什么也没想,就那样听着,直到钟声停了,风铃也静了,才慢慢站起身,觉得浑身都轻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冬天,我在老家的炉火边煮茶。炉火很旺,壶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响着,慢慢冒出白气。我坐在炉边,看着白气从壶嘴里钻出来,轻轻飘着,在冷空气中慢慢散开,像一缕缕轻纱。母亲坐在对面,手里织着毛衣,毛线球滚在脚边,她时不时低头,把线绕在手指上,动作很轻。父亲坐在一旁看报纸,偶尔抬头,跟我们说两句村里的事。窗外的雪下得很大,把院子里的树都盖白了,可屋子里暖暖的,茶的清香混着炉火的暖意,还有家人的说话声,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所谓的幸福,不过就是这样吧——有暖炉,有热茶,有家人在身边,有这样一段安安静静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春天的时候,我还去过一片野菊谷。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跟着朋友去爬山,走错了路,却闯进了一片开满野菊的山谷。野菊长得不高,细细的茎,小小的花,黄灿灿的,漫山遍野都是。蝴蝶在花丛里飞,翅膀扇动着,带着花粉的香气;蜜蜂嗡嗡地叫着,忙着采蜜;远处传来樵夫的山歌,调子粗犷,却很清亮,顺着风飘过来,和花香混在一起。我站在花丛里,看着蝴蝶飞,听着山歌响,忽然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又满满的——所有的烦恼,所有的焦虑,都被这山谷的风带走了,只剩下满心的欢喜和宁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些瞬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都是些寻常的日子,寻常的风景,可它们就像一颗颗星星,在我记忆的天空里,闪着淡淡的光。我渐渐明白,美从来不是那些宏大的、遥远的东西,不是高楼大厦,不是灯红酒绿,是心里的那份感知,是当你静下心来,能看见落叶飘下来的样子,能听见鸟儿唱歌的声音,能闻到花香的味道。就像唐代的刘长卿写的“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一个戴着斗笠的人,背着斜阳,慢慢走向远方的青山,没有什么特别的,可那份宁静,那份悠然,却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这就是美,是藏在寻常日子里的诗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去年夏天,我去了敦煌。在莫高窟里,我站在一幅壁画前,久久没有挪动脚步。那幅壁画已经很旧了,颜色斑驳,有些地方甚至已经脱落,露出了底下的泥坯。画的是飞天,衣袂飘飘,像是要从墙上飞下来一样。导游说,这幅画有一千多年了,是唐代的工匠画的。我凑近了看,忽然发现,在飞天衣裙的褶皱里,竟然还留着一个小小的指纹——应该是当年的画匠,在颜料还没干的时候,不小心按上去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个指纹很小,浅浅的,却像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的心门。我仿佛能看见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石窟里点着油灯,画匠坐在地上,手里拿着画笔,一笔一笔地勾勒着飞天的轮廓。油灯的光很暗,照着他专注的脸,他可能已经画了很久,手臂都酸了,可他还是那样认真,一笔一划,都带着虔诚。他或许没想过,这幅画能保存一千年,也没想过,一千年后,会有一个陌生人,站在这里,对着他留下的一个指纹,眼眶发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忽然懂了,真正能打动人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东西,是那些带着温度的、真实的痕迹。就像那个指纹,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瑕疵,可它却带着画匠的气息,带着岁月的温度,穿越了一千年的时光,走到了我的面前。这让我想起唐代綦毋潜的诗:“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有些情感,有些美好,从来不会因为时间而消失,它们就像山间的溪水,静静流淌着,遇到谁,就温暖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我,依旧会有迷茫的时候。工作不顺心的时候,看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会觉得无从下手;和朋友闹别扭的时候,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会觉得心里堵得慌;有时候看着身边的人都过得风生水起,会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走得太慢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可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父亲是个老木匠,最喜欢修旧东西。有次我回家,看见他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把旧椅子。椅子的腿断了,扶手上的漆也掉了,看起来早就该扔了。可父亲却拿着刨子,慢慢刨着木头,一下一下,很认真。他先把断了的腿拆下来,然后找了一块差不多的木头,一点点地削,一点点地磨,直到和原来的腿严丝合缝。然后他又找来油漆,一点点地补在扶手上,动作很轻,像是在呵护一件珍宝。我问他,一把旧椅子,值得这么费劲吗?父亲抬头看了我一眼,笑着说:“东西坏了,修一修就好了,人也一样,遇到坎了,缓一缓就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话很简单,却像一颗石子,落在我心里,漾起一圈圈涟漪。是啊,就像那把旧椅子,断了腿,修一修就能继续用;人遇到困难,缓一缓,就能继续往前走。后来我每次迷茫的时候,都会想起父亲修椅子的样子,想起他专注的眼神,想起他说的那句话,心里就会慢慢平静下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还会想起母亲晒被子的样子。每个晴天的午后,母亲都会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搭在绳子上。她会用手轻轻拍打被子,把里面的灰尘拍掉,然后让阳光慢慢晒透。傍晚的时候,母亲把被子收回来,叠得整整齐齐的。晚上睡觉的时候,盖着晒过的被子,能闻到阳光的味道,暖暖的,像小时候躺在母亲怀里一样。那份温暖,能驱散所有的委屈和不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还有街角卖早点的王阿姨。每天早上,我都会去她的摊子上买一杯豆浆。她总是笑着,一边给我装豆浆,一边问我:“今天上班不着急吧?”有时候我起晚了,急急忙忙地跑过去,她会提前把豆浆装好,递到我手里,说:“快拿着,别迟到了。”有次我感冒了,声音哑哑的,她听见了,第二天特意给我煮了一杯姜茶,说:“喝了暖暖身子,感冒能好得快一点。”那杯姜茶很辣,却暖到了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些细碎的温暖,像暗夜里的萤火,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我前行的路。它们让我明白,生活就像一片荷塘,有淤泥,也有莲花;有风雨,也有阳光。重要的是,我们要在淤泥里扎稳根,在风雨里守住心,这样才能在属于自己的日子里,开出最美的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人问我,怎样才能一直保持内心的清净?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也还在慢慢摸索,慢慢前行。但我知道,答案就藏在每一天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早上醒来,推开窗户,看见窗外的树叶上挂着露珠,阳光洒在上面,亮晶晶的,那一刻,心里就会觉得很干净;上班的路上,看见路边的小花开花了,虽然很小,却开得很鲜艳,那一刻,心里就会觉得很欢喜;中午吃饭的时候,和同事聊聊天,说说笑笑,那一刻,心里就会觉得很温暖;晚上回家,泡一杯茶,坐在沙发上,看看书,听听歌,那一刻,心里就会觉得很平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都是让内心清净的密码。就像禅语里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朵花里藏着一个世界,一片叶子里藏着一份智慧。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瞬间,都藏着让我们快乐的秘密,只要我们愿意停下来,用心去感受,就能找到那份清净,找到那份美好。</p> <p class="ql-block"> 前两天的傍晚,我站在阳台上,看着窗外的暮色。夕阳慢慢沉了下去,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像一幅油画。邻居家的烟囱里冒出了炊烟,一缕缕的,轻轻飘着,在暮色里慢慢散开。看着那炊烟的样子,我忽然想起了老家墙角的那株莲——炊烟袅袅,像极了莲在月光下舒展的样子,轻轻的,柔柔的,带着岁月的静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心有莲花,一路繁华”的真正含义。心里装着一朵莲花,不是说要脱离生活,而是要在生活里守住一份纯粹,一份善良,一份宁静。当我们的心里有了莲花,就能在喧嚣的世界里,听见自己的心跳;就能在平淡的日子里,发现生活的美好;就能在迷茫的时候,找到前行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份“繁华”,不是金银珠宝,不是功名利禄,是心里的那份丰盈,是日子里的那份温暖,是一路上遇到的那些善意。当我们的心里有了莲花,我们走过的每一条路,遇到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会变成生命里的“繁华”,都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就像老家的那株莲,在墙角的淤泥里,默默生长,静静开花,不声不响,却把整个夏天的美好,都留在了时光里。我们的人生,也应该像这株莲一样,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要守住自己的心,开出属于自己的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谓:</p><p class="ql-block">心田有莲,万物皆诗</p><p class="ql-block">步履生芳,前程自华</p><p class="ql-block">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