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闯入windows开机画面的七天(上)

雪夜清茶

<p class="ql-block">一直觉得文字是相对有魅力的,它的魅力在于,能将我们脑海中那些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思绪、情感和想象,凝固成有形、可感、可传播的形态。</p><p class="ql-block">所以,每出去一次,我都想以游记的形式,将路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待老了的时候可以拿出来慢慢回忆。唯一遗憾的就是自己的文字功底,面对美景时的词穷,不敢轻易动笔,担心表达不好,还有就是静不下心。</p><p class="ql-block">前几天,晨跑碰上一位老友,问我:怎么这么久没有看到你的游记了?千万不要私藏啊!</p><p class="ql-block">回到家,特意翻看了朋友圈,原来真的很久了,2021年到今,整整4年!虽然说,这期间,有口罩的原因,有小孩高考的原因,出去的相对较少,但至少每年两次的出行总该是有的。</p><p class="ql-block">最后的总结:就是懒!懒的动脑,懒的动心。</p><p class="ql-block">今天,又看到了一些好看的文字,突然就很感慨了。这几年,工作和所谓的心情消耗了大部分的心力和情绪,下班后就渴望“不费力”的娱乐,比如,刷短视频,手机不离手,从而不愿意“再启动”思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种病,得治。</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今天开始着手记录我们的呼伦贝尔之行了。</p> 呼伦贝尔:一场没有攻略的即兴诗 <p class="ql-block">我向来不是个随性的人。每次出行,必是亲自提前数月便开始筹划,尤其是远途的旅行,更是想安排的明明白白,特别是对每个景点,总想通过不同人的游记找到观赏风景、拍照的最佳位置,这样心里面才有底。朋友笑说我这是“攻略型旅行者”,我亦欣然接受——准备的过程,何尝不是旅行的前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这次往呼伦贝尔去,却是破了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月底,在单位上班的旅行搭子朋友们临时被通知,8月开始休年假了。整整休息了一年的休闲旅行群,终于重新热闹了起来。大伙儿都怕热,平提出,去内蒙吧,看大草原去。 </p><p class="ql-block">纷纷响应,说走就走,于是便有了这场毫无准备的远行。</p><p class="ql-block">定好路线,联系好车辆和司机,抢到机票,就出发。没有前奏,没有详细的攻略,只有机票,和一个自己都觉得陌生的冲动。</p> <p class="ql-block">8月4号,中午的飞机降落在海拉尔机场。舱门一开,那股子清冽又带着草香的空气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八月的草原,天蓝得不像话,像刚用水洗过一样,透亮透亮的。提前预定好的车子将我们带进了市区的酒店,下午也不急着去哪,就在街上随意地逛着,街道宽阔,行人脸上都带着一种慢悠悠的惬意,我们的心,也跟着一点点松弛下来,像是为即将到来的草原之旅,悄悄地做着准备。</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惊喜,在傍晚时分到来。朋友的一位亲戚,一位脸庞黝黑、笑容爽朗的大哥,执意要为我们接风。</p><p class="ql-block">车子载着我们离开市区,往草原深处开去。窗外的景色渐渐变了,楼房褪去,无边的绿意漫卷过来,像一块巨大的、起伏的绒毯,一直铺到天边。</p><p class="ql-block">蒙古包就立在这片绿毯的中心。还没走近,一股混着炭火与肉香的浓郁气息就热情地迎了上来,勾得人馋虫大动。走进包里,中间的大圆桌上,是用一整只羊做成的美味佳肴,是草原最慷慨的馈赠。</p><p class="ql-block">手把肉蘸着野韭菜花酱,肥嫩鲜香,一口肉,一口酒,所有的客气和拘束都在这一刻融化了。我们大声说笑,听着大叔讲草原上的故事,讲四季的风如何吹过不同的草场。</p> <p class="ql-block">走出蒙古包时,夕阳正把天边烧成一片瑰丽的锦缎。晚风拂过,草浪层层,发出沙沙的轻响,像一首古老的催眠曲。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五脏六腑都被这草原的夜色洗涤得干干净净。</p><p class="ql-block">微醺,景美!我们一行人穿起了蒙古服装,一本正经的当了一回当地人。</p> <p class="ql-block">望着远处天地相接的模糊轮廓,我的心已经飞了出去。这才只是第一站,真正的草原,还在更深、更远的地方等着我们呢。明天,马蹄会踏过怎样的草场?又会遇见怎样动人的风景?光是想着,就让人兴奋得睡不着觉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驶出城区不久,柏油路渐渐变窄,两旁的草地却无限拓宽,直至在天边与蓝天缝合。绿得不像真实的草原,被风吹成波涛起伏的模样。没有攻略上标注的“必看景点”,我却见到了此生最辽阔的天地。</p><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是真的很美呀!路上的我们一直在感叹:我们一直使用的电脑桌面,原来就是这。</p><p class="ql-block">这么美!那就下来拍照吧。</p> <p class="ql-block">车行至莫日格勒河畔,脚下的草甸厚实而绵软,像一方巨大的绿绒毯,一直铺到天边。那蜿蜒的河水,便是在这无边的绿毯上,以一种极尽舒展、极尽闲适的姿态,静静地流淌着。</p><p class="ql-block">它不像一条河,倒像是一位绝世的书法家,在泼墨挥毫时,那酣畅淋漓、一气呵成的笔意——那笔锋时而饱满圆润,时而纤细遒劲,回环处如盘起的玉带,舒展时又如飘飞的绸练。每一道弯,都划出一个优美的弧,弧与弧相连,圈出一片片丰腴的草甸,像母亲臂弯里呵护的摇篮。阳光在这里变得分外多情,它将万斛金辉,毫不吝惜地洒向水面,整条河便成了一条流动的、闪烁的银链,又像是仙人遗落在大地上一卷散开的、写满了神秘符咒的银色卷轴。</p> <p class="ql-block">听司机的话,我们直达最高的坡地,将这“天下第一曲”的全貌看个真切。</p><p class="ql-block">越往前走,越觉得这河的形态变幻无穷。方才还觉得它像一幅工笔的草书,此刻居高临下,却又觉得它更像大地的脉搏了。那清澈的、不急不缓的水流,不就是大地温热的血液在从容不迫地循环么?它滋养着这片草原,让草长得这样旺,让花开的这样艳,让无数的牛羊马匹,像珍珠一样散落在碧玉盘里。生命的所有喧嚣与繁华,仿佛都因着它这沉静而坚定的哺育,才得以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一个牧人骑着马,慢悠悠地从远处而来,那身影在辽阔的天地间,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和谐,仿佛他本就是这画卷里一笔不可或缺的淡墨。</p><p class="ql-block">看着这极致柔和的、百转千回的水,心中忽然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触。这水是何等的柔顺,何等的善于迂回!它不与坚硬的山石争锋,只是绕着走,绕着走,用千万年的耐心,同样也将大地切割出这惊心动魄的曲线。</p><p class="ql-block">不疾不徐,以柔克刚,在时间的漫长里,成就了空间的壮美。</p><p class="ql-block">它不像瀑布那样追求一泻千里的激烈,也不像大海那样崇尚吞噬一切的浩瀚,它只是在这平坦的高原上,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一部关于耐心、关于迂回、关于持久力量的哲学典籍。</p><p class="ql-block">此刻,天地间静极了,只有风声,和在河畔吃着草的马儿、羊儿……</p> <p class="ql-block">我们终究是要离开的。</p><p class="ql-block">当“天下第一曲水”在身后渐渐模糊,最终融成天地间一缕淡淡的银线时,忽然明白,我们带不走这里的一片云、一滴水,但那道弯弯曲曲的、闪着光的线条,却已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上。</p><p class="ql-block">往后的岁月里,每当心浮气躁之时,想起这莫日格勒河,想起它那九曲十八弯的沉静与从容,或许,便能获得一丝它所赐予的平和与力量吧。</p> <p class="ql-block">车驶离莫日格勒河时,河水还在脑海里蜿蜒——那被老舍先生赞为“天下第一曲水”的碧色丝带,在无垠的草原上盘绕出温柔的弧度。</p><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公路向东,直奔传说中的亚洲第一湿地——额尔古纳国家湿地而去。</p><p class="ql-block">窗外的风景正悄然变化。草原渐渐退向身后,地势开始有了柔和的起伏。就在这时,那些牧民的房子出现了——当地人叫它们“木刻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是些用原木垒成的屋子,棕褐色的木墙裸露着岁月的纹理,有些院子用粗糙的木栅栏松松地围着,偶尔能看到屋顶升起淡淡的炊烟,在下午的光线里袅袅地散开。</p><p class="ql-block">我想象着住在里面的人们——冬天围着铁炉子喝滚烫的奶茶,听风雪叩打窗棂;夏天清晨推开门,草原的风裹着草香扑面而来。这种与天地为邻的生活,离我们那样遥远,又那样令人向往。</p> <p class="ql-block">越靠近额尔古纳,湿地的气息就越发明显。空气变得湿润,带着泥土和水草的特殊味道。等“亚洲第一湿地”的标牌映入眼帘时,我们已站在了这片神奇的土地面前。</p> <p class="ql-block">登上海拔720米的主峰,整个湿地在眼前铺展开来——根河像一条闪亮的缎带,在湿地间自由穿梭,画出无数个漂亮的河湾。河水在这里分岔又合拢,形成一片片河心岛,像散落的翡翠。远处,白桦林银白的树干在阳光下发光,灌木丛深绿浅绿层层叠叠。八月的野花开得正盛,紫色的柳兰、黄色的金莲花点缀在绿毯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动人的是那份生机。虽然看不清,但你知道那里有天鹅在悠闲地游弋,鸿雁在浅滩觅食,或许还有狍子从林间探头张望。这片湿地是亚洲鸟类重要的栖息地,是无数生命开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台上,风从湿地深处吹来,带着水的清凉和草木的芬芳。我想起刚才看到的那些木刻楞,它们就像是这片伟大湿地的守望者,世代居住于此,与湿地相互依存。而我们从远方赶来,用几个小时的停留,感受这份天地之大美,然后把这份感动小心收藏,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从主峰下来,穿过一小片小树林,心情愉悦的我们,还跟孩童一样荡上了秋千。</p><p class="ql-block">方才在山巅指点江山的豪情,瞬间便被这最原始的快乐取代。</p><p class="ql-block">我们相视而笑……这一刻的感受,奇妙的难以言喻,好欢乐!</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夕阳西斜,那些木刻楞又出现在路旁,在金色的余晖里显得格外温暖。偶遇了一群牛羊,在半山腰,伴着夕阳,尤其的美……</p><p class="ql-block">我们跳下车,想跟它们合影。没想,却惊吓到了它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知道,无论我们走多远,这片湿地和它的守望者,都会一直在这里,守着北疆的春夏秋冬。</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我们出发了。</p><p class="ql-block">车在草原上奔驰,忽然就望见那片白桦林了。</p><p class="ql-block">原本是坦荡如砥的绿,绿到天边,绿得毫无保留;却在这绿得有些单调的时候,眼前毫无征兆地跃出一抹秀挺的白……很惊艳,也很特别。</p><p class="ql-block">我们让司机调了个头,一脚踏了进去。</p> <p class="ql-block">走进白桦林,世界霎时便换了副面孔。</p><p class="ql-block">方才还炙烤着肌肤的、蛮横的阳光,此刻被层层叠叠的叶子筛过,碎成一片片淡金色的、柔和的光斑,懒懒地洒在长满青苔与落叶的松软土地上。风也仿佛被滤净了,带着林间特有的、腐殖质与野花混合的清气,凉丝丝地拂过脸颊。一种深沉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的寂静,将我们温柔地包裹起来。</p><p class="ql-block">这种感觉很奇妙,也很舒服。</p><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又撒着欢地玩了……</p> <p class="ql-block">走在林间,我们的目光,总是不由得落在那些树干上。</p><p class="ql-block">那样的一种白,白得纯粹,白得矜持,仿佛是从北国的严寒里淬炼出的精魂。而笔直的白色树干则像无数支伸向天空的画笔,上面那些黑色的“眼睛”,有的俏皮,有的沉静,仿佛都在无声地注视着你,欲说还休。</p><p class="ql-block">我用手掌贴着一棵白桦冰凉光滑的树皮,闭上眼,好像能听见风穿过林梢的沙沙声,那是它们之间古老的密语。在这里,任何喧嚣都显得不合时宜,只想做个安静的听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说草原和湿地是天地间宏大的交响乐,那白桦林就是一首只唱给懂的人听的小诗。</p> <p class="ql-block">【写在后面的话】</p><p class="ql-block">由于篇幅的原因,这段旅程的影像不得不在此暂告一个段落。100张图片,仿佛100个瞬间的切片,却依然无法道尽此行全部的感动与惊艳。</p><p class="ql-block">山水有尽,而意兴无穷。那些还未曾与你分享的晨光与暮色、巷陌与山海,我会后面继续这场未完的旅程。敬请期待,更精彩的下一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