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海涅(德国)<div>诵读 雨田笠翁</div> 乘着歌声的翅膀,<br>心爱的人,我带你飞翔,<br>向着恒河的原野,<br>那里有最美的地方。<br><br>一座红花盛开的花园,<br>笼罩着寂静的月光;<br>莲花在那儿等待<br>它那知心的姑娘。<br><br>紫罗兰轻笑调情,<br>抬头向星星仰望;<br>玫瑰花把芬芳的童话<br>悄悄地在耳边谈讲。<br><br>跳过来暗地里倾听<br>是善良聪颖的羚羊;<br>在远远的地方喧腾着<br>圣洁河水的波浪。<br><br>我们要在那里躺下,<br>在那棕榈树的下边,<br>啜饮爱情和寂静,<br>沉入幸福的梦幻。<br><br>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抒情诗人和散文家,被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海涅的诗歌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民歌色彩浓郁,吸引了众多作曲家为其谱曲。其中《乘着歌声的翅膀》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谱曲。<div><br></div> 歌词<br><br>《乘着歌声的翅膀》<br><br>乘着这歌声的翅膀<br>亲爱的随我前往<br>去到恒河的岸旁<br>最美丽的好地方<br>那花园里开满了红花<br>月亮在放射光辉<br>玉莲花在那儿等待<br>等她的小妹妹<br>玉莲花在那儿等待<br>等她的小妹妹<br><br>紫罗兰微笑地耳语<br>仰望着明亮的星<br>玫瑰花悄悄地讲着她芬芳的心情<br>那温柔而可爱的羚羊<br>跳过来细心倾听<br>远处那圣河的波涛<br>发出了喧嚣声<br>远处那圣河的波涛<br>发出了喧嚣声<br>我要和你双双降落<br>在那边椰子林中<br>享受着友谊和安静<br>做甜美幸福的梦<br>做甜美幸福的梦<br>幸福的梦<br><br> 解读 <div>《乘着歌声的翅膀》:极致浪漫的理想图景。这首诗是海涅浪漫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核心是通过构建一个完美的“异域乌托邦”,表达对纯粹爱情的向往。<br></div><div><br></div>- 意象的象征意义:“恒河的原野”并非地理概念,而是诗人心中远离现实纷扰的“爱情圣地”;“月光、莲花、紫罗兰、羚羊”等意象共同营造出静谧、纯净、充满生机的氛围,象征爱情应有的美好状态——不受世俗打扰,只有甜蜜与安宁。<br><br>- 情感的核心:诗人将“爱情”与“歌声”“梦幻”绑定,强调爱情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体验,“啜饮chuò yǐn爱情和寂静”一句,更是将对精神共鸣的追求,推向了浪漫的极致。<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