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己的选择

代士龙正解国学

<p class="ql-block">我们这几代人的焦虑,很大程度上就源于选择恐惧症。摆在我们眼前的选项太多了,而且答案永远都在变。刚下定决心,你不得不听到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让你开始怀疑自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那就是一定要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那条路,不证明选择是对的,而是让选择因为你而变对。首先你不得不承认,世界上从来没有百分之百正确的选择,只有被坚定执行的选择。真正决定你能够走多远的,不是起点的优劣,而是你对于这条路的投入程度。你认真的回想一下,是否有这么一件事,假如你一直坚持下来,现在会给你人生带来巨大的好处。真正的失败不是选错路,而是半途而废。其次,选择越多人越痛苦,我们的痛苦常常不源于选错了路,而在于做出选择之后,一个更好的选择出现了。你选择了考研,结果同学已经月入过万了。你选择创业,结果老同事顺利的升职加薪。过度的对比让你无数次的陷入自我怀疑,但问题是换条路真的能更好吗?还是换了之后你依然在怀疑呢?不管答案如何,毁掉一条路最快的方法一定是边做边怀疑。现实就是走哪条路都会有遗憾,但只有走下去才会有收获。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人类的一切进步都是基于不确定性中的坚持。换句话说,世界上根本没有最佳答案,只有最适合你的答案。适合不适合取决于你的行动,而不是起点。那些最终成功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们一开始的选择就比别人高明,而是他们在选择了自己的路之后,投入了足够多的时间精力,让这条路成为了他们最适合的路。既然选择过多会带来痛苦,那么如何避免这种痛苦,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路呢?有五个实用的思维模型,帮助你更好的坚持自己的选择。第一步就是利用沉没成本效应逼自己一把。一旦你投入了足够多的资源和情绪,你的内心就会自然倾向于坚持,而不是轻易的放弃。最拧巴内耗的就是那些一边坚持一边怀疑的人。第二步,你可以尝试设定一个不可动摇的核心目标。大部分人做选择的最大问题就是目标模糊,导致遇到一点问题就容易被外界的声音影响,所以你可以设定一个不可动摇的核心目标,且这个目标必须具备这三个特点,第一,清晰可量化。设立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有实现的目标。比如不是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而是我要在一年内写完一本十万字的书。第二,有现实驱动力,这个目标必须对你的人生有实际的意义。比如说提升你的收入,拓展你的人脉,而不是空想的美好愿望。第三,长期稳定性。这个目标至少要在2到3年内不会变,否则你会陷入不断重新选择的循环,永远无法坚定的走下去。如果你对自己做的事情或者说是演技很有信心,这个时间线可以拉得更长。务必确保目标始终如一。坚定的本质不是靠意志力,而是清晰的方向感。第三步,你要用反事实的思维,提前为不好的结果做准备。很多人半途而废,是因为他们对困难的预期不足。当真正的挑战出现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心理准备,然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这时候反事实思维就能够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做法非常的简单,你在选择之前先写下两个问题的答案,如果未来我放弃了会是什么原因,如果未来我成功了是因为什么?比如你决定辞职创业,那么你的第一条答案可能是,如果我放弃了,是因为前期没有收入,然后家人反对,那么现在你就可以提前布局,储备一笔生活费,然后提前跟家人沟通,减少未来的动摇。反过来,你的第二条答案可能是,如果我成功了,是因为我洞察了用户需求,持续开发有价值的产品,那么你现在就能够设定行动计划,确保自己每天都在朝这个方向前进。坚定的秘密其实在于你提前预见了所有可能让你放弃的障碍,且做好了心理和现实的准备。真正的困难来临的时候,你就不会惊慌,而是已经有了解决方案。第四步,你可以用时间复利效应,让坚持变得越来越容易。如果每一次坚持都要靠意志力,你很快就会疲惫。所以你需要让自己的选择变得习惯化,让时间成为你的盟友,而不是敌人。比如你决定每天写500字,坚持一年你就是18万字。刚开始可能很难,但当你形成了习惯,就会进入一个自动执行的模式,不再需要每天鼓励自己去做决定,而是个自然而然的行动。你永远不知道时间复利会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样的方式奖励你,但是可以确定的事情,那些你在坚持的微小的、积极的行动,一定会在未来帮到你。第五步,用过来人的视角审视自己,如果你此时觉得自己还不够坚定,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想象五年后的自己,回过头来看今天的选择,你希望自己看到什么?你希望看到的是一个不断改变主意、被外界影响的人,还是一个坚定前行,最终收获成功的人?现在的你就是未来的你的作者。既然如此,就请用行动写下一个值得骄傲的故事,而不是在犹豫和摇摆之间浪费时间。通过这五个思维模型,我们从轻易放弃到被迫坚持,从目标模糊到方向清晰,从在困难前反复摇摆到提前预判困难预备解决方案,从靠意志力坚持到利用时间复利,从随波逐流到自我审视,掌握了坚定走自己路的能力。摇摆的人永远看不到终点,而坚定的人,终点可能会因你而改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