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推理小说,内容虚构,请勿对号入座</p><p class="ql-block">《囚鸟行动-星航714失踪的背后》上集</p><p class="ql-block">作者/有毒的虫子</p><p class="ql-block">2014年3月8日0时07分,维亚纳国际机场的跑道灯在夜色中划出两道惨白的光带。维亚纳航空星航714航班的波音777-200ER客机缓缓滑向起飞位,机身编号8N-NPT的金属外壳上“维亚纳航空”的金色字体反射出诡异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商务舱第12排靠窗的位置,诺瓦半导体清城公司的资深工程师陆则川指尖悬在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上,屏幕里是尚未完成的NR-03芯片优化方案。这款低功率芯片虽非传言中的国防级产品,却在物联网加密领域有着突破性应用,是公司计划向亚兰军方推荐的核心技术储备。他身旁坐着同事沈舟,这个刚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人正对着平板电脑反复核对专利文件——他们此行携带的技术资料,足以让同类产品的加密效率提升40%。“陆工,总部那边催着要最终测试数据,落地晨星市后咱们直接去公司加班?”</p><p class="ql-block">沈舟压低声音问,目光扫过邻座正在整理画具的老人。那是亚兰书画名家程砚秋,正准备参加在维亚纳举办的作品邀请展,随身携带的卷轴里藏着刚完成的《沧溟晓雾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陆则川尚未回应,机舱广播便响起乘务长的提示音:“各位乘客,本机即将起飞,请确认安全带已系好。”他抬头看向舷窗外,两名穿着黑色西装的男子正站在廊桥入口处,胸口别着的银色徽章在昏暗灯光下若隐若现——那是奥莱国安全情报局(OSA)特有的狮形标志。更反常的是,停机坪边缘的维修车旁,几名技术人员正操作着陌生的电子设备,天线指向客机的通信系统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0时40分,塔台发出起飞许可。客机在跑道上加速,巨大的推力将乘客紧紧按在座椅上。陆则川注意到,起飞滑跑过程中,驾驶舱的通讯指示灯闪烁了三下后突然熄灭,而通常此时应该传来机长与塔台的最后确认通话。他下意识地摸出手机,信号格显示“无服务”,可明明半小时前在候机厅还能正常通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机场北侧3公里的隐蔽处,一架RC-135电子侦察机悄然升空。机长拜伦·霍金斯盯着雷达屏幕,耳机里传来奥莱国中央情报局(CIA)南亚地区负责人肖恩·道格拉斯的指令:“确认目标信号稳定,启动GA干扰程序。”仪表盘上的电子战系统显示,星航714的应答器信号已被成功伪装成货运航班代码。0时59分,客机爬升至7000米巡航高度,航向直指东北方向的科伦市空域。陆则川合上电脑,看向窗外的夜空。月光透过云层洒在机翼上,他忽然发现机翼末端的航行灯闪烁频率异常,像是在传递某种密码。更让他不安的是,客舱电子钟好像慢了整整20分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晨星时间3月8日2时20分,科伦空管中心的监控屏幕上,星航714的信号突然开始不规则跳动。值班员桑坤反复呼叫航班,耳机里只有滋滋的电流声。他调出备用系统,发现这架波音777的ACARS(飞机通信寻址和报告系统)数据传输在2时07分就已中断,应答器则在2时21分彻底失效——这种双系统同时关停的情况,在波音777的安全记录中从未出现过。“立刻联系维亚纳塔台,确认交接信息!”桑坤的喊声打破了控制室的寂静。可当他拨通维亚纳空管的电话时,对方传来的却是一段预设的自动回复:“该航班已按计划进入预定航线,暂无异常报告。”这让桑坤脊背发凉——按照国际空管规程,航班失联10分钟内必须启动应急响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时的晨星市,诺瓦清城区总部已是灯火通明。总经理魏东盯着办公桌上的乘客名单,陆则川、沈舟等6名核心工程师的名字被红笔圈出。就在半小时前,他收到一封匿名邮件,内容只有一行加密文字:“狮已锁定猎物,目标转向西南。”联想到三天前OSA特工以“知识产权调查”名义的突然造访,魏东立刻拨通了亚兰外交部的紧急电话。3月8日清晨,“星航714失联”的消息占据全球媒体头条。在维亚纳的亚兰大使馆,大使林致远正与维亚纳外交部部长阿吉特激烈争执。“我们要求立即共享所有雷达数据和空管录音!”林致远将一份乘客名单拍在桌上,154名亚兰公民的姓名旁标注着详细身份——除了诺瓦的工程师团队,还有4名来自宏信的通信技术专家、2名医药研发人员,以及11名前往维亚纳参加佛教交流活动的信徒。阿吉特的表情格外僵硬,手指不停敲击桌面:“大使先生,我们的搜救队已经出动,但雷达记录显示航班可能坠入沧溟海。”当林致远要求查看奥莱国在沧溟海演习的相关数据时,他突然沉默,半晌才含糊其辞:“奥莱方称演习区域与航班航线无重叠,相关数据不便提供。”这一回应更增疑虑。根据公开信息,星航714失联当日,奥莱国军队在沧溟海同时开展两场军事演习,演习区域恰好覆盖航班原定航线。更反常的是,奥莱国第七舰队的“约克城”号航母战斗群原本在新港市休整,却在航班失联后两小时紧急起航,全速驶向马六甲海峡西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月10日午后,西兰联合协调中心突然宣布“在南冰洋发现疑似残骸”,随即发布了一张模糊的卫星图片。消息一出,全球搜救力量纷纷转向西南方向。但亚兰搜救船“海巡01”的船长董海却发现异常:“卫星图片的拍摄时间比公布时间早了12小时,且坐标与洋流方向完全相悖。”更让他震惊的是,船载雷达多次捕捉到不明信号干扰,技术人员排查后发现,干扰源来自南冰洋上空的奥莱国GPS卫星。</p><p class="ql-block">3月10日凌晨,星航714的起落架在迪亚哥环礁的军用跑道上缓缓放下。这个位于南冰洋中心的环礁岛,是奥莱国最重要的海外军事基地之一,1966年布列塔尼亚国强行驱逐岛上原住民后,这里便成为奥莱国“黑色行动”的中转站。跑道周围的探照灯全部开启,数十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围成警戒圈,CIA的黑色越野车已在停机坪等候。机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湿热的海风涌入。陆则川被强光晃得睁不开眼,两名穿着防化服的人员上前,将黑色头套套在他头上。“保持安静,不要反抗!”冰冷的枪口顶在后背,他能听到同事们的低呼和孩子们的哭声。混乱中,他的笔记本电脑被强行夺走,口袋里的U盘被搜走——那里面存有NR-03芯片的核心算法。乘客们被分批带上越野车,沿着茂密的热带雨林行驶了20分钟。当头套被取下时,陆则川发现自己身处一栋白色的密闭建筑内,房间的防弹玻璃外是高高的铁丝网,铁丝网上缠绕着带刺的钢绳,顶端的监控摄像头正缓慢转动。隔壁房间传来熟悉的声音,他认出那是程砚秋老人在质问:“你们是谁?为什么绑架我们?”“陆则川先生,我们知道你是NR-03芯片的核心研发者。”一名穿着白色大褂的女人走进房间,胸前的奥莱国航空航天局(NASA)徽章格外醒目。她自称莉娜·科恩,是基地的首席技术顾问,“只要你配合我们完成技术转化,就能获得优越的待遇,你的家人也能得到妥善安置。”陆则川盯着她的眼睛:“这是非法绑架!你们无权剥夺我们的自由。”他注意到莉娜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文件,上面的“脑机接口实验”字样一闪而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莉娜冷笑一声,按下墙上的按钮,屏幕上突然出现他妻子苏晴的照片——那是三天前苏晴在学校门口接女儿的场景。“你的妻子是小学老师,女儿在晨星市实验小学就读。”莉娜的声音带着威胁,“配合与否,决定了她们能否安全生活。”此时的建筑另一侧,4名宏信工程师被带进了装备齐全的实验室。一名奥莱国技术官将一份保密协议拍在桌上:“你们研发的5G通信加密技术,现在属于奥莱国国防部。拒绝签字,就永远别想见到家人。”实验室的货架上,摆满了标注着“机密”的设备,其中几台仪器的铭牌显示来自诺瓦公司——显然,奥莱国军队早已对这些技术虎视眈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基地的地下层,程砚秋等普通乘客被关押在集体牢房里。老人偷偷观察着守卫的换岗规律,发现每天20时至22时是监控盲区,且西北角的通风口铁丝网有松动痕迹。他将这个发现告诉了身旁的矿业高管拉吉夫,两人开始秘密计划逃跑:“只要能找到信号源,就能向外界传递消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月15日,亚兰“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冰洋搜救区。船长周志毅站在舰桥,看着海面上漂浮的疑似残骸,眉头紧锁。“这些碎片的材质与波音777不符,像是故意投放的诱饵。”技术人员的报告印证了他的猜测——碎片上的油漆层明显经过人工老化处理,生产日期标注的是2001年,而星航714的机身涂装是2012年更新的。更诡异的是,每当搜救船接近迪亚哥环礁方向,就会遭遇强烈的电子干扰。“我们的雷达被虚假信号覆盖,卫星通信也出现延迟。”通信员急报,“奥莱国侦察机一直在上空盘旋,距离不到10公里。”周志毅立刻向国内汇报,得到的指令是“保持警戒,继续搜索,注意收集干扰证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时的奥莱国首都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总统本杰明正看着CIA提交的报告。“所有目标已安全抵达‘中转站’,技术人员开始配合工作。”中情局局长戴维·赖特指着屏幕上的迪亚哥环礁卫星图,“亚兰搜救船距离基地还有300海里,第六舰队已奉命实施拦截。”本杰明手指敲击桌面:“必须确保没有任何证据泄露。那些芯片技术要尽快转化为军用,脑机接口实验不能停。”他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让维亚纳政府发布‘机长劫机’的初步结论,转移国际注意力。”</p><p class="ql-block">3月24日,维亚纳总理纳伦德拉果然召开新闻发布会,声称“有证据显示机长卡里姆因家庭问题劫机,最终导致飞机坠入南冰洋”。这一说法立刻引发质疑——卡里姆的飞行记录显示他经验丰富,且家庭关系和睦,所谓“抑郁症”的说法并无医学证明。更关键的是,发布会现场展示的“证据”中,雷达轨迹图明显存在篡改痕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亚兰外交部第一时间提出抗议,要求维亚纳提供原始数据。但在奥莱国军队的压力下,维亚纳政府始终以“数据丢失”为由拒绝配合。林致远大使在内部会议上直言:“这明显是一场有预谋的掩盖,背后一定有第三方势力介入。”与此同时,诺瓦公司的一则公告引发关注:3月12日,即星航714失联4天后,NR-03芯片的专利权发生变更,新增了两名奥莱国籍持有人,均来自奥莱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这一消息让陆则川的妻子苏晴更加焦虑,她联合其他家属成立了“寻亲联盟”,多次前往维亚纳驻华使馆请愿:“我们不相信官方结论,必须找到真相!”4月2日,西兰“海洋之盾”号搜救船宣布“探测到黑匣子信号”。但当亚兰搜救队请求共享具体坐标时,却被以“数据敏感”为由拒绝。事后证实,所谓的“黑匣子信号”来自奥莱国军队投放的声呐诱饵,真正的黑匣子早已被奥莱国军队秘密打捞——根据匿名爆料,黑匣子已被送往奥莱国本土的OSA总部,通话录音和飞行数据被彻底销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4月10日,迪亚哥环礁的实验室里,陆则川正假装配合奥莱国军队进行芯片测试。他故意在代码中植入了隐藏程序——只要芯片接入互联网,就会自动向诺瓦亚兰总部发送定位信号。莉娜·科恩站在一旁监视,时不时询问技术细节:“这个加密模块如何破解?亚兰军方的应用场景有哪些?”陆则川不动声色地回答,目光却在寻找逃跑机会。他发现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与外界相连,且每天14时会进行设备维护,此时守卫会暂时撤离。他将这个信息写在纸条上,通过送餐的缝隙传给了隔壁的沈舟。当天深夜,程砚秋和拉吉夫按计划行动。他们用磨尖的塑料勺撬开通风口铁丝网,钻进狭窄的通道。通道里布满灰尘,每隔几米就有监控摄像头,但他们利用维修管道避开了监控,最终抵达机场边缘的雷达站——这里有对外通信的卫星设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快,输入求救信号!”拉吉夫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他曾在石油公司负责海外通信系统。程砚秋则负责警戒,突然听到远处传来脚步声,立刻示意拉吉夫隐藏。两名奥莱国士兵经过时,正在讨论“下周将转运部分人员到本土研究所”,这让两人心头一紧——必须尽快发出信号。拉吉夫成功接入国际海事卫星网络,将包含经纬度的求救信息发送到多个国际组织邮箱。但就在发送完成的瞬间,雷达站的电源突然被切断,奥莱国士兵冲了进来。“抓住他们!”混乱中,拉吉夫被电击枪击中倒地,程砚秋试图反抗,却被牢牢按在地上。这次逃跑事件让奥莱国军队加强了戒备。莉娜·科恩亲自审问陆则川:“是不是你策划的?”陆则川坚决否认,但他注意到莉娜的眼神变得更加警惕:“从今天起,所有技术人员24小时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5月2日,陆则川在测试中故意引发芯片短路,实验室陷入混乱。趁着守卫去拿灭火器的间隙,他撬开天花板的维修口,爬进通风管道。他按照程砚秋之前描述的路线前进,途中遇到了同样在逃跑的宏信工程师张恒。“我知道技术资料库的位置,我们可以销毁数据!”张恒压低声音说,他之前被派去整理资料,摸清了基地的布局。两人潜入资料库,发现这里存放着所有乘客的个人信息和技术文件。陆则川快速操作电脑,将NR-03芯片的核心数据删除,张恒则复制了奥莱国军队的实验记录——里面详细记载了对乘客进行的药物测试和技术逼供过程。就在他们准备撤离时,警报突然响起,大门被锁死。“看来我们走不了了。”张恒苦笑,将U盘塞进通风口,“至少要让这些证据出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5月10日,法西兰女记者伊莎贝尔·杜邦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模糊的视频和一份坐标文件。视频中,几名穿着囚服的人在铁丝网内活动,背景的建筑风格与迪亚哥环礁奥莱国军事基地相符。坐标指向的正是基地的核心区域,与她之前调查的“奥莱国秘密监狱”位置一致。伊莎贝尔立刻展开调查,发现星航714失联当日,奥莱国军队在沧溟海的演习包含“电子战演练”科目,参演的EA-18G电子战机具备干扰民航通信系统的能力。她还从航空业内部人士处获悉,星航714起飞前两周进行的“例行维修”中,有不明身份的技术人员参与,疑似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了改造——波音777的自动驾驶仪虽不能远程完全控制,但通过物理接入修改程序后,可强制改变飞行路线。6月2日,伊莎贝尔在《世界报》发表长文,揭露奥莱国军队可能劫持星航714的四大疑点:演习区域与航班航线重叠却隐瞒雷达数据、机上2.5吨神秘货物未经安检直接装载、信号分阶段衰减符合预警机干扰特征、FBI在无管辖权的情况下强行介入调查。文章引发全球轰动,多个国家要求奥莱国公开相关信息,但白宫以“涉及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回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亚兰政府随即加大施压力度,公布了奥莱国侦察机干扰搜救的证据——“雪龙号”记录的电子信号与奥莱国EA-18G战机的信号特征完全吻合。同时,诺瓦公司的员工匿名爆料,证实NR-03芯片的专利变更存在强迫性,两名新增持有人从未参与研发。面对舆论压力,奥莱国军队不得不允许国际调查组访问迪亚哥环礁,但仅限指定区域。调查组在岛上发现了疑似星航714的乘客物品——这与程砚秋等人记录的抵达时间一致,间接证明乘客曾被关押在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7月15日,一名奥莱国前特工在《奥莱国时报》发表忏悔信,承认参与了星航714的劫持行动。“我们的任务是强制改变航班航线,将目标人员带到迪亚哥环礁。机上的神秘货物是阿富汗转运的军事设备,奥莱国军队担心落入亚兰手中。”他还透露,部分技术人员已被转移到奥莱国本土的秘密研究所,“他们被迫为奥莱国军队研发武器系统,反抗者会遭受药物折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一爆料让苏晴等家属看到希望。她们前往奥莱国驻华使馆请愿,举着“释放亲人”的标语,却遭到警方驱散。苏晴在接受采访时泣不成声:“他们还活着,奥莱国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15年1月29日,维亚纳民航局不顾家属反对,正式宣布“星航714航班失事,机上所有人员遇难”。这一结论遭到国际社会广泛质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