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8日,晨光熹微,南河太极队的十几位队员骑乘电瓶车,穿过晨雾,抵达旸府滩。两株参天古樟静立昌江畔,树冠如云,树身皲裂的纹路里镌刻着千年的密码。一株是唐樟,一株是宋樟,它们不仅是树木,更是活着的史书,以年轮为笔,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荣光。</p> <p class="ql-block"> 唐樟巍峨,树龄已逾1200年。它见证了云游僧人初建旸府寺的虔诚,聆听了晨钟暮鼓的梵音。树皮如龙鳞般斑驳,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唐代的风烟。而宋樟挺拔,相传为岳飞手植,至今已逾890年。当年岳将军驻军于此,挥毫题写楹联,植下这株樟树,将忠义精神深植于土壤之中。两树相望,仿佛在对话:唐樟诉说着佛门的慈悲,宋樟吟诵着岳飞的壮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樟的根系深深扎入昌江之畔,与江水相映成趣。春来新叶如碧玉,夏日浓荫蔽烈日,秋至黄叶似金蝶,冬临枯枝若铁画。四季轮回中,它们始终屹立不倒,守护着这片土地。树下的太极队员们,围着古樟仰望着,与古樟的静默形成奇妙的呼应,仿佛在演绎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如今,旸府滩已入选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古樟树群纳入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它们不仅是自然的奇观,更是文化的丰碑。站在古樟下,抚摸着粗糙的树皮,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唐樟与宋樟,一株代表佛家的超脱,一株象征儒家的忠义,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包容。</p><p class="ql-block"> 古樟不语,却以年轮为记,以枝叶为笔,书写着永恒的故事。它们是大地的诗篇,是时光的守望者,永远矗立在旸府滩上,见证着过去,也迎接着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8日</p>